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機總動員--Planes

飞机总动员/飞机总动员

5.7 / 38,747人    91分鐘

導演: 克雷豪爾
編劇: 約翰拉薩特 克雷豪爾
演員: 丹恩庫克 方基墨 塞德里克凱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長弓阿帕奇

2015-11-20 02:15:49

從《飛機總動員》的細節感受美國航空文化 【轉】


     迪斯尼推出的電腦動畫電影力作《飛機總動員》(英文原名《PLANES》)是《汽車總動員》系列電影的衍生作品。本作中主角基本上都是飛機,很多飛機都是航空愛好者耳熟能詳的機型,筆者看了影片之後由衷感到影片中處處體現航空的影子,時時彰顯航空魅力,的確是航空文化傳播的典範之作。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和歷史現象,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某一領域的積澱傳承,是某一國家、地域、民族甚至是某個特定團體的人的發展歷史、風俗人情、傳統習慣、行為方式、處世準則,思考方式、價值理念、藝術品味等等。換句話說:某某文化就是包含這個領域的全部知識的總和!所以:航空文化的定義應該就是包含航空領域全部知識的總和,是能讓熱愛航空的人們感到共鳴,流連忘返如痴如醉的各種載體或者手段。電影《飛機總動員》彙集了很多航空領域的內容,筆者就結合該電影中的一些片段和大家說說影片裡的航空知識。

    如果要說起《飛機總動員》的劇情來那的確是很老套的,只要你想並且願意為止付出努力,即使再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在迪斯尼出品的若干總動員動畫電影子乎所有作品都是這個套路,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頂尖大師,但是頂尖的大師卻可以來自任何地方」——這和我們所宣揚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頗為類似,但美式的主角更熱衷於跳出原來枯燥的或者被限定的原始職業以及社會角色,根據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最終成為另外一個領域的領軍人物,收穫了榮譽以及美人的青睞。

    本片從頭到尾都充滿了飛機的影子與航空的色彩,作為《汽車總動員》的系列作品,本作中各種車輛也是不少,不過大多是跑龍套的角色,與主角飛機直接相關的各種勤務人員(配角)基本都以叉車形象表現,我們可以通過叉車兩側或者車頂佩戴的飾物來區別具體工作,甚至航空母艦的艦長都是叉車,不過這個艦長叉車除了艦長帽外,車身側面可是佩戴了資歷略章滴,僅僅是這些配角的形象就已經讓人忍俊不禁了。電影中的音效也是很專業的,活塞發動機和渦輪發動機的聲音完全不一樣,甚至發動機啟動和停車聲音的細節就讓人一下子能興奮起來。當然,電影是藝術作品,是允許誇張的,所以影片中一架平直翼的農用飛機是否真能和大黃蜂一類的海軍戰鬥機比翼齊飛或者做特技飛行或者輕易的就能更改機體結構構型的這種專業問題我們就不討論了,僅僅探討的是影片細節的傳達的航空魅力和航空「范兒」!

    影片一開始,我們的主角「灰塵」(DUSTY)做的白日夢開始就與飛行密不可分,能駕駛現代噴氣戰鬥機飛行是所有飛行員的夢想,當然夢醒之後還是依舊在廣袤的玉米田上執行慢吞吞的農林播撒任務,此時可能我們的注意力都容易集中到了主角身上,如果我們能把視野放遠一些,仔細看看那背景中的山水,這些紅通通,黃焦焦的山居然都是飛機的樣子(圖1),仔細看就能明顯的看出大翼,機身,垂尾,發動機的刻畫,開頭的創意就不錯,等到我們主角聽到下班鈴聲返回小鎮,鏡頭從空中俯瞰時我們居然也能看到一個飛機造型的小鎮(圖2),整個小鎮就是圍繞著機場以及具體的航空業務來自發彙集和建設的,近幾年在通航圈裡也興起了一個新詞叫航空小鎮,其實這個動畫片比較生動形象的說明了美國的航空小鎮的出發點,是為了航空而彙集,而從我國很多地方的航空小鎮的規劃來看更多的則是利用航空這個噱頭來搞房地產生意。
 
