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魚男悲歌--Collective Invention

突然变异/鱼男突变(港)/鱼男悲歌(台)

6.2 / 375人    92分鐘

導演: 權五光
編劇: 權五光
演員: 李光洙 李天熙 朴寶英 張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夏布列奇

2015-09-22 19:55:53

Review of Collective Invention


故事梗概,光洙出演的年輕人參與了一次有償醫學實驗,結果突然變異,成了一半魚一半人的生命體(不是美人魚那種人魚額)。然後在社會上引起關注而發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

觀影后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引起這個世界的恐慌。因為什麼?因為前所未有,史無前例,不知道該怎麼辦。劇中,起初大眾態度是很自然的兩面性,有追捧,因為喜新厭舊好奇心無限大;有咒罵聲,因為這樣稀有的存在和人類文明有悖,儼然是個妖怪我們應該打壓他。正所謂一枚硬幣的兩面。投放於現實,可以應用到同性的問題。是不是我們的文化教會我們,當新銳觀點出現時候我們要努力去說服對方,不允許對立面存在?然後努力去同化所謂的異類實現天下大同?對於後一種態度,忍不住多說幾句。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提出人類為什麼要打妖怪?給出的一種解釋談到,出於自尊心虛榮心「人類特別喜歡征服自然。征服自然不夠勁,得把自然擬人化的妖怪給幹了,才叫爽脆…於是人類打他們就是征服自然,是一種政治正確,是一個虛構的沙袋。說難聽點:人類需要把妖怪編得壞壞的,然後才好去光明正大的揍。」

2. 輿論導向。電影裡,受媒體影響,公眾出現了幾次態度的迂迴變化。例如:Byun教授支支吾吾的答非所問混合記者們曲解資訊的強大能力,硬是把一項試驗說成了應得諾貝爾獎的科學研究。這也不得不談及大眾傳媒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力以及作用。曾在著名學者Innis Harold教授的《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一書中讀到過一段話,他提出媒體作為資訊傳播、交流的介質,本身其實帶有非中立性,故存在「偏見」。另外在新興傳媒時代,營銷手段和幕後操作完整控制著輿論走向。換句話說新聞傳媒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力,很多時候我們是戴著有色眼鏡去試圖得出一個結論。然而真相則被悄無聲息地覆蓋起來。比如,電影當中有一情節頗為離譜,因為一個照片借位,在完成製作後被用來控訴魚人先生對護士小姐有過精神猥褻。導致魚人先生憑空又多了一項罪名,遭受到比原先更加殘酷的迫害。
2012年陳凱歌導演的作品《搜索》實則與該電影有著某種異曲同工之妙。在一篇名為《殺人誅心,殘酷未滿》的影評中,作者曾寫到「那些你在網上罵過的,被妖魔化的人,你在罵的那一刻可曾想過自己看到的也許只是局部真相,甚至根本就不是真相。很少,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享受這種道德優越感,享受懲惡揚善,居高臨下的快感,自得於自己唇槍舌戰的智慧,宣洩長久壓制的情感。屌絲們要逆襲,真相什麼的統統不重要。」 補充一點,該文後半部份談到的利己主義,在這部電影裡也有所體現。尤其是王國維評論《紅樓夢》時提到的第三種悲劇觀點。
3. 所謂羞恥。魚人先生有過這樣的對白: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去哪兒。我非常努力地去想,可是腦海里一片空白。孩子們也會打我,可是他們好像也沒有錯…我只想活下去,作為一個普通的人…」
後來他想到了輕生,對,上吊自殺。可是他忘了自己一半是魚,魚鰓反而救了他一命。此處情節有種以樂寫哀的意味,凸顯出絕望和悲劇色彩。分析整個事件,不難看出魚人先生作為受害的一方沒辦法好好活下去。他的台詞里最多的就是低眉順眼地給所有人道歉,反倒做錯事的一方變成了國民英雄般的人物。類似的,比方說一樁女孩子被玷污的案子,受害者除了最初收穫的一點點同情最後還是過得很艱難或者被拋棄;然後強姦犯反倒不會受到多少懲罰依舊平靜活著。那麼何為羞恥?究竟是誰感到恥辱?

總體說來,劇情一波三折,非常有意思的劇本。近年來韓國電影事業的實力不容小覷!每個角色最終都得到了應有的答案。魚人先生多舛的命運到最後也有了一個很好的歸宿。你以為上演的是「塵歸於塵,土歸於土,而半魚半人的他則被放逐於沙灘?」並非如此。個人而言,欣賞這樣的故事結局,不是單純的悲劇也不是單一的喜劇。懸念留在這裡,給觀影后的你們去評定。關於鍵盤黨,網路暴力一系列的話題有機會還能討論更多。

最後,關於電影配樂,給個好評。有反覆出現過的,略顯荒誕的背景音,運用手風琴為影片增添不少戲劇性。《突然變異》的的確確是一部典型的韓國佳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