電影訊息
雨人--Rain Man

雨人/手足情未了/手足情深

8 / 552,904人    133分鐘

導演: 巴瑞李文森
編劇: Barry Morrow 羅那貝斯
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 湯姆克魯斯 薇拉莉‧葛琳諾 Gerald R. Mole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prite

2015-08-31 21:31:22

觀影 之,雨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這被物質的刻刀精細打磨出的世界,真正永恆的除了時間,唯有以愛支撐的情感。

       198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雨人》,講述了一個備受金錢困擾的商人弟弟,在與自閉症哥哥「爭奪」父親遺產的過程中,逐漸被樸素而微妙的親情牽絆和打動的故事,影片劇情簡明、線索清晰,毫無矯飾的風格在好萊塢光影市場可謂難得。導演巴里•萊文森攜手達斯汀霍夫曼與阿湯哥這兩位影帝,把堪稱經典的表演,融入到感人至深的情節里。最終奪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電影在內的共計11個大獎,萊文森也榮獲最佳導演稱號。伴隨著悠揚的BGM「Leaving WallbrookOn the Road」,兄弟倆的路程由東向西延伸,從平原開始,到海岸也並未結束。遼闊渾然的自然風光,與曾經拋下的親情一道,在螢幕上被重新拾回,寸土寸金的資本現實里,它們和著稀缺的愛意,共同滋潤著乾涸的心。

 一、「綁架者」查理

       查理的汽車收藏公司面臨著一筆不小的債務,而父親身故留下的巨額遺產,無疑能解燃眉之急。查理早年離家出走後就與父親斷絕了聯繫,始終心懷怨言。滿懷期待的他最後只分得了父親的「二手別克車」和獲獎的玫瑰叢---他兒時夢寐以求的東西,而盡數300多萬的遺產,卻被留給了毫無印象的哥哥雷蒙。面對高昂財富和低能自閉的雷蒙,查理顧不上哥哥時常發作的病情,設計將他帶出療養院,帶回洛杉磯,以爭獲監護權,得到屬於自己的一份錢財。查理聽著父親信件里臨終的遺言,完全無動於衷地敲擊著桌面;面對神情慌張的哥哥,甚至厚著臉皮對護理人說到,「我有自己的權利,即使我得為此與人爭鬥」,貪婪、自私和對親情的漠視一覽無餘。

       女友蘇珊娜無法忍耐查理的「利用」,憤而離開,查理獨自帶著哥哥上路。然而這趟回家之旅並不輕鬆,雷蒙令人啼笑皆非的種種「特殊要求」,讓查理一次次陷入崩潰,又不得不耐著性子去滿足。在郊野公路上他憤怒地責罵雷蒙,「我覺得什麼自閉症根本就是狗屁」;為了帶雷蒙看電視節目,他又在別人門前編故事。吼叫、諷刺、挖苦、侮辱,繼而無可奈何、忍讓和妥協,短暫的相處時光中,這些動詞串成了查理的常態。在汽車旅館裡,查理無意間發現了「Raymond」就是「Rain Man」,哥哥正是兒時唱歌給自己聽的夥伴,並且得知父母之所以把雷蒙送到療養院,是怕他會傷害到年幼的自己。查理默默幫雷蒙整理了拖鞋和被子,若有所思。可以說,查理這一角色是阿湯哥25年演員生涯中,最為精彩細膩的一段表演,時而暴怒,時而耐心,時而冷峻,時而溫情,一個為了「搶奪遺產」而歇斯底里,卻又逐漸被曾經忽視的親情感化的形象,躍然生動於螢幕之上,難怪有影迷評價,在這部影片裡,阿湯哥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演藝的才華。

       經歷了賭城的瘋狂之行,最終與療養院爭奪雷蒙監護權的時候,查理的態度變得平和而耐心,這不再是關於三百萬美元的爭搶,而是為兄弟選擇更安適的生活。一向對親情報以冷淡的查理,被雷蒙一點點觸動了,他拒絕了律師的安慰支票,對父親的怨恨也冰消雪融,只是傷感於與哥哥的相處來得太遲。對於家庭和親人深沉的愛,使查理身上許多被金錢蒙蔽了的美德,重又煥發出來。查理贏回了親情和愛情,他和蘇珊娜一起,陪伴著雷蒙在噴泉大道上駕車的情景,成為電影最溫馨的畫面。

二、沉默者的聲音

       雷蒙說話支支吾吾,肢體動作扭曲而僵硬,是一名不具備與人溝通能力的「自閉」患者。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遵循著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任何變化都會令他恐慌。弟弟查理這位不速之客突然闖進他的世界,把他從Wallbrook帶離,觀眾也跟隨著他的腳步,看到自閉者內心荒誕不經卻又意義豐富的世界。