    一輛綠色的加油車CHUG(查格)是主角的好朋友兼二手教練,注意,他經營的加油站也是用包含螺旋槳和活塞發動機汽缸頭的飛機頭做了整個加油站的建築外景(圖3),從影片一開始從小鎮的佈局以及小鎮的建築物就給你了足夠的航空范兒,很賺眼球。不僅如此,影片連生物燃料這個元素都有了,查格還說了生物燃料的廣告詞:「玉米,可以給你汽油般的動力!!」 (圖4)呵呵,現在全球各國都在考慮生物類航空燃油的研發和使用驗證,各種使用這種綠色燃料的飛機飛行的新聞也屢見報端,相信不久的將來生物燃料就能通過相關的適航認證,讓我們飛行更加綠色,也讓航空更加可持續發展。既然航空技術是發展的,是變化的,那麼只有與時俱進的文化才是鮮活的。
 
    隨後主角和他的二手教練拿著一本給新手看的飛行競技傻瓜書就開始了訓練(圖5),專業的飛行教材的確是促進航空知識和技術發展的重要載體,美國飛行員很多,飛行展示、比賽也很多,所以類似這樣的飛行書在美國確實遍地都是,這些大量出版的航空飛行書籍更加促進了民眾向航空的靠攏,航空的精神也就隨之在國民中傳播開來,相比而言,我國關于飛行的書就很少了,而且很多飛行教材因為保密的緣由很少能被大眾看到,飛行員自己寫書公開發表的更是鳳毛麟角,國內以飛行員身份寫書公開發表的主要是葛文鏞將軍寫的《飛行札記》和趙榮獻的《一個飛行員的藍天札記》,翻譯的國外軍方飛行員寫的書公開銷售也就是查爾斯 耶格爾將軍的《一代天驕》和謝爾曼鮑德溫的自傳《空襲伊拉克》,民航干支線方面也就寥寥幾本書籍,關於民航飛行的理論專著:除了幾本《私用/商用飛行員執照》和《飛行員航空理論基礎》;劉清貴機長出版過《機長視野》也基本就沒有了,我們確實沒有太多與飛行活動直接相關的書籍,而且通用航空在我國發展尚在初級階段,通航業界人員還是較少,能描述通航飛行的書籍幾乎為零,即使有也大部份是在探討行業法規和業務分類的,這些年我們航空專業出版物也不少了,但理論居多,飛行實踐的書籍還是偏少,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國飛行員數量整體不足造成的。不過,最近筆者獲悉,東北瀋陽的趙偉先生成為我國首位取得國際航聯FAI頒發的國際競賽執照的飛行員,而且他已經了組建我國第一支正規的無限制級別特技飛行表演隊,而且也有很多在歐美的中國留學生都在求學之餘在當地學習了私用飛行員執照,並且將自己的學習飛行的經歷在部落格上發表了,希望趙偉先生和這些留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飛行經歷寫成書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將自己的飛行經驗與大家分享,促進更多的人選擇飛行這個神聖的職業。通過網頁、紙版將飛行的魅力傳播出去,促進我國飛行的人才數量和質量的提升。

    主角因為缺乏系統而專業的指導,盲目追求訓練效果,導致發動機故障,回到自己的機庫接受好友DOTTIE(多蒂)的檢查,這是一輛藍色的小叉車,她不僅是主角的鐵桿朋友,更是頂尖專業的飛機維護工程師(圖6)。現實中,飛機最依賴的人有三類:設計製造工程師,飛行員和維護工程師。飛機設計製造工程師是將各種材料打造成形態各異卻能夠翱翔藍天的飛行器的人,飛行員是駕駛飛行器讓它們在空中實現精彩飛行的人,而飛機維護工程師則是保證飛機健康,確保日常安全飛行的人。這三類人在飛機的一生中缺一不可,所以影片中多蒂都在最關鍵的時候會伴隨主角出現,不過,影片在還有個小問題,多蒂並沒有跟隨主角週遊世界,大部份時間是在基地通過電視觀看了主角的征戰過程,而主角則是在各個休息站依靠了全球各地的朋友(其他各種顏色的小叉車以及飛行汽車)才完成了自己的一些拖曳、維修、改裝與救援工作,實際上每一位要去參與飛行競技或者表演的飛行員都會和自己信賴的飛機維護工程師一起參與,飛行競技或者飛行表演活動絕對是一個團體項目,靠個人力量是不行的。而且,飛行員和維護工程師在飛機的調整檢修過程都是密切配合,飛行員自己都會參與到飛機維護工作中,這樣都是確保做到人機合一,而且不同的賽段根據實際情況會對飛機採用不同的調整方法和競技策略,這些對於各個參賽隊伍都是絕密的核心技術,因此,一個優秀默契的競技團隊的建設才是能完成比賽直至取勝的法寶,只有主角一個光杆司令去參加環球比賽的事情是不會出現的。
 
