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劳伦斯/沙漠枭雄(港)/阿拉伯的罗伦斯(台)

8.3 / 315,980人    216分鐘 | UK:228分鐘 (director's cut) | UK:187分鐘 (1970 re-release) | UK:210分鐘 (original version) | UK:2

導演: 大衛連
編劇: T.E. Lawrence 羅伯‧波特
演員: 彼得奧圖 亞歷堅尼斯 安東尼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真也是錯

2015-09-26 21:41:33

世紀21不會有的史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開頭對話的一句,不會感覺痛的方法就是不要在乎痛,點睛也是埋伏,為人物性格劇情鋪墊,前後照應一個伏筆。

劇情,開頭些許緩慢,沙漠劇情,還能如何,循序漸進,描寫著沙漠荒涼那麼些個環境刻畫,突出人物更加具象化,所以,是一個大的鋪墊,為後續的可能的劇情爆發提供一個情緒爆發點;繼續等待著,沒有快進,對一部好片子,是沒有快進的理由和習慣的;怎麼知道這是一部好片子了,就沖這畫質這人物形象就覺著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是一部62年的片子呀,啊啊啊!

勞倫斯,也是矛盾痛苦的,為法情理,親自開槍射殺處決自己辛苦萬難那迷失沙漠中同行人;其人,面相天生一處就是面善和憂鬱氣質其中,帶著些仁慈仁愛,處事不驚,鎮定自若,受人尊敬敬畏,是一開始就具備的一個平凡而偉大人物的特質;

勞倫斯同時也是孤獨的,駱駝海邊,落日昏黃,隻身背影,不知思考何物;剛開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苦楚是難免,但不知所謂,走一步算一步,且行且珍惜著來;

大漠落日,狂風黃沙,一望無際連綿不斷著,所到之處無不是寸草不生,蕭條落寞,曾經存在著那些房屋和人跡,但鐫刻著歷史痕跡,不久連痕跡都會消失殆盡,徒留悲傷失望或死亡;

神奇的是,柳暗花明,不知哪個先到來,就一堵牆或一轉角瞬間,那個奇妙和驚嘆,魔術奇幻感,到震撼心魂;也就一轉眼功夫,運河流淌荒漠邊上,陡升違和感;或許這就是大漠的奇幻和神奇之處,有人愛有人畏懼有人敬畏;就是生活其中之人,也是不能輕易窺視其中大漠奧妙的,起碼帶著大多的敬畏的態度;

到了,一身哈里斯軍官裝扮隨身帶著哈里斯小伙,徑直帶進去軍官酒吧,就是口渴了而已,臨行之前還被好言囑咐要換回英國服飾,沒有,就是徑直進去,那股執拗,就是要好好招待這位同生入死哈里斯小夥伴,不在乎那些所謂世俗眼光和規則,會見將軍,又被好言換裝;沒有,就一套哈里斯軍官舊衣服坐將軍對面,不適尊嚴;
對話是,勞倫斯自吐此行之前殺了兩個人,一個是同伴被陷進流沙不能挽救;另一個是用自己配槍處決一個阿拉伯人;但,他說的是喜歡這種感覺,此刻進入一個更加微妙難揣境地,究竟心靈受了何種刺激和轉變,但肯定是一個深刻,發自內心的一個東西,在發芽;
是主宰一切或者實現自我尊威的?

說艾倫比將軍,是一個狡猾的人,又再問說是什麼?回是說他是一個聰明人;

火車上自顧自的陶醉在眾人歡呼聲中,很是沉醉其中,幫忙搶劫,這說是習俗,是土匪的薪水;日漸如此罪行,一個系列的勞倫斯性格態度轉變時間過程,此為量變過程;始終會有質變那個到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有隨行記者提問到,這些阿拉伯人可以從戰爭中得到什麼?回:我會幫他們得到自由;記者做懷疑狀,不敢輕易相信;

又問:你為什麼喜歡沙漠?回:因為它乾淨。很聰明的一個回答。

緊接著,奧達部落做的更多的就是搶劫,要那些像徵榮耀的東西例如黃金、駿馬這些;
美其名曰不是要錢,就是要榮耀,而金子就可以代表這些榮耀,甚至紙幣都不可以,對這些紙不屑一看;

勞倫斯當初帶了奧達一族過來阿巴卡,至今不肯回去原本屬於這個部落的領地,勞倫斯只能一味的滿足幫忙洗劫過路火車,辯解道說是每個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回去的。奔向罪惡的深淵中。。。。。。

進入迪拉實施阿拉伯暴亂行動,混跡於迪拉敵區,遊走於敵方地盤迪拉街中,鎮定自若覺著是沒有人可以看到他,當然被看到,抓住詢問,長官要非禮,是義正言辭反抗的,被毒打,回到了片頭那種「不會感覺痛的方法就是不要在乎痛」境界之中,還真是,被長鞭毒打,是一聲未出;毒打一番終被放,死裡逃生出來了;裡面發生什麼沒有對外人講;

勞倫斯對自我身份的一個深陷懷疑:看著這身不是阿拉伯人的皮膚要為阿拉伯實施暴動了嗎?這樣可以嗎?不但自己,阿拉伯同行人,也同樣的對此懷疑,非議著背後傳著這些有的沒的。

阿里身邊一再重複道:你是說過說人可以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對,但是不輕鬆。

本就是到大馬士革跟艾比利將軍會合的計劃,途中見到撤離人員,便已眼紅,腦子發熱,雙目閃著紅光殺氣,已是蠢蠢欲動,準備要大開殺戒那般狠勁噴發著;

大馬士革,終究失去理智,統統殺光,一個此前打砸搶殺的量變到質變噴發。之前的不喜歡殺人,仁愛,已經猶如脫韁野馬般,不見蹤影,見人就殺,殺紅了眼,這早已不是那個讓人尊敬和愛戴的勞倫斯,或許對於這麼些自認為是殘忍野蠻的阿拉伯人來講,是一個合格的領袖,但這是一個靠著仁愛和不相信命運的白皮膚的英國人吶!

到此,拿槍興奮著,帶著面目猙獰,比之周邊的殺人狂更加引人入狠了。已走火入魔。

到頭,回到費薩爾王子和艾比利將軍這邊,語氣中透露著,也是一個事實:勞倫斯始終也僅僅只是他們的隨意佈置的一顆棋子,政治目的的一個棋子。而已,說政治的殘忍無情也好。這就是事實,就是歷史。不管外界、世人從報紙媒體傳聞得知的勞倫斯是一個怎樣的人。都只是一個故事罷了,或許。

最後,勞倫斯還是要回去英國,分配一個小木居,過著平凡的生活。

就如費薩爾王子所說的:你只是一個將軍而已,我是王子,是要登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