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情,不用尋找--Broken Flowers

破碎之花/当年相恋意中人/爱情,不用寻找

7.1 / 107,093人    106分鐘

導演: 吉姆賈木許
編劇: 吉姆賈木許
演員: 比爾墨瑞 茱莉蝶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言而玉

2015-10-04 02:35:18

唐璜的破碎之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颱風「杜鵑」席捲之後的江南小城,欣賞朋友圈攝影大賽,無意中看到《破碎之花》的海報,老型男比爾.莫瑞板著一本正經的喜劇臉孔,馬上找來這部影片來看。第一個鏡頭出來,兩個人都笑了,嚓,這是我們喜歡的調調,果然沒令人失望。

很多獨立文藝電影,拍出來大家都不怎麼愛看,往往形成一個印象:文藝片都不怎麼好看。這部獨立電影則不同,導演將公路片、愛情片和偵探片的元素揉和進同一部影片,觀賞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個人親測好看,五星推薦。

關於這部影片,說三個關鍵詞:文藝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舊情人、吉姆.賈木許。

關鍵詞一,文藝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藝術是有門檻的,這句話不是裝X是事實,這裡所說的門檻是藝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感知。去年十月份在北京,一位文藝范兒的朋友請去國家大劇院聽音樂會。交響樂對我來說是鄉下人進城---頭一回,完全聽不懂啊。回來之後很受挫,特意去聽二十世紀西方音樂的課程,老老實實聽完,還乖乖地寫了作業。大致了解音樂的韻律結構、樂章之間的關係、主題的表現、樂器的配合等等。做了這些功課再去去指導聽交響樂,感覺有點聽懂了,雖然沒有太深入,但是開始體會到音樂之美,覺得踏入了音樂之門。這些功課,是我認為的音樂這門藝術的門檻。

同樣,電影作為一門藝術,也是有門檻的,只不過這個門檻相對比較低而已,好像每個人都能看得懂電影似的,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大家都在抱怨中國沒有好電影,除了各種主觀客觀的理由之外,好電影的生長也是需要好觀眾的。

舉個眼前的例子,僅從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而言,大師侯孝賢的《聶隱娘》比《捉妖記》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是票房上比較,《聶隱娘》區區5千萬,而明顯低幼、情節牽強、也沒什麼明確價值觀的《捉妖記》票房24億元,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影片!太明顯的市場導向了,迎合觀眾的趣味做電影更容易賺錢,何苦再費心費力費時去做好電影,大家只要做」好票房電影「就可以了。

所謂「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我們不為好電影買單,我們不花錢供養那些專注做好電影的人,最後,我們也就沒有資格抱怨為毛中國這片土壤上長不出好電影。

具體到《破碎之花》這部電影上的門檻,非常低,如果你知道比爾.莫瑞這個人,並且之前看過他的一兩部作品,對他的表演方式以其他的幽默表達稍微有一點了解的話,能更好地欣賞這部影片。

常規的的喜劇電影都是藉助人物誇張的表情、激烈的劇情衝突、機智的台詞來表達喜劇效果,比如周星馳電影,裡面的笑聲和台詞都稱為一種標誌性的東西。周星馳喜劇電影稱為喜劇經典,還是能達到喜劇效果的。但目前國產的大多數喜劇電影情緒渲染沒有到位,看的時候一點不想笑,但是又強撓胳肢窩逼人發笑,非常難受。

這部影片,對我們來說算是喜劇電影,從頭到尾,大笑了很多次,覺得無比的詼諧幽默。但這部影片裡比爾.莫瑞扮演的主人公唐,很少有誇張激烈的表情,從始至終幾乎只有一種表情,對表演消解到幾乎「無表演」的表演方式。

如果看慣了常規喜劇片,可能欣賞不來比爾.莫瑞的這種幽默,平靜恬淡的,幾乎無表情。所以這部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是,看之前做功課,看的時候要調整自己的觀影頻率。如果始終對不上拍子,你可能會在影片結束時罵一聲然後悻悻離去;但一旦你找到了與之接近的意識河流,這會是一趟深刻的心靈衝浪。

