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田電影院

2015-09-17 22:56:25

麥田電影院——解讀《放牛班的春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獨家解讀《放牛班的春天》,視訊播放:http://v.qq.com/cover/i/ihj4l3m2lg0t75a.html

欄目組:麥田電影院
騰訊視訊電影頻道出品,轉載請註明

導讀
沒有人生來就是惡魔,也沒有人從一開始就厭棄這個世界,厭棄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原本純真美好的童年時代,那一個個稚嫩的面龐被打上了邪惡的烙印,不容掙扎;是愛與尊重將他們喚醒,為他們解開沉重的枷鎖,在童話般的鄉村小鎮譜寫出了叩擊人心的空靈之音。本期《麥田電影院》,在《放牛班的春天》動人樂聲的撩撥下,鏡頭將帶你找尋住在地獄裡的天使,發現暗獄裡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死一般的沉寂,推開池塘底教養院的大門,我們走入了一個與充滿浪漫氣息的法國鄉村格格不入的世界。池塘之底,地獄一般的名字;池塘之底,也暗示著這裡地獄一般的生活氛圍。抽菸、偷竊、惡作劇,我們如何能將這些令人厭惡的行徑與60個仍在花季的少年聯繫起來?但事實就是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這裡上演。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並不那麼浪漫的法國電影,卻在2004年的初春,以850萬的觀影人次成為了法國年度票房冠軍。帶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配樂等多項提名的光環,《放牛班的春天》經過十年的洗禮,在今日依舊煥發著光彩。多年來,這部電影中的音樂和教育主題被無限放大,前有《音樂之聲》、《死亡詩社》這些成功範例,與之相比,《放牛班的春天》似乎在佳片洪流中成為了渺小的複製品。

但是當《海上的清風》唱響在耳邊,當那個曾經「擁有魔鬼般內心」的莫朗奇仰起清秀的面龐,誰知道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會不會被戳中呢?與其說這是一部音樂電影、一部教育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被繫上音樂和教育標籤,而令人重新發現至純靈魂的電影。


一、幽靜的夜晚·尋找

影片採用倒序的敘事手法,在兩個遲暮老人的回憶中,以他們的老師——克萊蒙·馬修的日記為線索緩緩展開。深冬時節,片中灰暗的冷色調加重了寒意,馬修老師帶著在各地經歷的失敗走進了池塘底教養院。他早早預料到,在這「池塘之底」恐怕也不會有好的境遇;但他可能也從未預想到,在這「池塘之底」會收穫一筆令人驚喜的巨大財富。

被玻璃劃傷眼睛,被剪刀戳傷手臂,拜學生所賜,這裡的老師時刻都在承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莫大煎熬;正因如此,管理者們也都一直堅信一個道理——唯一的道理——犯錯,處罰。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們就應該與打罵和體罰相配,這似乎早已成為了一條被預設的真理。嚴厲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加之毫無人道的教育方法令本就叛逆的孩子更加頑劣。

懲罰會帶來叛逆的疊加。沒有人生性本惡,只是無情的雙手把他們推向了邪惡的深淵,對於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在這所大門緊閉的教養院裡,一個個純潔的靈魂在殘酷的現實環境中被封存起來,而馬修老師正是那個來喚醒他們的人。

如何發現被冰封的美好?要試著走進他們。犯錯也許不一定意味著處罰,犯錯的孩子應該得到善意的引導。憨厚仁慈的馬修很快成為了被孩子們欺負的新任對象,但也正是這個老師處處維護他們、幫助他們,帶給了他們不同的生命體驗。孩子們的竊竊私語透著對這個新老師的不解——犯錯竟不再是體罰的前奏,取而代之的是循循教導和將功補過——原來犯錯也可以被諒解。然而這小小的不解卻帶著極大的諷刺,馬修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正是一個老師應有的姿態?

「為何凡事都只往壞處想?」「因為在這裡,就只能這樣。」執教多年的沙貝爾老師似乎早已看透一切,但以邪惡之心面對,換來的必將是與之相同的答案。其實換一種方式就可以傾聽他們的聲音,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但不這樣試一試,又怎麼知道呢。

池塘之底的孩子其實都擁有一顆還未涉世的初心,單純的佩皮諾、認真的伯尼法斯、執著於夢想的科賓,默默努力渴望被認同的莫朗奇……那些閃光點一直都在,只是被暗塵吞噬了光芒。敲開他們的心門,到裡面去看一看,馬修老師一直這樣努力著,因為他始終明白:每個稚嫩的心靈都應被溫柔以待,都應被寬容,應被理解。

二、夏日的微曦·發現

深夜,池塘之底傳出了不那麼動人的歌聲。沒有音準,沒有音調,沒有優美的歌詞,一群調皮的小孩玩笑似的唱著他們的禿頭老師。這些孩子真的無藥可救了嗎?當然不。世間的美好永遠存在,只是缺少了發現它們的眼睛。

