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5-09-14 08:41:51

《遠離人跡》:不平凡的護送之旅


(芷寧寫於2015年8月4日)
    影片《遠離人跡Loin des hommes》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的短篇小說《來客》,在小說里,加繆再次冷靜睿智地向人類的良知提出了種種疑問,也再次表明著他對人性和戰爭的態度。對比之下,原著顯得趨於寫實,並相對簡潔,而電影的呈現手法既凸顯了其深沉文學的一面,又做了符合電影表現形式的添加、延展和昇華,令兩者相得益彰。
    片中主人公達呂的身份十分尷尬,恰似現實中的加繆,作為在阿爾及利亞出生的殖民者的後代,在法國人看來,他是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人看來,他又是法國人,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期間,站在人文和人性高度的作者和他筆下的主人公,也都有著無法選擇的兩難境地。
    片名叫做《遠離人跡》,片中的鏡頭畫面也常常清冽寂靜、肅殺遼遠到彷彿入了無人之境,可影片所述的劇情卻充滿了與人類世界相關的各種矛盾、衝突和麻煩,如殺戮與復仇、戰爭與獨立、文明與塗炭、立場與站隊等等,於是,在1954年阿爾及利亞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即便有著遠離人跡、安靜過活、了卻餘生的初衷,卻也不得不與人為伍、與人思慮、與人考量,繼而做出自己的抉擇。
    影片伊始,主人公達呂的身份是一位小學老師,他在孤伶伶的山區教室裡給當地的阿爾及利亞小孩教法語,而貧窮的孩子們每日走山路長途跋涉來上學以換取拎回家的口糧。達呂這位年紀一大把的男人的生活顯得既支離破碎(妻子早逝,他孤身一人居於簡陋的校舍),又得其所哉(在教學時這位看上去堅毅冷酷的人有那麼點溫暖),然而,不速之客的突然登門,讓達呂的生活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
    奧爾德斯·赫胥黎說過:「經歷,並非是發生於一個人身上的事,而是他做了什麼來應對發生的一切。」達呂是個有著過去經歷的人,而他也將做點什麼以應對即將發生的事——老實的阿爾及利亞村民穆罕默德選擇殺死堂兄而後自首的做法,也是在現實困境與民族習俗的角力中不得不選出的一條犧牲自我以「顧全大局」的路,於是,達呂這杆老槍也不得不再次催馬走天涯……
    外形剛毅冷峻的螢幕硬漢維戈·莫特森,似乎很適合出演達呂這樣的有過去的人,影片給達呂添加的二戰時期法國外籍軍團少校的身份,似乎也適合莫特森的形象,也讓達呂這個人物在片中面臨著更為複雜尷尬的境地,如在護送穆罕默德去警局自首的途中,他們先被阿方獨立軍俘虜,後又被法方政府軍解救,獨立軍中有很多達呂二戰時的舊部,他們給他鬆綁敘舊,而法軍敬達呂是二戰英雄,還當他是預備役軍官,於是,擺在達呂面前的依舊是選邊站隊的問題。
    維戈·莫特森詮釋的達呂,除了眼角眉梢、舉手投足間的滄桑溢於言表之外,在性情方面還有些層次感,特別在和穆罕默德的相處中,從起初對其禮貌的疏離,到怒其不爭,再到對其處境的感同身受,從一開始的不得不護送,到沙漠裡遭遇局部戰時的相互關切,再到希望能給穆罕默德提供另外一個選擇……而瑞達·卡泰似乎總在法國電影裡飾演阿爾及利亞人,他飾演的穆罕默德一出場就彷彿有著精神上的枷鎖,他也將人物那起初的絕望到最後的看到些微的希望拿捏得不疾不徐。
    影片在場景的設置表現上有著簡約卻明晰的美學,如再現獨立軍被圍剿的場景時,很技巧地讓觀眾只聽聞子彈的呼嘯、看到子彈的擊中和人員倒地,預設了圍剿者槍擊的正面鏡頭,卻令畫面充滿了言語之外的東西。另外,該片的外景畫面拍攝得美而壯觀,將北非蒼茫寂寥的山區景色盡收,當主人公改變了一個老實人的人生軌跡,乘夜色返回小學校時,鏡頭中北非的夜,壯美而蒼涼,獨行在山脊的達呂像行走在天際間,空中那一輪明月很亮,卻也很淒清,令人想起巴勃魯·聶魯達的那句:「他就像黑夜,擁有寂靜與群星。」
    在這樣乾淨冷冽絕美景色的掩映下,第二天,既是戰士又是老師的達呂給孩子們上了他在這裡的「最後一課」,是的,達呂人性的良知高於戰爭,高於裁決,也高於世俗,這也決定著他必須離開……
    史蒂夫·羅傑斯說:「一個人也可以贏得一場戰爭。」是的,有的時候,可能會發生。
(雜誌約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