關鍵詞二,舊情人。

這部影片算是公路片和愛情片的完美結合。故事非常簡單,風流倜儻五十歲了依然不考慮結婚生子被朋友戲稱為唐璜的主人公唐,又一次把女友氣走後,收到一封匿名的粉紅色信件。寫信人自稱是唐二十年前的情人,並且告訴唐他們二十年前分手時她已經懷孕了,而如今這個已經19歲的兒子已離家出走踏上尋找生父之旅。但是二十年前的舊情人有五位啊,是哪位寫的信呢?在熱心逗比鄰居的慫恿下,一向反感婚姻牽絆的唐踏上了尋訪昔日情人尋找兒子的旅程。五位舊情人,其中一位已經去世了,其他四位分別是美麗的寡婦,地產大佬的老婆,能和動物通靈的醫生,騎重型機車、穿馬長靴的金屬女郎。

影片利用公路電影「尋找」這一主題,將四個不同的愛情故事完美結合在一部影片之中,尋找兒子是結構鏈條,與舊情人的愛情糾葛才是影片重點。避開愛情片常規表達方式,不著痕跡敘述多年後舊情人重逢的場景,讓觀眾從言談舉止人物會話之間想像他們之間曾經發生的愛情故事,給觀眾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腦子裡一直在迴響多年前看過的yahoo!奇摩的一個廣告片《搜尋舊情人》,它的文案到現在還記得:

你的舊情人,現在好嗎?

她正靠在誰的肩膀?

在遛誰的狗?

還是懷了誰的小孩?

她可能正在哭?

正要去找別人?

或者,正在找你?

以這樣的告白,開始十個關於舊情人的小故事,每個兩三分鐘,比很多影片有味道,奧美廣告確實厲害。舊情人這個物種,一度我們分享所有的秘密,現在你變成了我生命中不能說的秘密,你,現在過得好嗎?把「想知道舊情人過得好不好」這個好奇心和搜尋引擎的營銷巧妙結合起來,這個廣告片獲得了當年龍璽廣告大獎的全場大獎,不僅是營銷成功案例,更是藝術作品。

關鍵詞三,吉姆.賈木許

看完馬上去查導演,吉姆.賈木許,有腔調的獨立電影導演,作品不多,但影響很大。我一貫的觀影方式,喜歡一部影片會去去找來這位導演所有作品來看,往往會意外發現很多心頭好,用這種方式已經刷過史匹柏、波蘭斯基、阿莫多瓦、韋斯安德森等,收穫滿滿。這個國慶假期,就刷吉姆.賈木許了。

每當發現一部好電影、看到一本好書、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看到一處沒有見過的風景的時候,都不由得矯情感慨:活著真好啊。雖然現實生活充斥繁瑣無聊之事,但是也不乏這種發現的驚喜,像平凡生活中亮晶晶的小石子,讓我從不曾對生活失望。

吉姆.賈木許一直專注於製作小成本的獨立電影,作品特點是充滿冷漠疏離的意象和漂泊流浪的情結,這一點在《破碎之花》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結構上,雖然是探訪舊情人的旅程,但並沒有按照戲劇性電影套路去佈局情結,導演只是跟隨唐去重溫了一下他和四位舊情人重逢會面的情景,用攝影機將他這段經歷以客觀的態度呈現在螢幕上,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只呈現事實不表達態度」的敘事策略,讓觀眾自己去體會其中主題。

其次,導演通過寂寞孤獨的主人公形象來表現自己的冷漠疏離,主人公對生活中的任何事幾乎都漠不關心這是一種冷漠;導演也並不是要通過這部影片想告訴我們什麼,他只客觀呈現影像,讓我們自己來解讀影片,這是在敘事上的疏離冷漠。

具體這個影片表達了什麼主題,主人公探訪了一圈舊情人之後回到自己的生活,好像什麼都沒有改變,又好像改變了什麼。你可以說,時間流逝,他的青春枯萎了,曾經的愛也隨之逝去。你也可以說,他一直在流浪的路上,到頭來陪伴自己的只有寂寞孤獨。

我更傾向於總結為主人公在影片結尾和自己的疑似兒子說的那句話:」把握現在,畢竟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當然了,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部影片,每個人的感受和得出的思索都不同,既定的結局反而不再重要。

最後說一句,影片中音樂也很好聽,因為導演本人也是玩樂隊的,對音樂的把握非常贊。音樂大部份來自衣索比亞的樂手Mulatu Astatke的作品,他是Ethio-Jazz之父,俏皮輕快的Ethio-Jazz在初秋的慵懶陽光里里聽起來會讓人的心情會莫名地愉悅起來。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不言而玉(buyaneryu8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