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田電影院

2015-09-17 23:12:25

麥田電影院——解讀《潘神的迷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解讀《潘神的迷宮》,播放網址:http://v.qq.com/cover/a/a8r3ws6yh0age2x.html

欄目組:麥田電影院
騰訊視訊電影頻道出品,轉載請註明

導讀
當黑色童話遇到法西斯獨裁統治,魔幻世界的怪物也敵不過獨裁者的血腥無情。在死亡的恐懼面前,人們緘默不談對永生的渴望。童真視角經歷一場魔幻世界的人性考驗,也見證現實中人性鬥爭。

本期《麥田電影院》帶你走進奇幻怪物大師吉爾莫·德爾·托羅的天才創意之作《潘神的迷宮》。走進迷宮,也走進靈魂最深處。

潘神的迷宮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座憂傷遙遠的黑色巨山
日落之時,山頂之上
一株神奇的玫瑰待時而開
傳說採摘可得永生
卻無人敢接近帶有劇毒的刺枝
人們不斷重複懼怕死亡
對於永生的渴望緘默不談
玫瑰一天天枯萎
卻無法把永生留給人間

在孩子緊促的喘息中,母親溫柔吟唱著安魂曲,瀕死的女孩驚懼,眼神中卻閃著黎明的光,等待著地下王宮的召喚。血液倒流,故事開始回放,影片以悽美的倒敘開頭,本以為又要被魔幻大師吉爾莫·德爾·托羅帶入《霍比特人》類似的純魔幻世界,釉彩卻突然轉變為秋天森林的復古色調,充滿了硝煙味的人間氣息。

女孩奧菲莉亞出現在1944年被弗朗哥法西斯獨裁統治,籠罩在內戰陰霾下的西班牙。和身懷六甲的母親卡門一起被軍車帶去繼父維達身邊待產。

沉浸在童話故事書中的奧菲莉亞,在路上遇到了竹節蟲精靈,被精靈帶去了潘神的迷宮,開始了一場魔幻之旅。同時也進入了以虐待俘虜為樂的獨裁統治者繼父的軍營,見證著游擊隊在現實中和法西斯的鬥爭。


影片以黑色調油畫質感協調了魔幻王國歷險和現實中的反法西斯鬥爭,讓觀眾通過女孩童真的視角在現實和超現實的不同邪惡之間遊走自如。

導演兼編劇的吉爾莫·德爾·托羅將反戰題材和他一貫擅長的魔幻題材結合,讓這部短短11周拍攝完成的魔幻現實主義戲劇電影獲得包括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多項大獎和提名。

導演托羅也自稱「我的片子裡必須有怪物」,在這部影片中,每一個形象都被塑造的淋漓盡致同時又脫離了扁平化。在奧菲莉亞經受潘神的誘惑,游擊隊和法西斯的互相考驗中,觀眾和奧菲莉亞一起走進迷宮,也走進了人心深處,人性在夜色中裸露無遺。


一、雙線設懸,人性考驗

獨裁上尉的女管家,兼任游擊隊的聯絡員在影片中起到聯繫現實和魔幻兩條線索的關鍵作用,優雅從容的她很快就從偷窺地圖的小動作中暴露身份,女孩每次都是被她從魔幻世界帶回現實。

編劇在兩條線索中的懸念設置巧妙,管家和上尉的對話,醫生和管家的對話,醫生和上尉之間的對話,都看似不以為意,卻為後來游擊隊和獨裁軍之間的矛盾加劇埋下伏筆。迷宮大門和精靈的幾次特寫也不斷吸引著主人公。

潘神給的提示總是錦囊妙計一樣亦虛亦實,不知道每一句話、每一個小工具等待著的是怎樣危險的情節。這些流動的拍攝和精心的伏筆,加上統一黑色的畫面讓現實和魔幻兩個世界在影片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奧菲莉亞的三次考驗,每一次都是對人性的自省。深入古樹,戰勝噁心龐大的蛤蟆怪,她放棄了公主的虛榮,拿起了公主的勇氣。勝利之後小女孩和媽媽談起紋身羞澀而又幸福的笑容,在雪白的泡沫中間,真的讓人以為是公主了。

現實中,法西斯發的救濟卡,宣傳時「誰能給你們麵包」,映射聖經中魔鬼對耶穌的試驗,讓耶穌用自由換取麵包,耶穌拒絕了。而法西斯沒有給人們選擇的餘地,人們得到了麵包,並不滿足,卻永遠被剝奪自由。


奧菲莉亞在魔幻世界確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在食人獸的領地取了東西,卻還受到誘惑貪心地拿了一顆葡萄,葡萄在傳說中是和潘神聯繫在一起,暗示因耽緬的死亡。人性如此,即便有了自由,又會貪圖更多。