    當然主角是一定要參加比賽的,否則主角就沒戲了,於是他們就一定要找個優秀的教練,所以我們的另外一位關鍵角色——主角的專業教練SKIPPER(機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盜艦載機,而且由於其大翼是向上摺疊,所以,也只有這種機型能做出「舉」著望遠鏡觀察的動作(圖7、圖8),而美國同期的海軍艦載機「TBF」或者「野貓」的大翼摺疊方式都不能做出敬禮或者「舉」望遠鏡的動作,美國人真是細節考慮非常到位,而且在影片的最後,在航母上面敬禮的這個情景既是模仿了軍人之間的禮儀,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惡搞了一下海軍航空兵對機翼摺疊技術的吐槽,謝爾曼鮑德溫先生是服役於美國前航母艦載機航空兵部隊,他是EA6B「徘徊者」電子干擾機的飛行員,他駕機全程參加了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在他所著的《空襲伊拉克》一書中就描述過這種情況;「。。。有時候大翼摺疊機構出現故障。。。。導致摺疊起來的外側大翼會出現單邊放不下來的情況。。。美國海軍飛行員稱之為格魯門式敬禮。。。」。本片導演克雷 豪爾(Klay Hall)的父親就是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他小的時候就總被父親帶著去看各種航展或者飛行比賽,一定看過或者聽過這樣的故事,也正是因為兒時經歷的讓他在本片中駕輕就熟,處處都是「航空范兒」的笑點。

    因為「機長」一直在暗地裡觀察主角的飛行,所以對於主角的競技狀態以及飛行技術瞭如指掌,很快就指導主角迅速提高了成績,而且針對主角的「恐高症」還專門設計了適合主人公的低空飛行比賽技巧,這些技巧也都是主角能夠獲勝並且蛻變昇華的撒手鐧,也彰顯了「機長」因材施教的專業教練能力。當然,在真實飛行中還是應該儘量高飛,不論是飛行速度還是安全性都有很大提升,超低空飛行僅僅在特技飛行表演中或者因為特殊的需要而實施的軍事飛行活動里才出現,即使如此,電影裡出現的主角翼尖蹭地擦水一類的鏡頭在真實中是不可能出現的(真實中出現的頂多是輪子踩水),真實環境中要是見到了翼尖擦水或者蹭地就絕對是飛行事故了。而且,大家在在「機長」訓練主角飛行這一篇章里可以看到一個細節,此時經常出現主人公的主起落架附近的鏡頭,仔細看看就不難發現那主輪胎還在慢慢的向後旋轉,這樣的鏡頭在影片的後面也出現過,這個細節如果不是飛行員,如果不是經常在天上觀察的話是根本發現不了的,真實環境中,可收放起落架的飛機在起落架開始收起的瞬間,剎車會自動施加壓力,停止輪胎轉動,減少因為旋轉產生的震動,至於沒有剎車的前輪則往往依靠安裝在前輪艙的磨擦片阻礙前輪的旋轉,通航飛機為了簡化結構和降低成本的考慮,往往採用裸露輪胎的固定起落架,飛行中輪胎也不施加剎車,都可以是自由旋轉的,筆者跟著通航飛機做訓練飛行的時候也就經常看到不少裸機身外表面的輪胎慢慢的旋轉,這個細節的刻畫足以讓筆者為影片的製作團隊讚嘆,細節決定成敗,從細節就能看出製片團隊在製作一部動畫電影方面的良苦用心,也能看得出美國人的航空知識已經潛移默化到了何種的地步。
 
