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莫比烏斯--Moebius

莫比乌斯/Moebius

6.4 / 6,586人    89分鐘 | Japan:8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曹在顯 李恩宇 徐英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煙涼

2015-10-29 07:46:37

我看金基德


關注金基德已久,一直想寫點關於他的東西卻又提不起勇氣,今天在看了他的新片《莫比烏斯》後決定結合以往的認識談談我對金基德的看法。
       在《野生金基德》這本書中曾對韓國最有影響力的電影導演排過號,依次是:姜帝圭、李滄東、金基德。在我看來,這樣說也是無可厚非的。姜帝圭是韓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他的《生死諜變》是韓國電影真正走向繁榮的標誌;李滄東是作家出身,曾當過韓國文化部部長,他的作品諸如《綠洲》、《薄荷糖》等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韓國文藝片的最高成就;前面兩位,一個代表商業,一個代表文藝,到了金基德這裡,他的處境看起來就有些尷尬,因為我們很難用這樣簡單的標準來界定他。他是韓國電影界的異類,喜歡在藝術領域劍走偏鋒,他的創作意圖可以說是與本國的意識形態相違背的。正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放在金基德身上再合適不過。他的《撒瑪利亞少女》、《空房間》在國際電影節上都曾大放異彩,去年的《聖殤》更是一舉奪得了威尼斯金獅獎,前不久的新片《莫比烏斯》又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可以說他的成績是斐然的,但是韓國觀眾並不買的他的帳,他的影片在韓國的票房都是比較慘澹的。這讓我想起了賈樟柯,那個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的遭遇與金基德如出一轍。賈樟柯的《三峽好人》曾摘得威尼斯金獅獎,使國產片在國際電影節上得以揚眉吐氣,但大多數國人對這部作品知之甚少,票房也低的可憐。金基德之於賈樟柯,二者倒可以惺惺相惜了。
        在毛尖的電影隨筆《非常罪 非常美》中有一篇名為「屁股、帝國大廈和高度孤獨—談先鋒的現實」的文章,「屁股」「帝國大廈」和「高度孤獨」分別是三部影片的片名,它們在電影世界裡共享「經典先鋒電影」這個偉大又可憐的事實。安迪華荷的《帝國大廈》對準帝國大廈拍攝了長達八個小時,除此之外別無他物,被稱為電影史上最沉悶的片子,因此在電影首映半個小時內觀眾走得所剩無幾便也不足為奇了。而大野洋子的《屁股》更為古怪,她採用「屁股」這個圖像來表達她的電影理念,她的作品五號《微笑》也僅僅是以各種形式記錄了她丈夫約翰列儂的臉和他的微笑。還有菲利普加瑞爾和他的《高度孤獨》,這部影片只是花了一個季節的時間去拍攝西寶在不同時刻的臉,就這樣簡單。在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斷了氣》中,西寶所展現的中性美絲毫不遜色於《摩洛哥》裡瑪琳黛德麗的煙視媚行,令人很想一睹其在《高度孤獨》中的表現,可惜的是這樣在雲端的影片如今已無緣得見。之所以在這裡提及先鋒電影,是因為我從金氏電影儼然看到了先鋒性的影子。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金基德是一個無藥可救的偏執狂,一條道走到黑便是他的作風。從《鱷魚藏屍日記》、《壞小子》、《空房間》到《漂流欲室》、《聖殤》、《莫比烏斯》,他似乎絲毫沒有要改變的意思,而且無所顧忌的越玩越過癮,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勢必將罪惡與救贖的主題進行到底。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完善他既定的風格,併力圖將其打磨的更為光鮮亮麗。當然這不是他的專屬,比如說另一位六代領軍人物婁燁,之前因為《頤和園》拍攝禁忌題材而被禁拍五年,一被解禁後便推出了新作《浮城謎事》,還入圍了第65屆坎城電影節。但當我們對比他的幾部作品時,無論是《蘇州河》、《春風沉醉的夜晚》還是《頤和園》、《浮城謎事》,都顯現了驚人的相似性,它們的電影理念和藝術風格都是一脈相承的,這便是導演的風格化。婁燁也好金基德也好,都因其鮮明的風格得到了頗高的辨識度,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魅力。
