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滿行囊--Call Me Elizabeth

真爱满行囊/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叫我伊丽莎白

6.9 / 463人    France:90分鐘

導演: 尚皮耶亞莫斯
編劇: 尚皮耶亞莫斯
演員: 雅柏貝露琪 史蒂芬.福瑞斯 瑪麗亞德梅黛洛 友蘭達夢露 班傑明羅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ocordia

2015-08-31 23:50:54

我的名字叫伊莉莎白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貝蒂
    許多以人名為片名的外國電影,在翻譯片名時都沒有直譯,這部也是其中之一。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時,片名欄上填的是《真愛滿行囊》。『行囊』的意象和豆瓣上的簡介都不約而同地將劇情導向小女孩『貝蒂』和患有精神病的青年伊凡之間的旅程。實際上這是很有誤導性的,旅程並非影片的主題,也非故事的重心。貝蒂的出走無疑是電影的小高潮,前半部份的大部份劇情都在渲染貝蒂的孤獨,為這次出走作鋪墊。
    姐姐兼最好的朋友艾格尼的兩次『拋棄』,第一次是在鬧鬼的老宅,第二次則是離開貝蒂外出就學。貌合神離的父母,讓這個強撐著的『家庭』結構也在爭吵的風暴中岌岌可危。面覆胎記的轉校生昆丁看似是班級裡的邊緣人物,然而真正被這個圈子排除在外的則是我們的小主人公貝蒂。老師在課堂上的點評和昆丁的捉弄都顯現出貝蒂過於敏感又愛輕信的特質。這也是貝蒂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原因。敏感讓貝蒂對情緒的感知度高於同齡的孩子,然而以父親為代表的成年人卻對她的感受不以為意,只有女傭羅絲和伊凡這樣的精神病患者充當著貝蒂聆聽者的角色。
    縱觀全片,伊莉莎白這個名字像是個充滿魔力的咒語。它跟媽媽新買的半裙一樣,彷彿穿上就能融入成年人的世界,得到認真對待。貝蒂渴望被稱為伊莉莎白,實際上是渴望被肯定、被重視。昆丁的捉弄是貝蒂出走的導火索,因為輕信男孩兒的惡作劇讓貝蒂直接迎上了同學的嘲笑。

伊凡
    電影裡,對伊凡的身份背景只匆匆帶過,他幾乎沒有台詞,甚至連全名都沒有被提及。我們透過作為療養院醫生的父親之口,得知他的名字,得知他是一個患有抑鬱症和妄想症、曾對母親持刀相向的青年。可是他從未傷害過他人,他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受害者。按劇中父親的說法,精神病患者,只是適應不了生活的人。而劇中人大都有適應不了的事情。父親適應不了妻子的離開,無法接受感情破裂的事實。母親適應不了被拋下的夢想,無法安於當下的生活。女僕羅絲適應不了兒子的死亡,只能用手頭的工作去逃避現實。
    我們的男主人公伊凡是個怎樣的人呢?他穿著過於寬大的藍色病服,溫順得像貝蒂飼養的兔子。他無法進行正常的自我表達,不知道說冷,也不知道喊餓。他患病的原因我們也無法得知。但這樣的伊凡卻幾乎可以說是所有孤獨的小孩的終極願望了。還有什麼能比一個你能夠獨佔的朋友更好的呢?Ta永遠不會拋下你,永遠會耐心地傾聽你所有的煩惱。
    貝蒂與伊凡之間也有很多溫情的時刻,比如貝蒂偷出父親的毛衣給伊凡穿上,悄悄同伊凡分享他的早餐,給將要離開的伊凡套上她的頭繩……種種溫暖的片段,幾乎要覆蓋這段關係中的荒誕性。藏在這些片段後面的是不可能被理解的傾訴,以虛假的形式替換了平等的相交。

鬼屋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出現了鬼屋。故事的開頭,就是十歲的貝蒂跟著姐姐艾格尼前往傳聞中的鬼屋探險,結果姐姐被黑暗中開合的門嚇得落荒而逃,遠遠把妹妹拋在身後。而到了故事的末尾,先前的鬼屋卻搖身變成了貝蒂和伊凡的庇護所。當貝蒂推開了緊閉的窗子,原本昏暗的室內驟然一片明亮。
    或許是心理暗示,總覺得呼應的首尾,與由暗轉亮的過程隱隱有象徵寓意。讓人避之而不及的鬼屋像是被拋下的自我。而重回此地,推開窗倒像是與自己的握手言和。人總要與自己議和才能夠繼續生活。末了,父親說『一切都過去了』。『過去』的到底是什麼呢?過不去的是不是就變成了療養院裡那些發了瘋的人,而過去的則變成了與父親為首的那些人,乾脆矢口否認傷痛?總之,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最後的最後
    本想搜一搜原作是否有中文譯本,不料翻了又翻卻只找到一篇什麼讀者文摘上的相關推薦。內容十分惡俗,不知與原作是否有關聯,還是說單純是閱讀者的腦洞。如果是原作的簡介,水平之低,不免讓人感到遺憾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