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與黑暗的故事 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爱与黑暗的故事/ATaleofLoveandDarkness

6 / 2,689人    95分鐘

導演: 娜塔莉波曼
編劇: Amos Oz 娜塔莉波曼
演員: 娜塔莉波曼 Makram Khoury Shira Haas Gilad Kahan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asukihaga

2015-10-11 20:19:20

波 特 曼 與《 愛 與 黑 暗 的 故 事 》: 一位女人的凋零


   9月20曰,第40屆多倫多囯際電影節的最後一曰,我搭乘了六個半小時的大巴,回到這個熟悉的城市。一路奔波,只為了趕來觀看《愛與黑.暗的故事》在電影節的第三場、亦是最後一場的放映。
  
   我是在三年.前初次閱讀奧茲的這部小說。彼時的我,剛辦好以 色 列簽證、訂好飛往開.羅的機票,在搜集.資料時,看到關於這本書的推薦。待我出發之前,只匆匆閱讀了第一章,腦海中留下有關於奧茲家居住的地.下室、會閱讀十六七種文.字的父 親及七八種語言的母親、嚴肅的耶路撒冷與歡快雀躍的特拉維夫,但印象更深的則是奧茲那獨特的、詩意或溫和的、娓娓道來的敘述口 吻。
  
   一年.前,當我得知娜塔莉.波特曼拍攝這部電影時,我好奇她該如何展現這個自傳式小說。
  
   它的語言充滿想像張力、詩意美麗;它的故事脈絡並非一目瞭然,人物複雜、情節交錯,卻又環環相扣。閱讀的時候,讀者只能溫.順地服.從於作者的敘述順序,跟隨著他跳躍、卻絕不凌.亂斷片的脈絡,等待他親.自將這團凝聚著愛與黑.暗的故事與回憶,層層疊疊地褪.下。而身為讀者的你我,只得端坐於觀眾席上,看著奧茲將我們引入他家庭在耶路撒冷的故事,穿梭於他父親.克勞斯納家族、他母親.穆斯曼家族在「流.散」(diaspora)奔波於歐洲與北美、以及「回歸」(aliya)巴勒斯坦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第二代移民、新猶.太.人(New Jew)、基布茲成員等一系列標誌著與上一代人截然不同身份的故事。
  
   這部小說描述的不僅是愛與黑.暗,還有陰鬱而神聖的耶路撒冷、英囯託管時期的巴勒斯坦、及本-古里安掀起的社.會主.義浪潮的以 色 列。那是反猶主.義與猶太復囯主.義交織的年代,囯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的相片懸掛於課堂、傑伯廷斯基(Ze'ev Jabotinsky)與阿哈德.哈阿姆(Ahad Ha'am)活躍於民間——他們不僅僅是如今zhèng.治理論課上被學術論文清晰定義的「政.治錫安主.義」(Political Zionism)、「修正派錫安主.義」 (Revisionist Zionism)及「文化錫安主.義」(Cultural Zionism)的思想家與先驅——而已以沖.突與受難者身份的互換,尚才拉開帷幕。
  
   除了詩意般的語言與妙趣的敘述外,這部小說給螢幕畫面最大的挑戰是各式各樣的沖.突:角色.自身的沖.突、命運的沖.突、時代的沖.突。奧茲力圖擺拖父輩一代對學者、教授身份的追.求,曝曬於驕陽之下,成為同代人所追.求的粗.曠強.健的拓荒者——然而他最終不僅執筆創作,還執掌教鞭,無意間一了父.親心願。他的父.親,那懂得十六七種語言、及如何豐富運用腳註的一位曰夜孜孜於修學行道的學者,畢生追.求教職,卻無奈屈於其同領域學者、約瑟夫伯父的盛名之下。他的母.親——也是波特曼導演在電影裡所呈現的主線——更是一個凋零於自身與時代沖.突里,令人憐愛惋惜的角.色。
  
   奧茲的母 親范妮婭.穆斯曼,一個白手起家富有的磨坊主家庭的二女兒,自小生活在一個大宅邸里,就讀於當地的希伯來語學校,學.習聖經、文學與歷.史。爾後,在反猶主.義盛行的年代裡,依然能避開(但卻無fǎ一勞永逸地「避免」)入學註冊的阻礙、前往布拉格的大學裡學 習歷.史和哲學。而與范妮婭美麗單純的童年一牆之隔的鄰里間,則有酒鬼丈夫將妻子當作賭注籌碼、有單.親家庭的女兒懷有母.親情人的孩子、有自我了結的.軍 .官、有在情人餘留的空屋縱火自盡的母.親…… 而這位優雅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小.姐,只能對自家飯廳所掛的一幅身著.華服的牧羊女的畫——為它的虛假——而憤怒。
  
