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紮卡里:一封兒子給爸爸的信--Dear Zachary: A Letter to a Son

一封关于父亲的信/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8.5 / 38,020人    USA:95分鐘

導演: Kurt Kuenne
編劇: Kurt Kuenne
演員: Kurt Kuenne Andrew Bagby David Bagby Kathleen Bagb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春尾巴遇見你

2015-10-05 01:07:36

一面倒的情緒不僅情有可原 更是合情合理


終於有一天我在netflix是找到了資源 所以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的評論 很多語句不通 哈哈哈 畢竟那時候是中文水平最差的時候了

但我的原意並沒有改變

如果你覺得這個片子一面倒情緒 我請你們看看這個紀錄片的標題 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 這個片子是來獻給那個死去的特別無辜的孩子!請你們看清楚這個紀錄片真正想講的 其實是關於這個可憐的家庭 在接二連三的失去自己的獨子獨孫(是是是 九代單傳我知道沒有王位要繼承)的情況下 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 更為了無辜的孩子 為了更多的孩子不會受到類似的傷害 而為canada的立法努力

Update: (從dearzachary.com上摘取 有的字是亂碼 但為了原始性 我選擇不改任何內容)

「December 16, 2010:
ZACHARY'S BILL (BILL C-464) BECOMES LAW IN CANADA

(Click HERE to read a letter to viewers from David & Kate Bagby.)

On December 15, 2010, Governor General David Johnston gave Royal Assent to Bill C-464: An Act To Amend the Criminal Code (justification for detention in custody), making it law in Canada. �The private member's bill was introduced by MP Scott Andrews of Newfoundland last fall after he saw "Dear Zachary" at a March 2009 screening in Ottawa and decid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what he saw. �The bill has added an amendment to Canada's criminal code giving courts the right to refuse bail to someone charged with a serious crime who is deemed a potential danger to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8.

Bill C-464 was introduced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October 22, 2009, passed the House of Commons unanimously on March 22nd of this year and passed the Senate of Canada last Thursday, December 9th, where it was sponsored by Senator Tommy Banks of Alberta.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an MP from Newfoundland has been able to get a private member's bill through Parliament; �since 2001, 2,510 Private Member's Bill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but only 23 - less than 1% - have received Royal Assent.

I extend my deepest thanks and greatest respect to MP Scott Andrews, his associate Ken Carter, Senator Tommy Banks, his executive assistant�Th�r�se Gauthier, MP Peter Stoffer, Senator Anne Cools, Gord McIntosh and everyone in Parliament who saw across party lines to support this bill's passage into law. �Amending Canada's bail code was my goal in releasing "Dear Zachary" publicly; �it is my pleasure to announce that goal is now a reality.」

這個bill可以保護children from people who are charged with serious crime!!!

你跟我說這個片子一面倒情緒?!對不起 我覺得你並沒有理解這個片子的最終目的 如果沒有這家人的經歷 我覺得加拿大不會有這個bill去保護類似經歷的小孩子

整個片子並沒有主觀 只是stated facts about Andrew's life.
一個無辜的孩子因為這個神經病女人失去了看這個世界的機會 他甚至沒有機會看看自己的爸爸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無論是個糟糕的人還是優秀的醫生 這不是我們去決定的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也不知道andrew自己在戀情中到底有什麼問題 這些都不能由我們去回答 但無論andrew做錯了什麼 他是死者 而shirley是活下來那個 那麼請你告訴我 在這件事情里 什麼叫客觀?你叫一群失去兒子,朋友,兄弟,戀人的人 去不要憤怒 你在想什麼?我也不覺得片子裡面的人都偏激 我覺得他們非常客觀的在陳述事實 有歡笑 有眼淚 說道andrew的時候 更多的時候 是那種從心底里覺得失去了一個至親的感覺 而不是我恨殺手 我現在就要去把那個女的殺死

我真心希望你們可以看完我寫的 因為如果你看完了 你就真的會懂什麼叫客觀

-------------------分界線--------------------
我是看的圖解 並沒有看整片 有機會 會去看
那麼多人都說 這個紀錄片一面倒的情緒 有沒有從一個殺人者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那讓我來告訴你 Andrew並不是激情殺人案的受害者 而是謀殺案的受害者
當你去分析一個人為什麼殺人的時候 很多background info會給她/他提供很多看似好像情緒上來了的人 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樣 但事實 並非如此 就好像你為一個小偷去找他偷竊的理由 為一個強姦犯去辯解是因為被害者穿著暴露導致犯罪者被引導犯罪 就好像你為馬加爵去辯解當初他殺的人都是傷害過他的人 結果多年以後 發現好像他殺的都對他挺好的 就好像一個下毒者殺害一個學子 你卻為他寫給父母的信潸然落淚
這個案件中 同理 導演只是在選擇出現在鏡頭面前的受採訪者 都是被害人的親朋好友 但他何嘗沒去去聯繫當年的檢察官 提供保釋金的心理醫生等等 但他們勇於面對鏡頭接受採訪了嗎 內心有愧疚 所以怕面對大眾
說回到究竟是激情殺人案還是謀殺案這個非常揪字眼的問題上來 有人說 當年Andrew也是有問題的 S找他鬧的時候 也有因為他新找了一個女友 所以這就是他deserve to die的原因? 問題無處不在 紀錄片確實只是focus在S可能真的有點神經病然後持續harasse Andrew的事情上 但真正發生的原因 誰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但還是那個問題 所以要殺了他? 如果是吵架吵瘋了操起槍給他一下 我還能說 okay 所以你是情緒上來了 衝動殺人 但我們看看wiki是怎麼說的
   "The following morning, Bagby's body was found in a day-use parking lot at....... He had been shot five times in the face, the chest, the buttocks, and the back of the head with......"
   "Despite her claim to have been in bed sick on 5 Nov, cell phone and internet records showed that she had made cross-country calls both to and from Latrobe, accessed eBay and Hotmail from Bagby's home computer, and used his home phone to call in sick."
先分析第二段話 一個人殺完人之後 第一反應是什麼? 跑吧! 這姐們兒覺得自己挺聰明 嘿我去給他上班地方打電話說他病了 當你第一次殺完人 你還敢會那個人家裡去? 還去玩兒他電腦? 上eBay,Hotmail? 那你可能至少比這姐們兒能當個更成功的殺人犯 我的理解是 其實她早就準備好了 據wiki說 她10月份才考到槍證 考完立馬就買了一把槍(即殺人兇器) 結果11月5號這事兒就發生了 還真是 考的及時 用的安心啊
再來分析第一段 美劇看多了 有些東西可能還是有道理的 被射5次 分別在臉,胸,屁股,還有後腦勺 如果我們假設兩個人並非面對面 那麼就更難解釋了(具體懶得說了 多想想就能想通 紀錄片也有畫面明顯能證明不可能是背後偷襲) 所以我們假設一開始兩人是面對的 那麼臉胸的射擊孔可以解釋 那麼屁股和後腦勺呢? 明顯是受害人因為身體正面受傷 所以臉朝地倒下 S又朝後腦和屁股射擊 明顯的Overkill 或者說 要確保他死定了 overkill means anger 但如果你對誰anger你就要謀殺誰 可能就沒人類這一說了吧

