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地救援--The Martian

火星救援/火星任务(港)/绝地救援(台)

8 / 926,552人    144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德魯戈達德 Andy Weir
演員: 麥特戴蒙 潔西卡雀絲坦 克莉絲汀薇格 傑夫丹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erceptor

2015-10-07 09:33:16

硬核的科幻、軟萌的達蒙和流動的斯科特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際穿越》,到今年的《火星人》,近幾年的秋季檔總是會為我們帶來一部高質量的太空題材硬科幻大片,在票房口碑大豐收之餘順便利用時間上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為奧斯卡獎怒刷存在感。

無論是街邊用馬特達蒙大頭鋪天蓋地的廣告,還是視訊網站愈加密集的預告片,都在預示著新一輪硬科幻潮流的到來,以理工男為代表的科幻迷(包括本人在內)們也再次迎來了會員獨享的盛典。宇宙彼端的流行文化罕見地搭乘第七藝術的飛船降臨在屬於Geek們的主場,理論滿腹卻貌不驚人的Geek們復習著熟悉的名詞概念,品味著學好數理化看遍科幻也不怕的滿足感,而更重要的則是終於可以暫時成為小圈子的焦點,對著或真實的或潛在的或是幻想中的觀影女伴們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地分析科學原理吐槽穿幫漏洞,再跑到社交媒體上重披學霸大V的披風激揚公式揮斥方遒。

對於衝著明星賣顏和宏大特效而來的普通觀眾,這部質量和劇本都很過硬的大作在滿足娛樂需求的同時,也無疑能夠激發大眾對於太空事業的熱情與關注。功利一點講,這算是藉助大眾媒體普及科學精神與常識的一箭雙鵰,利國利民。而在地球厚重大氣層包裹的喧囂之中偶爾神遊一下浩瀚奇麗的星空彼端,拓寬下腦洞容積,本片也不失為能讓思想也靈魂小憩的詩意之所。

A 硬核

《火星人》(The Martian,又譯《火星救援》)是科幻作家Andy Weir的成名大作,作者在創作之初就已經奠定了硬派科幻的基調,在作品中科學問題的細節處理上也是力求真實。大導演Ridley Scott再次踏入自己輕車熟路的科幻疆域,在忠實原著的基礎繼續發揮務實求真的作風。而在本片製作過程中,美國宇航局NASA更是抓住了這個給自己長臉的機會傾力相助,充當了堅實後盾。聯手影片主角的一句台詞可謂提綱挈領:「我要把它科學出翔來(I'm going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通覽全片,此言可謂不虛也。

首先,火星載人探索計劃本來一直在NASA議事日程之上,兩年前的所謂的火星一號殖民計劃鬧得沸沸揚揚,而近來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證據的新聞則更是使得我們的這個鄰居受到萬眾矚目(湊巧的是該新聞與本片上映幾乎同步,製片方要好好感謝NASA才是)。對於「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空間科學家和中二少年們(好像是同一群人),火星向來都是太空殖民計劃最合適的實驗場。因此,從背景設定上而言,這個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未來的故事從可行性角度上就顯得尤為真實。

在這一基礎之上,相關科學技術的展示就可以在限定範圍內做出不致離譜的拓展,從太空船和太空衣的設計,到太空人們火星表面上所使用的居室和火星車,在適當發揮未來感設計之際優先考慮了功能實現,並很大限度的與現有的功能樣式靠攏。許多細節直接照搬NASA太空人的日常,比如失重狀態下太空人在船艙之間的游弋穿梭,為家人遠程表演如何喝水的橋段,雖平常卻也有著更接地氣的趣味橫生。

而作為一部火星版的求生真人秀,《火星人》的最大賣點莫過於主角Mark Watney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這個貧瘠的異世界實現自救,以及NASA的天才們怎樣在領導撕逼扯皮之際發動聰明才智完成跨越上億公裡的大救援。這些看似不可完成的難題和出乎意料的解決方式則構成了整個故事的精髓——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完成特定的任務,抽像一點來說就是,如何在給定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下求得問題的解。然而,太空和火星探索任務中,資源的稀缺與環境的嚴苛大大削減了解的存在個數,求解過程自然也是異常艱難。這正是NASA訓練中經常出現的場景:用一個盒子裡的零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這聽上去很熟悉,還記得《阿波羅13號》嗎?