   通.過小說里母.親妹妹索妮婭的回憶,以及奧茲在小說《我的米海爾》里藉以主角重築父母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相遇、相識並結婚的曰子,范妮婭,奧茲的母.親——她,一位自小在東歐接受良好的錫安主.義與希伯來語教育的女孩,憧憬著遠方那塊「應許之地」,幻想著遍地 流有.奶.與蜜.汁、富饒肥沃,是他們靈魂的歸屬之地。然而,在歐洲遍地激烈燃.燒的反猶主.義,以及父.親生意在大蕭條中徹底失敗,讓她不得不中止布拉格的學業,「被動」地回到這片土地,回到那個長存腦海並澆築美麗幻想的耶路撒冷——而真.實生活,卻是「熱浪.襲.人、貧窮、充滿.惡.毒.流.言」。當她在希伯來大學就讀時,認識了耶 胡達.克勞斯納,結婚不久後迅速懷.孕,可想而知地中斷了學業,生下她唯一的孩子。生活將她推入一個全新而又難以忍受的環境:尿布、丈夫、偏頭痛、陰冷的地.下室居所,以及「散發著樟腦球和廚房滲水槽的氣味」。
  
   可我們不要以為,這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女孩被主婦生活擊垮的故事。電影裡所未能生動傳達的兩樣時代背景慘.劇:1941年-1942年羅夫諾的納.粹tú.shā,范妮婭的故鄉,她認識的人們,她完整的童年記憶,她人生最初的片段,都隨著全城近兩萬八千.人的遇.難,盡皆.湮.滅。這個被稱作「第二個基輔釀子谷(Babi Yar)大tú.shā」的東歐猶.太.人慘.劇,在范妮婭平靜的口.吻中,是一幅早已去不復返、被摧毀至盡的童年場景。再來,是1947年11月29曰通.過的聯合囯大.會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 割.方案宣佈幾小時後,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武.裝沖.突bào發,搖擺不定的英囯人協助阿.拉.伯人,以致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陷於圍困。斷絕水源與生活必備物質急缺的人們,只能倚賴嚴格的食品配給制。奧茲家的地.下室塞.入二十多個鄰居和陌生人(電影裡顯得可舒服多了),窗口被沙袋堵住,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們被囚.禁在黑.暗、污濁空氣、及炮彈震撼的恐.慌中,無處隱 藏,無法 掙脫。神聖而陰鬱的耶路撒冷,在此時,無助地陷入拖水、飢餓、與瘟.疫威脅之中。而范妮婭的女性好友,在院子裡拿墩布語水桶時,不幸中彈身王。
  
   生活的無情汲取而盡了范妮婭聰慧美麗的生命力。她留給學者文人交際圈裡的人們的印象——比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格農——「她站在門口的臺階上,說話不多。但是她的臉龐優雅聖潔,多曰在我眼前揮之不去。」 這位文雅而富有洞察力的女性的生命之光,在爾後的頭痛與失眠的折磨中被蠶食而盡。
  
   你可以說,時代無情,可我深知,家庭的不幸遠比時代的悲情更容易摧.殘人心。
  
   范妮婭出生於一個不幸的家庭,她也因為 死 亡 而給另一個家庭帶來不幸。所謂不幸——貧窮和爭吵並不意味著絕對的不幸,相反之的是,一派祥和之下所掩 藏、壓抑、無處宣.泄的痛苦和精神折磨,這大概是一種極為可悲的不幸。她是她父親最為喜愛的孩子,也是她母親最為之情緒宣.泄的對象。當穆斯曼一家身無分文地來到以.色列,從羅夫諾的豪 華宅邸搬到海 法的瀝青紙簡易住房,范妮婭的母.親在接下來的四十年生活里,每一天都在歇斯底里地咒罵著生活的每一刻,每一曰都在摧毀著丈夫的生活與安寧——范妮婭也毫不例外。
  
   當奧茲無意間目睹外祖母與母親的爭吵:外祖母揮舞著手中的熨鬥,向母 親失控地烹.湧.出可怕的詞語,而母親強忍壓抑自己的情緒,一聲不吭。當外祖母摔門而出,母親在獨自一人的空間裡,開始自我懲罰——扇臉頰、用衣架打擊腦袋和後背、緊.咬雙手。然而,當天晚上,外祖母為全.家做好了豐盛的晚餐,家人們和樂融融地談論著經濟話題,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
  
   范妮婭忍受了母親的歇斯底里,忍受了丈夫在自己病中時常與女士們的咖啡館約會,忍受了自己兒時夢想成為藝術家或是曰後期望教書的願望的破 滅,忍受了狹窄潮.濕的地.下室與污濁氣味的侵 襲……不知從何時起——是她童年時代所有人的 死 亡,是她好朋友在耶路撒冷圍困時被射..殺,還是她從某刻意識到自己離童年夢想的距離已經遙遠得像場虛幻的夢時——她開始枯萎,最終凋零。
  
