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京奈

2015-11-06 11:29:26

療傷之路


 作為一部法庭片,期待舌戰群儒的精彩庭審戲的觀眾可能要失望了。如同本片女導演凱倫·孟可芙的前作[死亡女孩],帶有濃重的女性主義色彩,本質上是一部獻給女性同胞的療傷片。「凱特·麥考的審判」這個標題一語雙關,既是她以律師身份質問犯下侮辱女性罪行的男性犯人,也是她意識到自己所堅持的準則都是錯誤後、對自己的審判。女律師這一角色在凱特·貝金賽爾的深情演繹下分外動人,幹練的同時更多是一位獨立女性的憂傷。

影片開場是她在床上的背影,孤單一人,起床洗漱準備上庭。其實她有丈夫、孩子,但在家庭與事業兩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後者,進而導致家庭的分崩離析。她對自己生活準則的堅持,一如她在處理萊西殺人案時的態度,都是在盲目地撈起一根救命稻草後緊緊不鬆手,卻不知道其實那是一條致命的毒蛇。這其中也飽含導演對女性生存狀態的反思。女犯人萊西就是那條毒蛇,似乎是一位飽受欺凌的女性,從她的口中敘述的都是殘酷的事實:男友羅斯在第二次約會時對她的強姦、韋爾奇探長那支探入下體的冰冷槍枝、監獄看守的暴行等等。這些本來很容易讓觀眾震驚的事實,在影片巧妙的敘述下顯示出一種並不驚人的反轉。其實故事進行到一半,所謂的紅臉白臉早已揭開,誰是隔斷小三喉嚨的兇手已不重要。

影片的敘述角度展現出一個處於困境中的女人,她面臨的是一個男性主導的世界,她認定是他們奪走了自己的女兒、一次又一次羞辱萊西。所以,她心目中的正義至上只是女性至上。凱特處理事業與生活危機的過程,也是一個現代獨立女性尋找自我、逐漸療傷的過程,她先是挑戰了所有的男權,然後意識到錯誤後與他們合作,再到後來達成妥協,放棄加州的美好前程,遠赴西雅圖,在女兒身上找到了最終的寄託。「女性主義要求可以自由的定義自己,而非一次又一次的讓文化和男人替她們下定義。」 普立策獎得主蘇珊·法露迪的話正好符合凱特·麥考對自己的「審判」,最終在自我療傷之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