子曾經曰過,腦洞開得大並不難,開得好卻很難,而要想開得科學更是難上加難。得益於小說作家Weir的優秀腦洞和NASA的品品管證,《火星人》在充滿驚喜和波折的同時仍然難得可貴的保持了其科學合理性,這種由專業性支撐的硬度和新奇感為這場情節無奇的個人秀引入了獨特魅力。

火星種馬鈴薯則顯然是Mark生存之旅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植物學家這個以往太空科幻作品中一直被邊緣化的設定也因此加身主角。對於我們這等只能看看熱鬧的外行,無非是感慨下主角的智商和執行力,順便看著主角耍寶吃癟橋段樂樂而已。除去改造溫室制氫制水這些耗費心力的工程技術,單單是種馬鈴薯這件事也絕非電影中看上去那樣理所當然。

太空人居室隔絕了外界的大氣環境和輻射,提供了恆定的氣壓溫度以及光照,Mark改造的機器與溫室則解決了水源問題,然而在土培條件下仍然必需可供植物吸收的養料和礦物質。幸運的是,火星與地球的土壤在礦物成份上只是略有不同,根據好奇號探測器返回的土壤成份數據,其礦物質含量與地球火山灰樣品很相似,雖然貧瘠但畢竟可用。但地球上的土壤中擁有著更重要的東西——微生物,許多礦物需要細菌或真菌分解後才能作為營養植物吸收,因此Mark在製作火星版農家金克拉時,除了逗大家笑以及把氮磷鉀混入火星土壤之外,更重要的一步則是將含有微生物樣品的地球土壤樣品混入其中(這一點原作中說明更為明確),從而使得火星土壤也擁有「活性」。

這些包裹在技術骨骼之外的段落貫穿著全片,披著奇思妙想的外衣一個個光彩奪目地蹦將出來:地球火星間利用攝影頭擺動角度的16進位碼資訊傳遞,奇才Rich Purnell峰迴路轉的營救方案與暗渡陳倉,推進實驗室提出的敞篷車加帆布式的軌道發射方案,赫爾墨斯號的爆炸式減速......觀者瞠目結舌之餘,也能通過影片中份量得當的輔助說明而發出不明覺厲的感慨。至少本人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基本上就是在兩個能級間來回躍遷:怎麼可以這樣?——好吧也許只能這樣。

誠然,本作品畢竟仍屬科幻,難免有紕誤疏漏,個別情形與現實相去甚遠也實屬正常,要求滴水不漏恐怕是不解風情的苛求罷了,但不得不說,其嚴謹與精確中所彰顯的硬度已趨極致。而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仍能充滿樂趣,原作者Andy Weir堪居首功。

B 鬆軟,可口,有彈性

故事的錚錚骨感之上,豐滿著質感十足的人物。

Matt Damon又一次出演一個被隊友拋棄,困在鳥不拉屎的外星球的悲催角色,至於為什麼要說又還請參見去年的《星際穿越》。然而和《星際穿越》里那個長期脫離社會孤獨苦悶導致病態反人類的反派Mann不同,這一次作為主角的Mark運氣不錯,擁有百折不撓的好心態,不離不棄的好隊友,以及金光閃閃的主角光環。

主角在紅色荒漠中獨自甦醒過來,被噬人的荒蕪與孤寂吞沒,僅有太空衣發出的警報在無邊曠野中殘存著些許生氣。即使起調與《WALL-E》、《月球》和《我是傳奇》營造的孤獨感十分相近,但單憑故事的救援主題便可大致了解這不會是一場悲壯煽情的壯士輓歌。恰恰相反,本片的情感基調其實頗為輕鬆愉悅,既然大家已經心知肚明主角不會死,那麼不如讓整個過程來得更有趣些罷。

作為一個典型的理性派,Mark在性格上明顯更傾向於一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而科學家職業訓練則為其求生的信念與行動賦予了堅實的現實基礎。《火星人》小說中近半篇幅都是Mark獨白形式的日誌,除卻鉅細靡遺的技術說明,剩餘部份則充斥著犀利的吐槽和心情碎碎念,在枯術語和數字之外增添了一份親切感,動輒爆個粗口的肆意(比如開篇三句中兩句里都綴上F開頭的某詞)更是把氣質直接從火星拉回地表。

電影繼承了原作的幽默感,將主角的生存日誌順理成章的升級為視訊記錄,讓Matt Damon化身型男主播對著鏡頭主持科技脫口秀。在比拚顏值的時代,從小鮮肉一步步成熟為帥大叔的達蒙自然不遑多讓;單就聲線魅力而言,曾在《監守自盜》等影片中擔綱旁白或配音的經歷也是其勝任這一角色的最佳背書;而回顧他的演藝生涯,Mark這樣一個純粹而縝密的高智商科學家顯然屬於Damon最為擅長演繹的類型。

Damon的表現一言以蔽之——契合。畢竟原著並不以人物個性描摹見長,Scott也無意於主題深化挖掘,所以內心迷茫糾結什麼的完全不需要。Damon只需時而沉著冷靜的攻克難題時而憨憨地真情流露,在喜悅時歡笑在受挫時來下恰到好處的爆發就算完成任務,這些對於久經戲場的Damon可謂信手拈來。在電影輕鬆地講著技術宅故事的同時,Damon做的最出色的就是不負其呆萌君暱稱的事情——賣萌:穿著厚重的太空衣笨拙地在地面畫圈子,皺著眉頭攪拌糞肥,被氫氣爆炸的氣浪掀翻在地,無可奈何地吐槽隊長Lewis糟糕的音樂品味,以及無數次中二病發作式的宣稱「我是火星殖民者!」「我是太空海盜!」「我是鋼鐵人!」。這場外星迷失的愁雲慘霧便被這個大男孩的陽光一點點驅散。

