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田電影院

2015-09-17 23:37:15

麥田電影院——解讀《瑪麗和馬克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獨家解讀《瑪麗和馬克思》,播放網址:http://v.qq.com/cover/x/x6891lb0avt2btn.html

欄目組:麥田電影院
騰訊視訊電影頻道出品,轉載請註明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致我最親愛的你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一部沒有3D技術和動作特技的動畫長片,要如何贏得觀眾的青睞?2009年,由澳洲出品的粘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也許可以回答問題的一部份,它證明了電影不僅要眼睛去欣賞,更要用心去感受。
    影片由導演亞當·艾略特根據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改編而來,講述了兩個古怪筆友之間長達20年的純真友誼。在澳洲的墨爾本市,我們和影片的主人公瑪麗初次見面了,這是一個其貌不揚還有些孤獨的女孩。儘管有父親、母親、外公、鄰居和寵物,瑪麗的生活依然不快樂。她需要的朋友,不是電視裡蹦跳的人偶,而是一個能在被窩撐起的小天地裡暢所欲言的對象。於是瑪麗寫下了一封交友信,這封信裝著瑪麗的童年,飛往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尋找願意收留這份友情的那個人。
    在灰暗的紐約街頭,男主人公馬克思伴隨著如城市般壓抑的音樂,走進了冷清的鏡頭。這個因為貪吃而肥胖的男人,因為恐懼而孤獨的男人,在收到瑪麗的信件後陷入了一如既往的焦慮。因為馬克思是一位自閉症患者,孤獨曾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不過這一次,他邁出了不可思議的一步。
    相隔8歲與44歲的年齡差距,跨越澳洲到美洲的萬里行程。信件的互相往來逐漸穩固了這段怪異而奇妙的友情。表現「忘年交」的影片並不罕見,它有時溫情如《蝴蝶》,有時詼諧似《飛屋》,但是《瑪麗和馬克思》並沒有延續此類風格,而是把鏡頭的鋒刃轉向冷冽的現實。他們的信件讓人捧腹又發人深省,一個是童言無忌一個是怪人瘋語。我們在兩位筆友意想不到的問題中看到生活和自己,並且會有同樣的困惑,「為什麼自己看起來很奇怪,而別人看起來很正常」。
     早在2004年就捧得小金人的導演亞當·艾略特一直刻意和好萊塢保持著距離,始終堅持繁瑣的粘土創作。有人對這種做法感到不解,而艾略特對此沒有多做辯駁,只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因為真實。我們無法想像,這部影片如果渲染上《功夫熊貓》的特技,再配上《玩具總動員》的幽默,會是怎樣的效果。只有剝去浮誇的外衣,我們才能欣賞到影片的真諦。所以,不管導演是不是花費了五年的創作時間,動畫師是不是製作了上千個人物道具,攝影師是不是拍攝了六位數的定格畫面。《瑪麗和馬克思》最終都用出色的表現證明了,即使沒有科技,我們還有一顆追求完美的質樸的心。
    如何讓《瑪麗和馬克思》這樣一部情節單一,視覺簡化的影片大放異彩?凝練的意象和深刻的內涵就是制勝的武器。導演幾乎沒有放過鏡頭中的任何一個細節,真實如馬克思的打字機,嚴謹如瑪麗的變色戒指,荒誕如會眨眼的「亨利」金魚,動人如黛安娜王妃的同款婚紗。當我們放慢節奏,去搜索片中的種種細節,會發現影片講述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世界。
     天生不完美。瑪麗的外表天生有缺陷,她的母親抽菸酗酒偷竊,她的父親單調單板孤僻。這些都不由瑪麗選擇。馬克思的生活更是一團亂麻,行進的道路滿是裂紋和殘渣。於是,他們都想成為更好的別人,而不是真實的自己。
