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間諜橋 Bridge of Spies

间谍之桥/间谍桥(台)/换谍者(港)

7.6 / 327,548人    142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馬特沙曼 伊森柯恩
演員: 馬克勞倫斯 Domenick Lombardozzi Victor Verhaeghe Mark Ficher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賣假酒的佐藤

2015-10-25 23:11:00

一記真情實感的強心針


很多時候你從一個電影中看到什麼,取決於你想看到什麼。大家都說了,並沒有指望在史匹柏的主旋律大片中獲得驚喜,因為觀眾完全能預測自己將看到的。
現在電影的種類和風格如此多樣化,人們儘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故事去掏錢,而這一類片子的受眾很固定,老斯,科恩x2,大湯再加上Mark Rylance(一秒被圈粉,準備補劇去了),揉進故事背景中,其實很容易腦補出這個故事,而成片完成度相當高——從開場到交代人物之前的一段,呈現出一種慢條斯理的精緻,基本奠定了影片的節奏和基調;伏筆和呼應非常工整,多諾萬在地鐵上被拿著報紙的乘客們集體仇視,觀眾就會自然期待後來眼鏡女士的態度轉變;女孩安靜地在房間裡看電視,片刻之後必然有暴力襲擊。這種期待是很篤定的,因為史匹柏的電影肯定會這麼發展。

作為觀眾而言非常感謝老斯,因為同類型的影片沒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了,他從不像【】導演或()導演那麼任性、夾帶私貨、發揮不穩定,而是一直都非常體諒觀眾,絕不會出現魯道夫後來被射殺了這種捅刀結局(當然結局基於史實,但不排除如果史實並非如此這個故事就不會被改編的可能)。
雖然我並不是史匹柏的粉絲,而且迎合觀眾這種行為說得難聽一點叫投機倒把,但一切偏見和預設立場都不能抹殺一個電影的好。
電影市場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走進電影院,並不意味著觀眾整體欣賞水平的提高。相反,正因為更小眾化的需求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更好地滿足了,非主流入群對主流的排斥便顯得更有底氣;不針對個人,但某些觀眾為表現自己bigger高而刻意反「主流」,用一些並不貼切的理由仇視一個影片,實在是個不好的做法。

《間諜之橋》好在對價值觀的肯定。相較於《林肯》這種高山仰止的大人物傳記,以一個平常的律師作為主角更讓人沒有天賦光環壓力。故事本身沒有什麼特別,蘿蔔特賣機還說所有的故事總結成一句話都是同個故事呢,最感人的事情永遠是在本可以一走了之的抉擇中挺身而出,這便是人性的閃光點。
雖然這個事情換個角度說,人類作為一種情感動物,普遍意義上說做選擇必然是遵從快感原則,人和人不一樣,有的是S有的是M,有的是學霸有的是學渣,你覺得痛苦的事情於他搞不好是享受,他決定留下幫忙,雖然自己可能狼狽甚至危及生命,但能使良心不受折磨,那麼「把自己感動」之於免掉身體摧殘顯然更為重要。尤其美國人在感動自己這件事上格外擅長與執著,大抵可歸結為一種民族氣質。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財富的流動與權力的更替相互影響,使得價值觀與價值取向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一旦一種思潮成為主流,經過發展內部必然產生分流,因為腦殘的湧入使得概念被曲解、精神被異化,在言論自由被允許的情況下,必定產生新的思潮與反對者,繼而發生新的更替。
現在的網路上,「政治正確」的說法似乎更傾向於認為我們的言論不自由,然而事實卻是你可以肆意在匿名論壇倒黑泥潑髒水,讓對方為了自證清白頭破血流,或者某些奇怪的在自己專業領域內毫無建樹卻以發動粉絲攻擊別人見長的某行業從業者能夠一呼百應,顯然是一道網路奇觀。
當然更宏觀地說是該自由的地方缺乏自由,灰色地帶又太多,這些灰色地帶給了氣質異稟者可乘之機,舉著百家爭鳴的旗號肆意攻擊主流價值觀,把對個人價值的肯定與對強權壓迫的抗爭說成跪舔美國爸爸,出於自己狹隘心理而把各種語意模糊不著邊際的意向指代臆測成黑天朝,在網上儼然成為了一股勢力,常常使人覺得老大哥大概並沒有在看我,但一定有些神秘的()觀察員在看呢。
或許資訊流通的加速使人性變得更複雜了,或許其實一直都這麼複雜。我倒是覺得有時候你說不作惡比較好,然而對於大多數個體而言不做不好的事情更近似幹什麼都不做。一個旁觀者的不作為最終導致的是集體對惡行的漠視與縱容,多少事實與文章都證明了的,我們最終能夠決定的只有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感動自己沒什麼不好啊,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麼能感動別人。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所在意的東西也會漸漸不同。或許以前可以整日整夜地為了鑑定抄襲去收集資料、去跟人掐,後來就會變成現充狗,覺得有點時間不如去補覺,何苦去跟可能不止三五年,十幾年內都會繼續層出不窮不見成效的東西鬥爭。
然而不是的,開頭說了人們只會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所以既可以說這個電影給了我希望,也可以說我需要真情實感地印證一些東西。不就特定的事情而言,遇到比補覺更重要的事,還是要去做,就算最後被老婆抱怨買到了不對的橘子醬,也是值得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