克萊蒙·馬修,一個失意的音樂人,一個走投無路的學監,多年後翻開那曾經暗暗發誓再不觸碰的五線譜,他重燃希望,用跳動在筆尖的音符將一顆顆湮沒在黑暗中的純潔心靈聯結起來,譜寫出了最動人的樂章。

生命的歷程就是一個又一個偶然的疊加,人們往往會在不經意的邂逅中,擺渡生命的無常,收穫永恆的回味。偶然的發現成就偶然的驚喜,初次試唱,孩子們的歌聲並不優雅動聽,但終於有了這樣一件美好的事物能夠全然牽動他們的內心。

在這支歌唱水準參差不齊的合唱隊中,一個天籟之音驚艷了所有人,這個令人心中泛起漣漪的聲音來自於莫朗奇——老師們眼中那個擁有天使面容和魔鬼內心的男孩。俊俏的臉蛋,清澈的雙眸,無瑕的嗓音,這個世人心中上帝派予人間的天使卻不曾令人想到是一個屢屢逃學、打架、偷東西的問題少年。他高傲、冷漠,卻又渴望被接納、被認可;他叛逆、任性,但也暗自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熱愛的音樂。

空靈的男高音莫朗奇無疑是合唱團的點睛之筆, 而這場視聽盛宴難得之處更在於它的天然而不經雕飾。音樂製作人出身的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為詮釋最本真的音樂、展現最純淨的心靈,特意在拍攝地附近的學校里挑選了60個具有潛質的普通少年參演本片。這些孩子不是擁有歌唱技能的小演員,而是一個個不曾有表演經驗的歌者在用心表現著他們的率性和自然。

快樂於前,何須等待。音樂是一劑良藥,撫慰著孩子們的創傷,滋潤著他們的心田。雖然這些孩子行為乖戾,語言粗俗,殊不知他們的內心卻更為脆弱而柔軟。馬修組建的合唱團讓孩子們在幽晦的池塘之底,透過罅隙,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隱藏在單調生命深處的熱忱。也許,孩童時代的幸福會轉瞬消逝,但這道絢爛的音樂光芒,將在生命道路的盡頭永恆閃耀。

黑夜的深處,波動的希望漸漸生根發芽,每個孩子的臉上都展露著從心底綻放出的微笑,天籟般的歌聲震撼人心,天使將他們的歌聲在大地唱響。我們看到的真摯眼神,我們聽到的動人歌聲都是他們至純靈魂的寫照;懷揣一顆純粹的心才可能演繹出如此勾人眼淚的樂章。

三、放飛的風箏·成就

美好的故事總伴隨著心碎的轉折。校舍的燒燬,校長的大怒,馬修被辭退,合唱團解散……

失意的馬修老師感嘆著孩子們的順從與無情,孤獨地走出教室,落寞而沮喪。但是當空靈的和聲從封閉的閣樓中飄出,縈繞在耳畔,誰還會埋怨孩子們不來相送的薄情呢?熾烈的陽光下,沒有動人的言語,沒有微笑的面龐,有的只是漫天飛舞的紙飛機和一雙雙揮別的小手。

印刻著稚嫩的筆跡、承載著感恩之心的紙飛機如天使的羽毛飄落在人間,一曲《風箏》寄託著孩子們對老師最真摯的祝福與最熱切的希望。

空中飛舞的風箏,請你別停下來,孩子們都在望著你,飛向高空,飄向大海;即使在暴風雨中,你也可以高揚翅膀,隨著那率性的旅行,醉人的迴旋,純真的愛會循跡而至,播撒希望。親愛的老師,請別忘記回來,回到孩子們的身邊。

克萊蒙·馬修——失敗的音樂人,失業的學監——帶著一份自嘲,離開了池塘之底。空中依然迴響著靈動的童聲,他想向全世界吶喊,但又有誰會真正知曉呢?這是一片無人知曉得春天。


馬修和孩子們的故事隨著日記的完結停止在了筆尖。懷抱著厚重的日記本,年過花甲的莫朗奇陷入沉思,意猶未盡。克萊蒙·馬修,誰會知道這個曾經嘗到太多失敗苦果的音樂家卻在池塘之底收穫了別人無法複製的成功。

住在地獄的天使們重獲新生,多年以後,那些學會了感恩與奉獻的頑固少年,終於在星期六尋得了父愛的佩皮諾,早已成為著名指揮家的莫朗奇大概不會忘記,曾有這樣一個人走進了他們的生活,改變了他們的世界。無疑,這是一場心靈的救贖,是一份心與心之間毫無雜念的相互成全。

載著馬修和佩皮諾的長途汽車漸漸駛向遠方,消失在了森林的盡頭;悠揚的風琴伴著清澈的童聲,在微風的裹挾中散播向遠方。住在地獄的天使,終究等來了暗夜中的啟明星,他們會回到天堂,在那裡,聖潔之音將再度被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