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櫻
2015-09-26 00:01:45
一個16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如何在20世紀媒介環境前敗下陣來
要描述《巴頓將軍》在電影史中的地位是件有點困難的事。這部由科波拉導演,投資浩大,製作豪華,分了上下場的大部頭傳記片,在1971年的奧斯卡曾一舉斬獲七個小金人(雖然男主角喬治•斯科特和他扮演的角色一樣桀驁不馴,拒絕領獎),但在電影類專業書籍中的提及頻率並不是那麼高,名氣好像都趕不上《黑色追緝令》、《羅拉快跑》這樣的非主流片子。如果不是最近想要找些關於二戰的影片來看看,而且對《甲方乙方》一直懷有一種特殊的好感,這部名字本身就不太吸引人的《巴頓將軍》都快被遺忘在我片單的灰堆角落裡了。
好吧,這部電影講了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喬治•巴頓(1885-1945)將軍這個人(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是一部標準的傳記片。而且跟天朝盛產的講述某某積勞成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縣委書記宣傳片一樣,都從某種程度上宣揚了一種國家民族的意識形態。
不過稍微有點閱片量的網友都能得出以下結論:人家美帝的主旋律片子從來不會把人拍得跟神似的,半點缺點沒有,全是正面、高大、積極的形象。這部片子裡的巴頓將軍,作為一名立下赫赫戰功的四星上將,也是一個正常人,也有各種人性弱點甚至黑暗面,而且還不小——他是一個嗜血戰爭狂魔,喜歡辱罵甚至毆打士兵,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惜無謂犧牲士兵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榮譽,被稱為「血膽老爹」。
除此以外,他每天閱讀聖經,跪地祈禱,但是滿嘴髒話,而且相信輪迴,並且認為自己曾經參加過兩千多年前的迦太基戰爭,曾經在拿破崙麾下帶兵打仗。他會寫詩,而且是16世紀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他是美國陸軍最有錢的軍官之一,他的常設命令是:永遠進攻,永不防守。他認為,專業軍人只有一種恰當的死法,就是死於最後一場戰爭,最後一場戰役的最後一發子彈——結果自己卻死於1945年12月21日的一場車禍,儘管電影結尾非常挽尊地讓他在一場牛車車禍中倖免於難。(相比之下,同為二戰傳記片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就顯得很客觀。)
好了,現在進入正題。這部電影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呢?(這個問題讓人瞬間想起了高中政治課……)是巴頓和其他二戰著名人物——艾森豪、布萊德利、蒙哥馬利還是隆美爾之間的矛盾嗎?是巴頓和納粹之間的矛盾嗎?還是形而上一點,是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矛盾嗎?
我認為《巴頓將軍》的主要矛盾,是巴頓這個人和他所處的整個環境的矛盾(從這點來說,此片和《霸王別姬》有一種深層的契合性)。而且,具體來說,這個矛盾是巴頓和他所處的整個媒介環境的矛盾。
為什麼是媒介環境呢?以及,什麼是媒介環境呢?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如此大面積的地域、如此大規模的人口被調動到這場戰爭中,除了武器科技、交通科技迅速發展所提供的條件以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媒介技術的發展。
在遠古的口語傳播時代,戰爭常常侷限在幾個城邦,或者少數幾個國家之間。這主要是受限於資訊傳播技術和交通技術的落後。馬拉松的起源講的就是在公元前490年希波戰爭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儘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派飛毛腿戰士菲迪皮茨以徒步奔跑的方式跑回雅典城下報信,結果把飛毛腿累死了。
試想一下,報告勝利消息這個任務,放到現代社會,即使不用現在的網路科技,就算是二戰時期已經非常成熟的電報技術,也是瞬間秒達。資訊傳遞的時間成本被大大縮短了,而且還同時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如果不是無線電波可以被任一設備截取,估計二戰中就沒有必要花這麼大成本來設計密碼和破譯密碼了。
在二戰中被廣泛使用的無線電技術使得時間被大大縮短,空間也被大大壓縮,軍事將領們的決策可以做的更快,也就可以做的更多,這就導致了戰爭的規模不可避免地擴大開來。試想,如果沒有無線電,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的領導人,商量一件小事情,就算坐飛機來回跑,也得談上幾個月。靠這種效率,發動一場邪惡的世界級反人類戰爭起碼也得十幾年,說不定早就胎死腹中了。
而二戰中同樣繁盛起來的其他媒介,尤其是報紙和電影,更是對於調動廣大民眾以各種形式參與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傳播學中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幾個歐洲國家的人被困在一個小島上共同生活了很久,一直相處甚歡。結果突然有一天一份報紙來到這個小島,告訴居民們原來他們所處的國家已經開戰很久了。於是一場遠在歐洲大陸上的戰爭,就這樣通過一份報紙蔓延到了這個小島上。
是的,對於二戰時期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來說,除了自己所處的區域經歷的炮火以外,戰爭更多的是存在於報紙里,或者是在電影院上映的新聞片裡。一個美國西部的農民儘管可能一輩子連一個日本人都沒見過,但卻並不妨礙他在珍珠港事件後對日本人咬牙切齒。戰爭,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的大規模戰爭,更多的是活在普通人所接觸的媒介環境裡。
這樣一來,戰爭就變得沒有那麼純粹了。作為一名軍事將領,你不光得會帶兵打仗,還得會國際政治、外交措辭、政府公關、公眾演講、應對媒體……還得塑造個人形象。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血膽老爹巴頓是一步步走向沒落的,一場硬戰過後,他扇了一個哭鼻子士兵的耳光,結果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艾森豪直接一紙命令發來,讓他向所有士兵、媒體、民眾道歉。這件事情的輿論發酵居然還使得他在諾曼第登陸中直接被架空,成了虛頭將軍。期間,他發表了一場非正式演說,因為在羅列同盟國成員時忘了提到俄國,又引起了一場輿論討伐。巴頓的師弟兼下屬布萊德雷,後來反而成為了巴頓的上司,更多地是因為他比巴頓更善於為人處事,而不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
是的,戰爭變得沒有那麼純粹了。說好聽點,這是對一個軍事將領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全方位考驗,說難聽點,打仗也不再是打仗了。
其他事情難道不是一樣嗎?A不再是A了,B也不再是B了。A表面上變成了A』,實際上變成了C或者D甚至是Y。《娛樂至死》里談到過電視媒介對美國總統競選的影響,尼克森曾經把自己的一次競選失敗歸結於化妝師的蓄意破壞——自從選民能在電視上看到候選人的長相以後,他在競選演講中說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他的顏值更重要。
今年北京青戲節上有一個瑞士話劇《舞台假日》,講的是後現代語境下的藝術是如何被資本腐蝕的。其中有一個比方,一個大媽給舞蹈房擦洗地板,結果從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屁股是多麼漂亮,於是她就一邊擦地一邊看自己的屁股,一邊擦地一邊看自己的屁股,陶醉於自己的翹臀不能自拔。請問:這樣的擦地還叫擦地嗎?
當藝術不再是為了創造和分享美,而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從而獲得贊助商的支持,增加個人知名度從而提高廣告代言費,或者滿足觀眾的感官刺激從而獲得更高的票房或者演出收入……這件事還叫藝術嗎?
當上大學不光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獲得一個漂亮的績點,多爭取幾次出國交流的機會,拓展人脈關係,談一場戀愛,通過社團活動和實習增加簡歷份量,從而找到一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這件事還叫上學嗎?
當手段變得比目的還要重要,當X不再是X,我們的生活還是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