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雷霆救兵(港)/抢救雷恩大兵(台)

8.6 / 1,522,109人    169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Robert Rodat
演員: 湯姆漢克斯 湯姆賽斯摩 艾德華伯恩斯 巴瑞派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楊勇的部落閣

2015-09-14 07:33:10

關於個人犧牲的討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奇葩說》第一季有一道辯題,題目是《要不要犧牲賈玲救大家》。假設現在有兩條船,賈玲在一條船上,我們在另一條船上。問題是只能有一條船上的人可以活下來,對應的另一條船上的人會被炸死。該不該「炸死」賈玲救其他人呢?辯論的結果是,原本選擇犧牲賈玲一人而救大家的蔡康永最後卻倒戈反對這樣做,選擇不該犧牲賈玲的一方獲勝。
選擇救多數人的理由顯而易見,用個大家常聽到的詞來表示,叫「顧全大局」。這個道理誰都可以理解,為集體犧牲個人不就是一種高尚美德嗎?例如在戰爭中,不正是那些願意為祖國犧牲自己的人,發揮了關鍵作用,才讓我們取得最後的勝利嗎?那麼,這樣一個「普世價值」,為什麼在這次辯論中會讓那麼多人反對呢?
那期節目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這個問題還在嘗試做些思考,希望得出自己認為是對的,能接受的道理。藉助自己最近讀到的書,還有一部電影,我似乎是對這個辯題有了自己的一些結論。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講述的故事,與這個辯題帶給我的思考類似。同盟國的軍隊好不容易登陸諾曼第,展開對德軍的反攻,勝利似乎已經不那麼遠。此時,上尉米勒接到美軍參謀總長的一條命令,讓他帶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敵軍腹地,去救一名普通的美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為瑞恩的三個兄弟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只有詹姆斯·瑞恩生死未卜。上尉米勒,在還不知道瑞恩到底有沒有死的情況下,帶領他的菁英部隊冒險拯救,如果詹姆斯·瑞恩早已死去,那他們很可能就是白白送死。
戰爭越是打到最後,米勒上尉的手,越是忍不住發抖。對於一個長官來說,這是件很危險的事,它會讓下屬看到你內心的恐懼,降低自己的領導和威信力。但或許如海明威所說,真正的勇敢不是毫無畏懼,而是有了畏懼卻依舊選擇前行。
軍隊中,服從命令高於一切。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米勒從未發表自己對於這次任務的看法,他的那些戰友倒是代表我們這些觀眾,向米勒質疑:「值得嗎?」就為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士兵,這樣做值得嗎?我們帶著困惑,跟隨米勒的部隊,展開尋找和拯救瑞恩的行動。直到他們找到瑞恩之前,所有人都在「值」與「不值」間徘徊搖擺,這期間發生的大小事情都在引起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隊友的犧牲、抱怨、甚至是反叛,都是對這次行動合理性的質問。最讓我欽佩的,是米勒沒有用長官的身份去命令或者靠道德去說教,而是讓他的隊友自己選擇去或留,拯救還是不拯救。米勒的堅定篤行,讓這個團隊凝聚在一起,終於找到了瑞恩。此時,我們大家都能鬆一口氣:「還好,他還活著。」
但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依舊還是個問題,這樣做真的值得嗎?我不知道同樣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是否也像我一樣,在最後找到了答案。我相信,這是個不錯的回答:一直相信並忠實於米勒上尉的霍瓦特中士,在找到瑞恩以後,笑著對米勒說:「有天當我們回想此事,也許會覺得在這個混帳的戰爭中,拯救瑞恩是唯一的好事。」正是這句話,讓我心中的鐘擺停止了。
瑞恩何德何能,可以讓別人為了拯救他而犧牲?在戰場上比他更勇敢、更優秀的人,難道他們就不該回家嗎?如果你一直在追究瑞恩本人的價值,將永遠無法理解這個故事究竟感人何在。拯救大兵瑞恩的意義,在「拯救」,而不在「瑞恩」。瑞恩是個名字,他叫瑞恩,你也可以叫瑞恩,它代表的,是所有那些低微的、普通的、願意為正義犧牲自己的大兵們。或許,他們還沒有殺敵就已經被敵所殺,或許他們每次衝鋒都跑得最慢,或許他們畏懼死亡害怕犧牲……而或許,他們就是最真實的我們。拯救大兵瑞恩的意義就在於,不論你為國做出的貢獻有多少,不論你地位高低,生命都該得到同等的尊重。
電影中的一段場景,比一開始的諾曼第登陸戰讓人看了更糾結痛苦:一群年輕美麗的美國婦女,坐在打字機前,敲打著即將寄到每一個在戰爭中犧牲了親人的家庭的哀悼信,感謝他們,為祖國乃至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第一次看到別人犧牲,你會痛心,當你已經見過一千、一萬人死去,你的心還會像第一次那麼痛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最簡單的道理便是,不管已經有多少人為戰爭而犧牲,我們都不該降低對每個個體,每個生命的尊重,我們都不應該對他們的犧牲麻木。而「為集體犧牲」,這種看法,是否太容易讓我們忽視了被它掩蓋的個人命運的寂寞與悲哀?它讓我們看到偉大的英雄主義,卻忘了那些英雄和我們同樣為人,一樣脆弱。
電影《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中:兩艘船,一艘船上載著那些社會菁英,另一艘船上是監獄的罪犯,只有一艘船上的人可以活下來,該如何選擇?那些罪犯比菁英更該死嗎?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的。但如果罪犯過去所犯下的錯讓他們今天比那些社會菁英更該死,那麼這些菁英為了讓自己活下來而按下按鈕,炸死另一艘船上的罪犯,就不是在犯罪嗎?此時,我們是否保持足夠的清醒,明白別人的生命不該由你審判?對自己生命權利的高估,並認為他人生命輕賤可欺,歷史中的暴君獨裁者,哪一位不是如此認為的?
《拯救大兵瑞恩》的可貴,在於它沒有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說教,沒有通過說教綁架他人的思考。米勒上尉允許反對這次任務的戰友離開,尊重對方的看法和觀念。這件事值不值得?應不應該呢?答案要靠自己去思考和選擇。沒有一種主義和觀念,可以假借正義、道德之名,剝奪他人權利和藐視生命尊嚴,任何公平與正義都應建立在他人自覺自願接受的基礎之上,否則與殘暴獨裁又有何區別?
佛經說,不要看輕每件善事,你能減輕一人的悲痛,就有能力挽救這個世界的悲痛。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觀點不切實際,過於理想,但我想說,我們生活的當下,曾經不也被描述為過於理想和不切實際嗎?感謝那些為正義而犧牲個人幸福的平凡之人,他們的名字,與那些功勳卓著的明星同樣重要。我們必須明白,不管是為了什麼,沒有任何人的死是應該的,他們原本可以活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