       雖然金基德一直以來飽受詬病,但他是傑出的電影大師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他最為國人熟悉的作品《漂流欲室》來說,最廣為人知、令人過目難忘的場面非「釣鉤自殘」的那兩組鏡頭莫屬。將釣鉤插入身體這一行為可謂是「魚兒上鉤的一種模仿。在這一瞬間,自己便成一尾被釣鉤釣起的受傷之魚,這是願者上鉤,是將自己與釣線另一端的釣者發生關係的一種方式。也許,《漂流欲室》裡這種以傷痛締結關係的方式太過殘忍,因此遭到了一定的抵制。在影片首映時很多人因為不堪忍受其極端殘酷的畫面而憤然離場,但這並不能否認影片的藝術價值,它對人性的思索是深刻獨到發人深省的。金基德的是一個多產導演,我也只是看了其中的一部份,一一列舉也不太現實,在這裡就他的新作《莫比烏斯》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要提的就是閹割事件。在影片中妻子因為不滿丈夫出軌,欲割掉其生殖器未果,憤怒之下拿兒子開刀,兒子因為沒了生殖器失去尊嚴,受到他人侮辱,父親深感愧疚便將生殖器移植給兒子,這便是影片中作為主要線索的閹割事件。其實閹割焦慮與陽具崇拜在影史由來已久,早在1976年大島渚便拍攝了驚世駭俗的《感官世界》,該片是由真實的阿部定事件改編而成的,阿部定在吉藏沉睡之時勒死了他,並割掉了他的陽物。在這裡金基德有意向大師致敬,同時影射著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以及罪孽的根源。
       語言的空白。在金基德的電影裡語言似乎是多餘的,主人公僅僅是用動作來表達意圖,幾乎需要不用語言去交流,我覺得他真是生錯年代了,要是在默片時代他肯定會大展身手影史留名的。在《漂流欲室》裡熙真從頭到尾都是沉默不語的,即使受到嫖客的辱罵欺凌,她也拒絕使用語言。還有《空房間》,善花和泰石也都是一直保持沉默,大多時候都是用眼神交流的。當時在看這部影片時感到十分不解,甚至是抓狂,無對白的影片是在太過壓抑沉悶,讓人難以接受。到最新的這部《莫比烏斯》,金大師一如既往的延續了慣用的無對白表現手法,然而可以明顯地看到無對白使用的牽強。還記得在看維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時,特拉維斯在被兄弟找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一言不發的,他只是不願意去說,也許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無法溝通和交流的,語言是蒼白而多餘的,因為它不能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情感的缺失也是不可挽回的。這個道理同樣可以用在金氏電影,我想這也是金基德為什麼種鍾情於這種方式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鏡頭語言是極其豐富的,比如說蘇聯導演狄加維多夫的《持攝影機的人》,攝影機就是眼睛,用攝影機講話會更具有辯證色彩和神秘性,會使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到畫面上去,這樣既純粹又真實。
       現代人扭曲病態的心理狀態。這一點其實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妻子看到丈夫偷情,為了報復卻要去割掉丈夫的生殖器,這種處理方式是瘋狂的不可理喻的,明明有很多方式可以去處理這件事,為什麼偏偏選擇了這麼極端且殘忍的方式?究其實質就是現代人的倫理道德觀念的喪失以及心智 的迷狂錯亂,缺乏信仰生活迷茫,於是滋生了病態扭曲的心態。這個母題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往往從那個被扭曲的、陰暗的世界中去尋找素材,在那似乎與現實隔絕的、封閉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孤獨、殘暴、恐怖、狂亂的精神狀態,然而,這恰恰映現了戰敗後德意志民族的社會心理狀態。」同《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一樣,《莫比烏斯》也對當下的社會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與拷問,對罪孽的根源做了尋根式的探究。
        以上是我對金基德的淺薄認識,他的作品內容龐雜,研究起來不是一件易事,我也只是略知皮毛,一己之見。當然對於《莫比烏斯》我是持批判態度的,雖然有可取之處,有些隱喻鏡頭值得玩味,但凡事都應該把握好度,一旦玩過了頭,那就是譁眾取寵的姿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