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九層妖塔--Chronicles of the Ghostly Tribe

九层妖塔/陆川版鬼吹灯/鬼吹灯之九层妖塔

5.1 / 1,851人    118分鐘

導演: 陸川
編劇: 張永琛
演員: 趙又廷 姚晨 鳳小岳 李晨 唐嫣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洛川

2015-10-01 22:15:44

九層妖塔為什麼這麼爛?非原著黨的分析貼


我不是原著小說迷,今天有幸和原著黨夥伴一同觀看。觀影過程中我一直有各種疑問,砸給原著黨夥伴,然後他就一直解釋,最後發現他自己也解釋不來了。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一定是《鬼吹燈》改編史上一個不能被抹殺的電影,我特自信這一點,《九層妖塔》一定是一個現象級的電影。」—— 陸川

如何拍一部既不討好原著粉絲,又能夠讓普通觀眾看的一頭霧水的超級IP大電影?陸川的《九層妖塔》就是完美的典型案例。他說對了,這絕對是現象級的,爛片。

一部影片就像是一個有待被觀眾打開的潘多拉盒子,盒子裡面的東西會給觀眾帶來無限的驚喜,觀眾在其中喜怒哀樂各種體驗。而等觀眾關上盒子以後,又能回味其中,最後發現一點什麼哲理。觀眾評論一部片子的好壞其實就基於這一點。歸根到底,就是你有沒有讓大家爽到?同時有沒有心靈的淨化作用?而從美學理論角度說,這部片子是不是有真、善、美?

陸川這部片子毀在了第一步,它失去了真。也就是給觀眾真實可信的感官。試想如果觀眾連盒子都不願意打開,導演又如何把他的奇思妙想兜售給他們呢?我們來看看九層妖塔是怎麼做到讓影片失真的。

首先,開場是一場視覺奇觀的堆砌體驗。裡面有:沙塵暴、神秘天井、火蝠、怪獸紅犼、大雪崩、冰洞、九層妖塔、尼斯湖水怪?一下子給這麼多資訊量還沒有解釋,就跟一下子塞給我吃10幾種不同口味的巧克力一樣,我沒有覺得很好吃,而是覺得好膩。可能導演認為這麼多華麗的特效一定把觀眾驚呆了把?沒錯,人是貪得無厭的動物,但是也是好奇心很強的物種。同時給太多東西只會讓人失去興趣。這就像是評價女人的性感一樣,全裸的每個毛孔都能清晰看見的女人和用透明絲綢遮遮掩掩的一半躲在暗處的女人你覺得哪個更性感?

我同伴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陸川開頭把結尾拍了一個遍啊!」是啊,這裡有冒險、追逐、爆炸、友誼、犧牲、血腥、神秘、煽情,這些都有了,可是我們還沒心裡準備去打開這個盒子,你就自己開開來全放光了啊。

這一點跟原著是有一定關係的,也跟世界觀有很大的關係。這個世界觀很大,裡面的勢力很多,角色很多。我在觀看的時候,我連人物誰是誰都不知道,劇情就這麼強姦了我。

楊教授是誰?為什麼他一直在那裡念台詞?為什麼只有胡八一能打開九層妖塔?這個勞動隊原來是個軍隊?那個連長又是誰?幹嘛犯傻要去自殺犧牲?整個部隊的人我一個都不認識啊?楊萍和胡八一的情感基礎又是什麼?才幾分鐘就跟愛的死去活來似的了?

片子的開場完全沒有按照普通觀眾的觀影體驗來做,這麼多需要交代的東西導演都沒有交代,也許他認為小說迷是知道的,可是我沒看過原著不知道呀!所以我要給你差評!

我的感受是你死了那麼多人跟我有什麼關係,你們倆的愛情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好無聊呀。這就是失真的可怕之處。

我身為一個爛片導演,自己也拍了很多爛片微電影。我發現所有新人導演都會犯的錯誤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以為觀眾也知道,編劇也常常犯這個錯誤。然後拍個非常講究邏輯的高智商片,把線索弄的支離破碎以為自己多高明。可是,人家看個開頭就懶得看下去了啊,因為不知道導演在說什麼,不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在做什麼,失真啊!

一部影片如何把觀眾拉到自己的世界裡來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永遠只給觀眾一個主要的關注點或者說是懸疑點或者說是目標。這一個關注點往往也就是影片故事結尾要給觀眾回答的問題。然後在每個小段落裡面,再給觀眾一個小目標或者說是小關注點,吸引觀眾看下去。九層妖塔開場的連環視覺轟炸和錯綜複雜的世界觀又加上沒有交代的各種人物,把觀眾搞的七葷八素,已經給影片埋下了爛片的種子。

其次,拋開各種虛偽的人物情感線,下面來說說在宏偉世界觀的全面展開,各種線索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下,還能不能是一部好片子呢?答案是有可能的,而且這種情況下往往出的是神作。

舉個例子,前陣子網路三體同人短片《水滴》。這部片子前面看了半天沒看懂是個什麼玩意兒,各種煎熬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其實大家就是為了搞懂這是個啥。結果結尾用水滴完美的鏡面反射映射出人類艦隊科技工藝的粗糙和三體文明的科技之強大,結合真實歷史音頻資料的運用,隱隱暗示著人類的無知與愚蠢。這類片子往往是結尾有個徹底的揭示,把所有線索都統統捋清楚,當觀眾思索前面的問題的時候,發現原來是這樣的啊我擦,太牛B了!神作就誕生了。

那麼《九層妖塔》為什麼是個爛片呢?因為它的結尾是有大量交代的,可是這交代填坑非常沒有水準啊!最後通過幾聲槍響,幾個沒有讓大家愛起來的人物,一個異常冷靜的結局和一堆台詞解說填完了所有的坑。神作和爛片有時候就是一步之差,這一步就是結局。給大家講個笑話,從前有個太監,然後沒有了。。。
不是啊我有我有!爛!