除去呆萌君,本片的配角陣容也是十分強大。勞模姐傑西卡 Chastan出演機智決絕的火星探險隊長Lewis,老戲骨Jeff Daniels則化身官僚氣的NASA老大Sanders,一眾配角也都是好萊塢電影和美劇經常露臉的高級龍套,其中還有兩位國人較為熟悉的華人面孔——飾演中國太空局領導的香港資深演員高雄和內地女星陳數。

與火星那頭的獨角戲截然不同,這些世界上最聰明的腦電波疊加出繽紛嘈雜的頻譜。故事沒有踏上出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制定方案火速實施救援的康莊大道,而是將筆鋒轉入了NASA內部的分歧之中。技術方案、資金、公眾輿論、政治,太空或許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事業,但卻從來就不僅僅關乎技術。這個系統的眾生相也在故事的發展中呈現於畫卷之上:NASA主管Sanders的顧慮與保守,火星計劃首席科學家Kapoor的主動與執著,Ares 3號飛行指揮Henderson的堅持與放棄,計算高手Purnel的劍走偏鋒,以及Hermes全體成員為了隊友而踏上未卜前路的決然。在有限的戲份之內,每個角色仍能體現出獨到的性格特點與人格魅力,觀眾也得以一窺這些似乎遙不可及的技術宅們在現實情境下有血有肉的一面。

正是在Damon的傾力出演和諸多配角們各顯神通之下,這個以技術為第一表現力的硬科幻故事才能如此地兼具新鮮感和真實感,構建出跨越空間的張力。然而,電影的時長制約了許多角色的發揮空間,不少人只能在螢幕上一晃而過,幾個主要配角的交互也受到限制,使得人物關係構建稍顯薄弱。不過好在這些簡化並未造成敘事上的割裂,適當的取捨也使得地球一邊不致喧賓奪主,維持了整體的平衡。

C 流動的豐盈

作為Ridley Scott的三分之一個影迷,就我個人口味而言,這部《火星人》是近年來其作品中唯一一部滿意的片子。誠然質量紮實的原作是這部傑作的堅硬基石,但Scott對於整體的掌控和細節的執著也著實功不可沒。

Scott的電影向來以精緻的還原度與出色的構圖能力著稱。在接過劇本之後,Scott便直接與NASA取得了聯繫,並在NASA協助下打造了技術細節過硬的近未來太空歷險,具體內容前文已有論證,在此無需贅述。而就畫面而言,紅色火星上的壯麗奇景顯然為美術功底深厚的Scott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背景圖層。來上幾段鳥瞰火星飛越群山的長鏡頭固然賞心悅目還服務觀眾,本片卻在此保持了難得的克制。在荒漠與峽谷之中,畫面的中心總是會圍繞或推向主角Mark Watney,畢竟,這是關於一個人的歷險。橙白二色的太空衣,與氧化鐵色調的大色塊背景,步履蹣跚的行者與沉寂的行星,總是能在色彩的相互呼應之時卻以幾何與動靜的衝突凸顯出一種孤寂與無力感。

Scott影片另一個特點則在於與商業片要素相容度極高的個人風格,雖然為觀眾喜聞樂見,但卻往往會由於文學性層次感的匱乏止步於製作精良的檔次。個人總感覺Scott近年來廉頗老矣,保持高產但卻並無令人難忘的作品,恐怕也是受到劇本制約之故。然而《火星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失,Scott也投桃報李,老老實實地按著原作的套路演繹下來。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書迷不滿於原作不少內容慘遭刪減毒手,尤以書中精華的科學部份為甚。但個人以為本片其實已經可以算是改編劇本的典範了,內容的遺失是文字到影像化過程中不可避免之痛。而作為時長有限的商業片,把原書中Mark精密的計算與繁瑣的改造過程一一道來反倒會破壞整體的節奏感,讓娛樂變成上課,這可不會是大多數觀眾們想要看到的。

言而總之,Scott老爺子寶刀不老,從太空歌劇《普羅米修斯》起,從犯罪片《黑金殺機》到古裝片《出埃及記:法老與眾神》,又轉型接手硬科幻,終於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作品。至於本片是否已近完美,抑或需要秉承著原書精神在Geek之路上走得更純粹更遠然後封神,恐怕就是見仁見智了。還請各位觀眾尤其是對硬科幻偏好者們,抱著好看好玩的期待體驗一下一個技術宅在火星的荒野求生。

p.s. 附上很有意思的一個小註解:影片中中國太空局提供太陽探測器太陽神號推進器與NASA鼎力合作的橋段乃出自小說,並非電影插入的國力宣傳片。但有趣的是,原作中中國太空局提供協助時還是有個小條件的,以及老大Guo Ming還順帶用狠狠吐槽了一下某機構(具體內容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請姑且當成是對原作的安利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