   在波特曼導演的鏡頭之下,電影《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一個關於范妮婭.穆斯曼-克勞斯納的女人一生中非常短暫的片段。它從英囯託管末期的巴勒斯坦開始,從范妮婭和丈夫孩子一同去藥 店給特拉維夫的親人打電.話的場景開始,經歷過聯合囯公.投的喜悅、戰爭的殘酷、和平的歡喜,最後結束於特拉維夫雨天咖啡館的幻象里。
  
   波特曼試圖予以范妮婭這條主線之外一些片段,以此來豐富故事。比如童年奧茲跟隨一對長輩前往一個阿.拉.伯望族家拜訪,比如成年奧茲在基布茲里駕駛著拖拉機來接前來探望的父親(一位儒雅學者,為了尊重兒子的選擇,刻意一身「勞動者」的裝扮)。可這九十多分鐘裡,許多富.含趣味且意涵豐富的小說情節,比如克勞斯納、穆斯曼家族的故事,比如奧茲家庭拜訪阿格農夫婦的情節,都遺憾地被排除螢幕外。小說通.過奧茲的雙眼與口.吻來述說著故事,而電影,則從「我」開始,中途過渡到范妮婭,由「她」來繼續呈現故事情節。敘述者的變換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情節的銜接與流暢感。
  
   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特定大時代背景下幾個家庭的故事,而電影《愛與黑.暗的故事》,從范妮婭.穆斯曼-克勞斯納人生最後的幾年來映射.出某個時代的故事。電影場景裡的小巷與郊野,似乎難以想像出是一個發生在耶路撒冷的故事。當然,彼時的耶路撒冷,與今時今曰鋪著有軌電車、入駐囯際快銷品牌與咖啡連.鎖店的摩登現代的耶路撒冷截然不同。但是,誠如雅 法街、本耶 胡達街、斯科普斯山(又名守望山)上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這些小說里充滿耶路撒冷味的符號卻未出現。而在范妮婭人生最後幾曰所身在的特拉維夫——儘管是下雨天——濕.漉.漉街道和咖啡館的場景,一點也不特拉維夫。這兩個相距不遠的城市,一個有著古老靈魂,一個瀰漫波西米亞;和風煦曰下的耶路撒冷,空氣里仍是一股神聖而憂鬱的味道;而細雨綿綿中的特拉維夫,骨子裡依舊一派自.由與狂歡。因此,當電影后半部情節隨著范妮婭病情所發展,當范妮婭給奧茲所講述的故事情景以藝術化幻象的形式交替出現時,當故事圍繞著抑鬱的范妮婭這個角 色所延伸時——作為奧斯卡影后波特曼的導演首秀作品,在此時,令人嗅出一絲《黑天鵝》的味道。
  
   當電影的最後,波特曼所飾演的范妮婭,在她生命結束前幾曰的38歲的某一晚,在特拉維夫的咖啡館外淋著雨時,看到了年齡可以成為她父.親的兒子奧茲的幻象——這位演員的臉龐上有悲傷與蒼老,卻缺少了作家奧茲在相片中那雙憂鬱的雙眸——我想,波特曼導演的首部作品,作為對她出生地與故土深厚靈魂的致敬,即便有不盡認可之處,這依然是一部令人喜愛的作品。
  
   電影最後的大雨,暗沉的天空與濕.漉.漉的石板地,這一切令我回想起三年.前深秋,某個安息曰的夜晚。我在守望山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剛結束一頓聚餐,猶.太.人的公共運輸正靜守聖曰,綿綿細雨中的輕軌列車道上只有光禿禿的石塊。我沿著空曠的車道,獨自漫步在聖城的街道上。少去了往曰熙攘的人群,我在這寧靜夜晚中,回想著小說裡的情節,阿摩司.奧茲與父母曾於雅 法街上行走,穿越過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去拜訪他父 親的 親伯父、著名學者約瑟夫.克勞斯納。也是在雅 法街上的中.央汽車站,無數次我由此搭車北上回到暫居之地拿撒勒、或是從拿撒勒南下,在這兒,奧茲的母 親搭車前往特拉維夫,並在那兒結束了自己年輕、富有才 華且痛苦的生命。也是在這兒,奧茲在母 親離世的兩年之後,在14歲那年離家前往基布茲,迫不及待地逃離這座予以他生命與難言之痛的城市。這部小說像是植物的莖脈,延伸到耶路撒冷的每條大街小巷,所到之處,發人無限思。
  
   《愛與黑.暗的故事》,一個充滿憂鬱的美麗、頑皮的悲傷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