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機器戰警--RoboCop

机械战警/铁甲威龙(港)/新版铁甲威龙

6.1 / 241,394人    117分鐘

導演: 荷西‧派迪夏
編劇: Joshua Zetumer
演員: 喬爾金納曼 蓋瑞歐德曼 米高基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窗邊草

2015-11-02 04:05:17

《機械戰警》:血肉之軀與機械之心


政客們通過所謂法庭制定法律來統治社會,媒體識時務般兩面三刀見風使舵,商人們聯合科學家挖空心思在開發新產品以謀取最大金錢利益,罪犯們早就打入執法機關內部,跟當局者沆瀣一氣,一個完備得令人窒息的社會閉環,一個原本被製造被理想化的完美產品,隨著肉體意識的逐漸清醒,將成為個體顛覆全局的不穩定因素,《機械戰警》中艾利克斯·墨菲也只能通過自己僅有的一點本能,通過意志的強有力支撐,呵護自己本已面目全非的家庭。
 
    所有跟機器人相關的電影,歸根到底都表達機器或者說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某種恐懼心理。不管這些機器人是否具有人工智慧,也不論他們如何為人類生活來來便利,當一種機器與人類產生不可替代的聯動關係,人類往往不是機器的對手。在史蒂芬·史匹柏的《人工智慧》當中,社會的發展已經可以讓失去孩子的父母重新找回自己的摯愛,儘管它長得跟真人一模一樣,最終它也未能讓人心變得溫暖;在羅賓·威廉士主演的《機器管家》中,機器管家就是一個忠實的奴僕,它永遠不會死亡,服務著這家人世世代代,溫情之餘,我們經常會想,人身肉體終究會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機器,而機器給人帶來的互動,也許僅僅是人類大腦的一廂情願;在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械公敵》中,機器人本是服務於人類世界的鐵皮機器,但是它們跟母體系統產生某種自我意識,當機器不再聽命於人類,人類面對的也許就是無休止的災難了。機器跟人類的關係越發緊密,若一旦出現危機,破壞性也隨之越大。科幻電影所帶來的理念或許具有前瞻性。不妨做個現實推論,現如今,手機就是一個與人類互動最為密切的機器,甚至有一種論調,手機已經變成人類器官的重要組成部份,如果你不信,請想像,如果你的手機遺失了,手機里有你的一切自動登錄智能,你的心情將會怎樣?
 
    將機器跟人類互動做出純粹娛樂效果的電影,《鋼鐵人》和《變形金剛》算是巔峰。作為人類外骨骼的機甲,理論上是戰鬥盔甲的豪華升級版。鋼鐵人的創意或許將來真能成真,變形金剛中機器變形有賴於自主機械生命體,理論上也具有可能性。我們喜歡看這些天馬行空的電影,但其實我們是葉公好龍,假設真有智能機甲出現,真有機器可以隨意轉變,那將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機械戰警》裡的好警察墨菲,跟以上這些純粹智能化的機器人相比,其實算是設計理念的倒退。誠如影片中一配角所言,將人肉塞進機器里,讓肉體跟機器產生化學效應,人腦的反應速度又豈能敵得過機器件?不過,從人類認識上說,創造一個單純的機器人,比把機器嫁接在一個肉體身上,要簡單得多。從這個角度上說,《機械戰警》的創意,在人類與機器早已並肩作戰的今天,仍舊有著切膚之痛,並值得有繼續進行科學探討的價值。
 