     這兩位朋友,在各自的天地裡經歷著類似的現實,關於文明,關於死亡,關於愛情。沒有人告訴他們世界到底怎麼了,可是他們依然在來回穿梭的信件中詢問著無法回答的難題,抱怨著早已習慣的生活。瑪麗的世界佈滿了沙土般的棕褐,馬克思的城市則是水泥般的黑灰。他們像是孤獨的孿生子,憧憬滿懷又故步自封。在瑪麗的褐色天空下,所有的暖色都是對美好的期待。比如象徵美麗的發卡和紅唇、能找到友誼的信封和郵箱。然而在馬克思的灰色都市裡,那幾抹少有的暖色都是他欣賞又害怕、渴望又抗拒的事物。像是馬約爾太太的親吻、言不由衷的舌頭以及瑪麗送來的每一份禮物。
     影片除了用大膽的顏色對比來描摹人物的性格,還嵌入了眾多貼切的配樂來烘託故事的發展。馬克思寫信時的一氣呵成,母親扔垃圾時的扣人心弦,彩票中獎時的來之不易,都被恰如其分的交響樂表現得入木三分。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插曲當屬瑪麗自殺時播放的那首經典之作《Que Sera Sera》。這樣一首半個世紀前的奧斯卡金曲曾先後被宮崎駿、韓寒用於自己的影片,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在《瑪麗和馬克思》中,歌曲扮演的角色既不是宮崎駿式的溫情,也不是韓寒式的文藝,她更像瑪麗的一個朋友,輕唱出人生的命題。她告訴觀影的每一個人,即使天生不完美,我們也不會失去活出精彩人生的勇氣。
    瑪麗和馬克思在東奔西忙的白紙黑字間相濡以沫,二十年的時間教會他們共同成長。他們不僅意識到自身的缺陷,更坦然接受了身邊的不完美。曾經,瑪麗幸福的婚姻和騰達的事業讓馬克思措手不及,他一度封閉的內心颳起了自私的風暴,自以為失去了親愛的朋友,以致於馬在瑪麗的褐色天空下,所有的暖色都是對美好的期待。比如象徵美麗的發卡和紅唇、能找到友誼的信封和郵箱。然而在馬克思的灰色都市裡,那幾抹少有的暖色都是他欣賞又害怕、渴望又抗拒的事物。像是馬約爾太太的親吻、言不由衷的舌頭以及瑪麗送來的每一份禮物。
    影片除了用大膽的顏色對比來描摹人物的性格,還嵌入了眾多貼切的配樂來烘託故事的發展。馬克思寫信時的一氣呵成,母親扔垃圾時的扣人心弦,彩票中獎時的來之不易,都被恰如其分的交響樂表現得入木三分。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插曲當屬瑪麗自殺時播放的那首經典之作《Que Sera Sera》。這樣一首半個世紀前的奧斯卡金曲曾先後被宮崎駿、韓寒用於自己的影片,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在《瑪麗和馬克思》中,歌曲扮演的角色既不是宮崎駿式的溫情,也不是韓寒式的文藝,她更像瑪麗的一個朋友,輕唱出人生的命題。她告訴觀影的每一個人,即使天生不完美,我們也不會失去活出精彩人生的勇氣。
     瑪麗和馬克思在東奔西忙的白紙黑字間相濡以沫,二十年的時間教會他們共同成長。他們不僅意識到自身的缺陷,更坦然接受了身邊的不完美。曾經,瑪麗幸福的婚姻和騰達的事業讓馬克思措手不及,他一度封閉的內心颳起了自私的風暴,自以為失去了親愛的朋友,以致於馬克思寫下了憤怒的絕交信。然而,馬克思始終沒能忘記瑪麗,因為這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朋友。就像讓他肥胖的巧克力,即使把你鎖進陰暗的倉庫,我也無法忘記殘留在舌尖的甜蜜——這就是友誼的味道。
有人說,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影片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人生的另一半不僅是牽手婚姻的愛人,還可以是惺惺相惜的摯友。瑪麗的丈夫拋棄了懷孕的妻子,選擇了紐西蘭的一位同性筆友;無獨有偶,故事的結尾,瑪麗也牽起了馬克思的手。瑪麗和馬克思是幸運的,他們在這個充斥著戰爭、暴力、不幸的世界,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裡,找到了孤獨的彼此。
    影片的最後,馬克思沒能和瑪麗說上一句話就安然離去。他的「臉譜」不再為瑪麗翻開,瑪麗的戒指也不再為他變色。馬克思平靜地沉睡著,望著天空的方向,彷彿在對即將到來的瑪麗無聲低語:親愛的朋友,請你抬頭,那裡有我為你編織的整片星空。
    每當夜幕降臨,我都希望收穫一份這樣的情誼。在我徘徊的黑夜裡,你能為我點亮一盞殘燈,照亮我獨自前行。這是我最卑微的願望,也是我最奢侈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