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沐澈

2015-11-04 03:05:33

再看《死亡詩社》——向死而生,詩意棲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經典的片子,述說一個經典的故事,引出一個很經典的話題。經典,才耐人思考,因為經典總是包含著每個人都需解決的問題。

    1959年,威爾頓預備學院的開學典禮,全體學生高聲答出該校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正如當今中國的許多學校一樣,追求應試教育、軍事化管理,以此考取頂尖院校,培育出各界的知識菁英。這所「地獄學院『亦正致力於成為全美最卓越大學的預備學校,以75%以上的畢業生被常春藤大學錄取為最高榮耀,對學生們進行古板嚴苛的教學和管理,試圖把這些17歲的孩子也培養成不思理想的現實主義者。

    這些孩子的家長們也以常春藤為目標,對孩子的光明未來注入滿心期待,才千方百計送他們來到這裡。以尼爾的父親為代表。作為一個獨斷專行的父親,他早已為尼爾規劃好一切,讓尼爾考入哈佛醫學院是尼爾父親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拒絕兒子有任何多餘的愛好,儘管他在學校名列前茅。他先是命令尼爾辭去校刊社的工作,其後試圖阻止尼爾出演戲劇《仲夏夜之夢》。

    然而,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讓學生們感到怪異和驚奇,他第一次上課吹著口哨,俏皮地從教室前門走到後門,做出手勢讓學生們跟來。他的舉動與整個學院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他讓大家稱呼自己Captain,引導他們仔細觀看威爾頓學院百年前的學生合影,這些人也曾是鬥志昂揚的年輕人,和他們一樣,夢想功成名就。然而,即使成為一個行業的菁英,也未必知曉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最終,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向死而生,如果人時刻能想到這一點,恐怕就能活得真性情許多。大多數人總是十分聰明地順應社會主流需求,什麼能掙錢才去學什麼,利益為先,於是他們最多只能成功地生存,然而,」詩、美、浪漫和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因此基汀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及時行樂,超越凡俗,這才是嚴肅地對待生命,因為」這是一個戰場,其結果關係到你們的心智和靈魂「。

    基汀欲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他認為教育不是死記硬背地對教科書一味接受,不是做筆記、劃重點,而是實現個體思想的獨立與創造力。他會讓大家撕掉教科書結論式的導論,告訴他們」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熱情「。

    在基汀的感染之下,孩子們翻閱資料,得知」古詩人社「。尼爾作為領頭者,籌劃重建詩社,與其餘六個同伴找到老印第安人石穴,他們沿襲傳統,輪流讀詩,消磨夜晚。

    亨利大衛梭羅的傳統開幕詞被再一次誦讀:

    」我到森林裡/因為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吸取生命中的精髓/摒棄一切與生活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才不至於發現我白活了一場「

    基汀上課的方式永遠與眾不同,他讓孩子們在中庭一齊行進,以證明一致的危險性,因此要為自己走路。於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的生命發生了變化。

    陶德安德森:恐懼人前發言、朗讀,而實際上具備詩歌天賦,在老師的」逼迫「下,他打開自我,創作出動人的詩句。
    
   奧佛史區:勇於追求心愛的姑娘,終得克麗絲青睞。

    」努安達「:未經許可發表」威爾頓該讓女孩子入學「的文章,並在校會時響起」上帝打來的電話「,已凸顯其極端叛逆的性格。

    尼爾: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要做一名演員,要去出演《仲夏夜之夢》!但我的父親一定不會理解我,也一定會阻止我的,他一定認為這只是我的突發奇想。「

    愈加壓抑的氛圍,愈會導致猛烈的爆發。這股反抗的激情早已萌動,當學生們在寢室裡調侃,」四大信念「是模仿、恐怖、頹廢和污穢。直到這股反抗的熱潮使 」努安達「喪失理性,基汀老師的告誡試圖使孩子們在追求自我的同時保持中道。
   
    然挽救不了尼爾的命。基汀看到了尼爾的表演天賦,告訴他,他並不是受契約束縛的奴隸,鼓勵他嘗試同其頑固獨斷的父親進行溝通,向父親表露自己真實的心意。然從起始便可看出尼爾對父親的一再妥協和恐懼,他做不到忤逆其父,無法爭取之際,絕望地說:」我被困住了「,同時在想:我沒有任何自由,除去結束自己的生命。趁夜深,戴上他出演帕克時所用精靈花冠。裸身窗前,將花冠置於寒冷的窗沿,取手槍斷送此目可及的未來,被安排的人生。

    於是有了這樣的爭論——尼爾是被父親害死的還是被基汀的教育害死的?

   詩社隨著尼爾的死、卡麥隆的告密,成為」死去的詩社』,然當基汀老師最後一次來到課堂,孩子們不顧權威和退學的威脅,站上課桌高喊「Captain!My captain!」正將年輕的激情和愛憎分明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年輕才會不由自主地「叛逆」,不由自主地產生激情,不由自主地容易落入「極端」,不由自主地不妥協。我們是選擇沒有理想地活著還是用前途和生命去反抗世俗?有些人17歲時已經死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