    從電影的改編上來講,從致敬當年《鐵甲威龍》,到現如今重新定位一位機器警察的真實存在性,導演花了很多的時間來探討這一半人半機器品種的可行性存在價值。影片前段,一些社會中真實存在的執法性機器人已經開始管理世界,肉體跟機器的嫁接本也已是稀鬆平常,從嫁接腿腳手指到嫁接胸腔人腦,導演試圖在勾勒這部科幻電影的實踐真實性,也試圖在「鋼鐵人」這類奇幻電影已經風靡全球的機械類電影中,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角色及角度定位。從這點上說,創作組製作理念相當嚴謹。不過,機身鐵甲從原版《鐵甲威龍》中銀白色到《機械戰警》中更加炫酷的流線型純黑,視覺效果在經典和流行之間也必須做出取捨。如果說當年保羅·范霍文麾下的墨菲更像一個主打快意恩仇的硬漢角色,那這部何塞·帕蒂里亞筆下的墨菲則更像是一部實驗室內忍辱負重的小白鼠。這種基調的轉變,使得原本令人敬畏的鐵甲戰警變得令人憐憫。在墨菲一路逆襲的過程中,底特律這座已經破產的美國之城,也放佛重新燃起了一位全新的超級英雄。他高速打擊犯罪,依託僅有的人性基因,在鋼鐵之軀沒有完全佔有其意識之前,墨菲從一位鐵面無私的執法者到以公之名的報復者,情境令人深思。
 
    誠然,影片鋪設的感情線很大程度上干擾了凌厲的動作場景,但這也正是本片所渲染的主旨所在。導演想達到的目的,仍舊希望這個僅剩大腦和胸腔的墨菲在機甲護罩下依然有血有肉,於是,在政客、商人、科學家、媒體之間,導演做出很多角色設定。墨菲遊走在這樣一個社會裡,本身有其宿命。導演呈現給大家的時代背景,更像是一個不斷擴張的高科技人類社會下逐漸喪失群體意識的恐怖社會。普通人在科技的薰染下被當局者左右思想,執法者以打擊犯罪之名行犯罪之事,人類情感隨著政客的宣講、媒體的口舌做著羊群效應式的判斷。鐵甲中的墨菲也許是最清醒的一個,但他也不怪乎受人控制,一個總開關可以讓一位超級英雄瞬間昏厥,讓人扼腕,讓人覺得不那麼酣暢淋漓,但若不如此,墨菲將成為終極破壞者令世界天翻地覆。科技從來是把雙刃劍,機器人的未來前景已經顯現,所以,這些可能都不算科幻。
 
    面罩之下的機械主導,人臉之下的情緒受控,這是導演給全新鐵甲戰警的理想定位,同時也找到令影片升格的敘事法寶。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了一位駕駛摩托車的鐵甲威龍,在急速中迅捷判斷,落點、分析、掃瞄、重現,機械程序與人腦電波形成完美互動。戰鬥場景,導演經常採用第一視覺,放佛大型作戰遊戲,狙點在螢幕上來回遊走,讓觀影者的腦細胞跟著節奏一起跳動。有時會出現一種錯覺,如果我也有這樣一幅高效率的人腦,那該多好。同人腦的分析方式不同,機械體向來通過程序設定分析進而得出相對機械的結論,在這一點上,新版跟原版做了一次對調。印象中,原版墨菲一開始機械意識占主導,人體意識逐漸佔據上風。新版中,墨菲一開始人體意識靠記憶傳輸獲得滿格,但由於人體意識時常敏感而不得不讓機械佔據主導。但無論如何,當心愛的妻子依偎在一幅充滿安全感的鐵甲胸膛時,我想,在場的女性觀眾,耳跡邊應該掠過一絲冰涼。到底,眼前的墨菲,究竟是人?還是機器呢?
 
    我創造了你了,你卻回過頭來消滅我,這似乎是很多機器人電影著力探索的問題。新版《機械戰警》再次將最終BOSS設定為研發高科技戰備的始作俑者。在終極對抗上,一個軀體內,兩種意識實現對壘。最終,人體意識戰勝機械程序,這應該算是人類終究還是應該控制機械的常規認知。那麼,辯證來想,現如今的我們,到底是我們需要這些技術,還是技術逼著我們不斷的向前奔跑?最終結論是,技術終究會超越絕大多數人類的認知,人類終將被所謂系統和機械綁架,因為它們比我們更直接更高效也更可怕。影片末尾,中文字幕中翻譯出美國無論如何也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國家,這不應成為意識形態下的吐槽批判,這更像是一則嘲諷,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最偉大,任何形態的前進歷程,都是衝突交鋒之後平息而成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