       雷蒙必須在固定時間看固定的電視節目、吃鬆餅前楓糖必須上桌、內衣褲也偏執地認準K市場,各種怪癖不勝枚舉;他還有許多禁忌,不坐飛機、不走州道、下雨天不出門等。當焦慮累積到足夠的不安,他每次發作都很瘋狂。即便如此地無法自理和與人溝通,他還是有唸唸不忘的回憶。如果說背下了電話號碼本和樸克牌,得益於他非凡的認知能力;那麼牢記母親逝世和離家的日子,以及「不能傷害查理」的話語,更多來自於心靈深處對過往,那段家庭生活的不捨和眷顧。

       從一開始的「查理傷害清單「,到兩個男人在落地窗前翩翩起舞;從面對查理入侵的不安,呼喚著VERN的名字,到片尾安靜地唸出CHARLIE的拼寫。雷蒙雖然還是迷迷糊糊的樣子,但他對家庭、對弟弟一直延續的懷念,以及讓查理走近他內心的每一點點改變,都無不讓人動容和欣喜。在好萊塢電影中,慣於塑造這類表面上反常的邊緣形象,比如「雨人」雷蒙,比如品嚐過生命中每一顆巧克力的阿甘。他們外表與常人無異,精神上卻略顯古怪與呆板;卻正是通過自身的不一般,執拗地堅持著人性中一份純淨的真善美,珍視著常人忽視的價值和愛。「雨人」也許成不了英雄,卻也能暗暗改變著身邊人,溫暖著身邊人。自閉者的世界是沉默的星球,而沉默者的聲音是靈魂的歌唱。

       年僅五旬的達斯汀·霍夫曼,雖然相貌平平,卻憑著細膩不凡的演技,和變幻多端的裝束與面孔,幾十年來塑造了眾多生動而迥異的螢幕形象。他尤以塑造小人物見長,在好萊塢享有「變色龍」的美稱。為了演好這個行為怪癖、神情痴呆的自閉症患者,他花費整年時間與真實的患者生活在一起,觀察和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與行為特徵;同時不斷向精神病理學家請教,了解這類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患病原因。正是憑藉對表演藝術孜孜不倦的敬業和專注,令他繼1979年出演《克萊默夫婦》後,二度獲得奧斯卡影帝的榮譽。

三、一次親情的書寫

       影片的看點,集中於兩位影帝互飆演技的對手戲,而他們表演的舞台,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美國。大師漢斯·季默的配樂,懷舊溫熱的畫面質感,都為電影打上了時代烙印。作為一部類公路電影,主角們大部份時候都行駛在路上,鏡頭也得以展現那一時期美國的自然風貌和生活圖景。日昇日落,從俄亥俄州到洛杉磯,兩人驅車在一覽無遺的平原上,大段大段的全景切換,偶爾是漫天的落霞流雲,偶爾是連綿的草原丘陵。如果說家庭元素的運用,令《雨人》多了些公路電影缺乏的溫馨感人,那麼自然的美感,又為尋常的親情題材,平添一分灑脫和激盪,以純粹而簡單的風景,呼喚同樣純粹而簡單的人情關係。同時,導演有意使用區別於好萊塢商業片的慣式,拒絕大起大落的戲劇色彩和花哨的電影剪輯與特效技術,只想將一樁黯然的過往,用明快的方式重新曝光在陽光下。

       影片開頭,吊在高空的跑車徐徐進入我們的視野,這一時期與汽車工業的生產製造一同飛速成長的,還有金錢至上的社會傾向和日趨浮躁的人心。洛杉磯灰濛的建築群、郊外的別墅、或豪華或簡陋的旅館、鄉間的農場,以及拉斯維加斯的套房。人們生活的地方和方式雖然豐富多樣,不過都已經完成了現代化的裝潢。隨著現代生活的侵襲,工業化社會激增的流動性,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傳統家庭價值的維繫。查理童年喪母,少年離父,既是極端的個例,無形中也成為某種抽象的縮影。家庭的缺席,助長了查理冷峻、偏激的性格,延伸至感情和工作中,便是以謊言和唯利是圖的心態,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當他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不得不重新處理家庭情感與利益的博弈時,導演也期望在利己橫行的孤獨年代裡,尋找到親情書寫的可能。導演借雷蒙這樣一個自閉的形象,極大程度地完成了與金錢、與紛繁社會的脫離,成為親情最單純的代言者。他不在乎金錢和名譽,只有真摯的情感才能偶然觸摸到他的心。雷蒙極具磁性又固執瘖啞的嗓音,不停地重複著瑣碎無謂的念叨 ,更像是淹沒在時代浪潮裡的低聲話語。

       不管是三百萬美元和超常能力的擁有者,還是兒時玩鬧的同伴,其實都不足以支撐起血緣的維繫,都不足以代替「父子兄弟」這些長久樸素的稱謂。在另一部同樣是講述怪異天才的電影中,有這樣一句台詞,「這世上,有兩種人會喜歡上你,愛上你;一種是因為你做的事情,還有一種不過因為你的姓名。」我們相信,親情偏向於後者,這也是我們珍視它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