普通觀眾可以理解的好片子是,娓娓道來,層層剝繭,一波三折。隨著資訊量越來越大,最後推向高潮,各種資訊交織纏綿,破繭化蝶。《九層妖塔》全篇結構上的三幕戲給人的感覺是割裂的,第一幕的視覺奇觀大戲和第二幕年代戲的線索展開以及第三幕的石油鎮大戰小怪獸好像自身形成了資訊的阻擋,難以成為一個整體。這其中有視覺風格不統一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導演改編劇本能力和敘事不到位所致。在我看來,如果把第一幕後置到第三幕之後,把第二幕作為開場慢慢把世界觀交代清楚,把第三幕的石油大戰作為第二幕的事件,而第一幕則作為深入九層妖塔的大結局,也許會更好看一些吧。

電影造夢機器,拍電影是一場作者和觀眾的心理遊戲。要玩好這場遊戲,作品的主創要有極高的智商和情商。如果智商比觀眾低,情商比觀眾差,那麼請別拍片子,肯定是爛片。智商不夠的時候,觀眾會覺得影片裡的人物好傻好天真,劇情好假好不科學啊。情商不夠的片子,觀眾會覺得影片看完,但是什麼感受也沒有啊?有什麼意思?

所以為什麼編劇往往是先編結尾再編開頭呢?因為結尾是用來體現情商的,是用來給出影片的觀點的。這個觀點的好壞決定了觀眾買不買帳,出了門會不會說好話。《九層妖塔》從智商和情商上都被觀眾無情的碾壓,這只會產生一個後果,就是沒有人說它好,不然就是顯的自己弱智了。

其實這片子是有好的地方的,不是嗎?那就是怪獸紅犼。

讓我們來回憶回憶大家什麼時候開始入戲的?這就是它有優點的地方。嗯,我觀看的時候是從石油鎮打怪獸開始入戲的。因為我覺得怪獸很真,我信它。怪獸、槍戰、荒漠小鎮,很原始很暴力。它讓我產生恐懼驚悚的刺激感。任何影片從最基本的需求層面來說,就是滿足人類2種需求,一種是性,一種是暴力。在石油鎮打怪獸這裡,它滿足了我的暴力需求,影片的特效是給劇情加分的。

我常聽說一種言論,就是中國特效不比外國差,中國差的是XXX什麼的。大錯特錯,中國無論前期策劃編劇也好、中期拍攝製片也好、後期特效製作也好都比人家差了好幾十年!深層次的原因是差在創意上,創造力的匱乏是中國與外國的本質差別。電影工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是說追趕就能追趕上的,需要的是每一個從業人員的集體奮鬥。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沒有創造力如何能跟別人比?

我們來看看九層妖塔的視覺特效,從網上的截圖能看出來由英國知名特效公司PRIME FOCUS和韓國方面參與製作了生物模組。這也是為什麼石油鎮大戰作為了結尾高潮戲段落,因為陸川不傻,他信老外能做好。而中國人參與了很多環境特效製作,我想主要是用在了第一幕中,也就是各種沙塵暴啊、數字繪景啊、粒子特效之類的。而第一幕中的雪崩段落,好像又是印度人做的。為什麼只給中國人做這些?因為這些對創造力要求沒那麼高,對技術要求沒那麼高。特效最難的是什麼?是以假亂真而後比真還真還美。這要求製作人員對真實生活有細節的把握,然後能用自己無盡的創造力,抽象出比實體還要美的藝術品。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什麼時候中國能夠對文藝作品足夠尊重,不盜版、不免費,無論圖書、音樂、視訊都需要很高的價格的時候,就是中國真正解放思想的時候,就是中國電影真正強大的時候。

然後是差在追求上,有多少人投資拍片只是為了賺錢?看看網劇都在拍些什麼吧?各種捉妖降魔片、盜墓殭屍片好像火的不行啊。如果人人都能像《捉妖記》的老闆江志強那樣為了拍片而賺錢而不是為了賺錢而拍片,那市場就不會是現在這個囧樣的時代了。

還好我們還是有希望的,中國的好片子一部接著一部在誕生,市場總是會有無形之手,觀眾的眼睛也永遠是雪亮的。比如中國動畫電影界有一批人,一直在為了夢想而奮鬥,明年會有好幾部動畫電影值得期待,大家不要灰心哈哈!同時我內心是支持陸川的,文藝片轉商業,這是一種勇氣。我一直認為能夠把商業片拍好,拍出有價值有內涵,那才是真正的大導,這是比拍只會獲獎的文藝片更難做到。

九層妖塔,九成糟蹋,最後一成送給那隻小怪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