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

山河故人/山河恋人/MountainsMayDepart

6.8 / 3,951人    131分鐘

導演: 賈樟柯 副導: Matt Hodgkinson
編劇: 賈樟柯
演員: 趙濤 張譯 梁景東 董子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大叔

2015-11-01 06:58:02

聲稱在綠皮火車上的高鐵乘客


    一直欽佩於賈樟柯緊攥故土的態度,不論其個人的野心和視野如何隨著時代變化,他始終視腳底下的那個小縣城為起點。如果說兩年前不太討巧的《天註定》是一次臨時起意的宣洩性批判,那麼在今年的《山河故人》裡,我看到了賈樟柯早期電影精神的延續。他依然能敏銳的捕捉到最普通中國人的形象,他依然懷抱著時代與鄉土的情懷,他依然用他有個人烙印符號系統傳達著詩性。但是在更大的野心和更大的平台之下,《山河故人》裡暴露出了明顯的力不從心。賈樟柯電影一貫觸動人心的銳利,在此片中已難以尋跡。
 
     首先是情緒力量的衰退,《山河故人》三段式的表達一定程度削弱了電影情緒的連貫性,這是最直觀但不是最主要的,私以為情緒的不足可能是源於電影形式感的桎梏,這種形式感其實就是電影結構主義的問題,種種跡象表明賈樟柯並不是深邃而高明的電影符號大師,而隨著其個人藝術野心和視野的變大,這種「不高明」也在不斷的被放大,他的符號越來越顯得空洞無力,進而傳達到情緒上,便能很直觀的讓人感受到其力道的不足。比如影片最後沈濤的獨舞,很多人覺得很妙,但是我覺得確是很尷尬的場景,除了和開頭有個呼應的結構關係,這段獨舞缺乏足夠情緒的支持,千萬不要把它和《白日煙火》中廖凡的狂舞亦或是《母親》結尾的獨舞相媲美,它既沒有《白日煙火》中釋放的大量情緒,也和《母親》中的詩性昇華不沾邊。

     其次場面調度上的問題。兩年前雖然覺得《天註定》略過急躁,但是還是很驚艷於它的調度,但是《山河故人》場面調度卻平庸的讓人失望,對比起來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兩部電影之間的落差。賈樟柯在《山河故人》的採訪時說:「過去他們看我怎麼樣場面調度,怎麼運鏡,看我電影語言和美學的很多東西。而這次,大家忘了這些,全部投入到電影的情感里。」說說也罷,但是這回他可能真的忘了場面調度,只是說好全部投入情感他最終也並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真是狠打了自己一嘴巴子。

      最後是敘事,賈樟柯近年來的電影對敘事越來越重視,這讓他的電影更加的直白易懂。這幾年的《天註定》和《山河故人》的敘事都顯得更有條理和層次,只是在這種直白之下,賈樟柯個人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卻越來越顯得不夠用,導致他只能不斷的堆砌符號來遮羞,但這種堆砌傷害到了賈樟柯電影原本所具有的詩性。雖然一直在苦口婆心、悲天憫人的嘮叨高鐵和綠皮火車的寓意,但是我卻默默的感覺到聲稱自己在綠皮火車上的賈科長可能已經不動聲色的買了高鐵票。

   在《山河故人》三個時態的表達中,並沒有直接對人物進行評判,只提及情義和、鄉愁和鴻溝,各種細碎中依舊可以感覺到賈樟柯的悲觀之態,斷裂的根脈、回不去的故鄉都是賈樟柯對未來的一種悲觀預言。但在無限的悲觀中,賈樟柯卻賦予了沈濤這個女性最大的情義,影片中的兩把具有很強象徵意義的鑰匙都是來沈濤,樑子出走十餘年後回家,沈濤遞上了當年他拋棄的鑰匙;兒子遠赴重洋前,沈濤給了他一把家中的鑰匙。樑子的鄉愁發自於自現在,兒子的鄉愁來自於未來,而沈濤的鄉愁或許源於過去。

   但不論賈樟柯在高鐵還是綠皮火車上,我深知鄉愁和血脈確實是我們一輩子逃脫不掉的魔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