愛的信仰能夠給人們勇氣,就像游擊隊員忍受著缺藥鋸腿的痛苦,苦苦鬥爭守候黎明,等待著和愛人相聚,奧菲莉亞也會為了弟弟滴血。影片在最後對死亡的闡釋,印證了永生玫瑰的寓言。為了可以永生的信仰,每一個游擊隊員都是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在回到地宮和犧牲至親的考驗中,奧菲莉亞選擇保護弟弟,放棄自己夢想的花園。諷刺的是,卻被一心想要保護兒子來延續自己生命的繼父開槍打死。維達對死亡的恐懼是在他每一次照鏡子幻想被割喉,自己縫合撕裂的傷口時,暴露無遺的。法西斯的名字被永遠從人間抹去,嬰兒被賦予了新的信念,在人們心中生長。

結局印證了片頭的倒敘,母親般的吟唱,奧菲莉亞鮮血流出,導演安排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地下王宮,奧菲莉亞神態自若,從容安定,已然他人。畫面終於變成了溫暖色調的油畫,古木開花,所有反映二戰後期的影片都會有一個黎明的結局。戰爭終於結束,比起魔幻世界的險象跌生,反人性的法西斯黑暗統治才更加邪惡殘忍。


二、魔幻現實,亦真亦假

自《百年孤獨》開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以後,這樣融匯了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的手法在拉丁美洲盛行。導演來自墨西哥,在他的片子中,我們總能看見帶著異度宗教的驚人想像。這種奇譎的想像,容忍電影中一切黑暗大尺度的創作,也充滿了寓言色彩。

奧菲莉亞給母親腹中的「弟弟」講了一個永生玫瑰的寓言貫穿了整個影片,人們總是懼怕死亡,卻對永生緘默不談。就像殘暴的殺人者維達上尉虐殺平民毫無良知,卻始終偷偷握著記錄著他父親死亡時間的懷錶,時刻提醒自己卻生怕別人知道。甚至還希望把自己的死亡時間留給兒子,對死亡的紀念和繼承分明是對永生的渴望,人性卻總是自欺欺人。

指導魔幻世界進程的「歧途之書」需要經過小女孩的碰觸才能開啟,所有故事也是從小女孩口中講出,亦真亦假,很難不讓人在影片中懷疑地下王國是小女孩的幻想。



像所有魔幻探險的遊戲一樣,這樣程式化的設計是推動線索的必然,但每一個選擇,都是由玩家做出的。奧菲莉亞的探險,也只有她自己定義。魔法樹根和奧菲莉亞母親腹中生命的關聯,歧途之書對現實的預測,把魔幻世界和現實直接聯繫,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所有的魔幻世界,只在維達這裡消解。在對他的形象刻畫上,用了多次鏡頭拉進,極盡血腥暴力。他沒有像奧菲莉亞的母親那樣對魔法樹根質疑,而是直接否定。只有他見到了奧菲莉亞和潘神對話,卻看不見潘神。

維達代表著無人性的法西斯統治,是沒有一絲希望的殘暴。如果奧菲莉亞嚮往的地下王宮代表著游擊隊嚮往的自由明天,那麼維達,只能是這一切的摧毀者。


三、魅惑潘神,重重隱喻

潘神在古希臘神話中是牧農神,許多遊戲中的羊頭獸的原型,同時也是騙局的象徵。在影片中潘神給奧菲莉亞講了很多預言,急不可耐提醒著月圓之夜,誘惑著她未來的美好花園。

不斷自問「我這可憐的法翁為什麼要騙你呢」,而誘惑原本是潘神的本性,他也會給內心純潔的人真正的指導。就像他給了奧菲莉亞幫助她母親生育的曼德拉草,也欺騙她要用親弟弟的鮮血做祭。

傳說潘神的迷宮是只有一個入口和出口的同心圓形狀的圖案。常可以在天主教堂後院裡看到,寓意是每個人的靈魂都必經得軌道,在曲折不定的人生里只能前進,沒有退路。一旦選擇進入迷宮,集中理念才可以走到中心點,也同時證明你找到了自己靈魂的最深處。


小奧菲利亞在迷宮的中心聽到的,實際上是她靈魂最深處的聲音。在這樣殘酷的戰爭環境下,人們都是無辜的,沒有人不像奧菲莉亞一樣渴望逃離。可惜女主人公奧菲利亞的名字,構思來源於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中的同名人物,這暗示著人物的悲劇性命運。

奧菲莉亞初次見面用左手和繼父握手被指責,在食人怪的壁櫥里也沒有聽從精靈的指導選擇了左邊。結合時代背景來看--在法國,她叫雅各賓派,在俄國,她叫布爾什維克,在《潘神的迷宮》,她叫游擊隊。

先知早就指出了一條中間道路,可是熱血沸騰的革命者根本就聽不進去,他們寧願用劍,用火,用自己的青春激情打通一條天堂之路。


父親象徵著源,母親腹中的小孩是像徵的未來。他沒有一個名字,維達叫他「兒子」,奧菲莉亞只叫他「弟弟」,女傭們只叫他「孩子」,影片的結尾也很注意地說提到不會讓他知道父親的名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