其實講這麼多 看起來一點都沒關聯的東西 你最後聯繫起來想就會發現 導演這個紀錄片 真的沒有很一邊倒的情緒 導演的標題是 給那個最無辜孩子的一封信 是關於他爸爸的 從小時候講起 沒有避開爸爸二逼熊孩子的時候 到大學第一次沒考上醫學院 到跟未婚妻分手 這些如此私密的東西 完完全全沒有遮掩 就是想告訴孩子 你真實的爸爸 是這樣的 而你的爸爸 是這樣死去的 導演個人除了對於老友的懷念 並沒有過多的表示出對於殺人犯的憎恨 他只是記錄下來的被害人親朋好友的真實情感 一個醫護工作者 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 憑什麼deserve to die? 觸犯法律的人 才deserve that
看到那麼多人都說這個片子太過一邊倒 我想說 是嗎?真的嗎? 難道導演不是想推動那個議案的實行嗎 難道不是想告訴很多人 一個國家政策上的漏洞 才是導致一個非常無辜的嬰兒失去他生命的源頭嗎 那麼多的證據表明 S是那麼不適合作一個母親 一個謀殺案嫌疑犯 若她殺的是一個長年累月毆打她辱罵她甚至還會欺辱她孩子的丈夫 你會覺得 哎喲 情有可原 畢竟她收到那麼多虐待 當這種人說她愛她的孩子 我相信 可是S沒有 離婚多次 孩子3個 她有好好照顧嗎? 當這種人說她愛孩子 我選擇說 bullshit
最可惜的還是那個無辜的嬰兒 我很能理解Andrew爸爸的想法 如果當初知道是這樣 不如使用私刑 這樣孩子不會慘死 一個連自己親生孩子都能殺死的人 你覺得她有什麼是值得去探討的 一個殺人犯的內心世界嗎? 導致她殺人的童年陰影嗎? 我記得看過一個電影(8毫米)的圖解 最後男主要殺人犯拿下皮頭套的時候 殺人犯說 "你在期待什麼?滿臉橫肉嗎?或許你早就知道了 這種臉怎麼會做出那種事 所以我才喜歡戴著面具 這樣才能發揮我的本能 這本能是天生的 我沒有受到虐待 我沒有可怕的童年" 我看了這段話才發現 那麼多犯罪心理 有時候 感覺是在為犯罪找藉口 或許更多的殺人犯真的是因為受虐導致心理變態 但也總有些人 他沒理由的就是變態 你去分析她的內心 只能感受到 操蛋 你指望像criminal minds里一樣去分析調查犯罪者的內心及同年 從而去分析手法? 你只會發現 總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 他們就是變態 從家長變態到他們被迫變態 總之 他們變態了 (不過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變態) 去理解一個變態的想法 可能沒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講的也特別沒條理 就是覺得 採訪的人有情緒偏向很正常 你親朋好友被murder 殺人犯還逍遙法外最後把一個可愛的小孩子也殺死了之後 你可能不只是情緒激動 可能會神經失常吧 畢竟對於正義的嚮往 最終導致了還不如不信你們這幫殺千刀的想法 導演站在了一個陳述事實的份上 沒有傾向 非常好 案件該有的疑點有了 證據也都在那兒 片尾也引出了對於法律系統的質疑 無可厚非是有一定推動力的 畢竟疑點在那兒擺著 很多東西可以避免的 政府錯誤也承認了 要我說 這片子 還真沒怎麼偏激 偏激的人 一開始就會選擇私刑了 這只是一群 對於世事失望但又想拯救的人們
至少 他們比我們要好 他們敢於說敢於做 他們失望的同時不是放棄 不是破罐子破摔 而是依舊選擇去相信 去期待 去改變 我們沒做到的事情 至少不要去埋沒他們的功勞
只有失去過 才會懂得他們的痛苦 沒有失去過的人 你怎麼能感受到 失子之痛+面對殺害自己孩子的殺人犯 還只能苛求卑微 只為孫子的存活 然而到最後 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一個變態/瘋子 不是你能拯救的 聖母婊不是說當就那麼好當的

不過 還是那句 看你怎麼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