    「機長」保留了他在戰爭中的典型塗裝,而且大家一看就笑了,就是還就是「海盜旗」中隊的成員,當然為了不至於在動漫電影裡過於凶煞以及變著法兒「向經典致敬」的目的推動下,迪斯尼的畫家們既想到了用活塞和交叉的扳手來代替原來海盜旗隊標中那恐怖骷髏以及交叉的大腿骨,而且在發音上也是精心做了選擇,海盜旗中隊的真正名字叫「Jolly 羅傑斯」,在電影中就變成了「Jolly Wrenches(扳手旗)」發音也和原始真名極其相似,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扳手的圖案用在電影裡了,活塞氣缸頭,交叉扳手的圖案也體現真實飛行競技活動的關鍵因素——動力和維修調整技術(圖9、圖10),所以迪斯尼的設計師們很認真的為其做了借鑑和變化,所以影片中這個變相的「致敬」筆者很是推崇。這一「變化」既讓很多專業的觀眾笑的前仰後合,也讓不明就裡的觀眾也能從容接受,變相廣告的宣傳尺度把握相當精準,真實歷史中首任「海盜旗」部隊番號就是VF17,當時該部隊正好換裝了F4U「海盜」戰鬥機,因此指機為名就稱之為「海盜旗」中隊,海盜在西方文化中的典型標誌就是懸掛有著交叉大腿骨的骷髏圖樣的旗幟,因此,VF17就用了這樣的徽章作為隊徽,「海盜旗」中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跌宕起伏,「海盜旗」中隊的名字也由好幾個不同番號的部隊來繼承,甚至還真的有了部隊的傳家寶——玻璃盒裝的真人頭骨骷髏和交叉的大腿骨,這是在海盜旗中隊番號仍然是VF-17時代,隊中成員Jack Ernie少尉駕機在進攻沖繩時陣亡,在墜機前,他通過無線電說,希望人們見到中隊的骷髏標誌時會想起他。他的家人後來把這個裝著Jack Ernie骷髏和兩根大腿骨的玻璃盒送給了 VF-17 中隊,這也就成了海盜旗的傳家寶和戰鬥精神像徵標誌。

    影片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這些飛機或者汽車在休息時喝飲料,他們的飲料就是專用潤滑油,只有滑油和液壓油才會用這種小罐子裝,燃油是不會裝在這小罐子裡的,飛機上的油液就三種——燃油、潤滑油和液壓油。這三者都屬於消耗品,燃油消耗量最大,其次是潤滑油,最後就是液壓油。燃油和潤滑油是每次飛行前後都要檢查並按需添加的,不過燃油添加的數量比較大,而且是根據飛行任務決定具體添加數量,一般按升或者加侖計量,民航客機動輒都是幾千升,甚至數萬升,即使是運動類小飛機也都是幾十甚至幾百升。而潤滑油的勤務就是保證飛行前必須添加到指定的數量,潤滑油大多用一誇托容量的圓柱體罐子包裝,每次添加數量大多是幾誇托就夠了,根據各個機型發動機的技術數據和發動機新舊程度來決定。而液壓油大多是檢查數量,不需要每次飛行都添加,當然這還不算啥,真正細節的地方是大家可以在影片裡看到他們所喝的滑油是的吸管統一都是淺灰色的彎彎的上細下粗的管子(圖11),這種管子實際上是為飛機加滑油的專用工具,是鑄鋁的也就是看起來是灰色的,一邊是個中空的彎嘴兼握把,另一邊是個帶半圓弧護罩的U型鋼製利刃。這樣飛機維護工程師就可以握持彎嘴,從滑油罐上面沿著邊捅下去(半圓形的護罩也給你提供了這一嚮導和靠模的功能),既能順利打開了滑油罐,又變成了一個延伸的加油嘴,方便給滑油箱加油,前尖後寬的U型鋼刃能夠把滑油罐切開相當大的開口,不阻礙加油時油料和空氣的置換,增加了加油的平順性(圖17),這個客串吸管的專用工具在影片中出現,如果你不是做過機務維護工程師的話你是絕對不知道的,此處你也是笑不出來的。

    主角在「機長」的系統訓練下終於出怔了,首先是飛到環球賽事的起點紐約,連美國重要標誌自由女神像都變成了叉車,主角一開始就在甘迺迪機場管制員的快速且專業的空管指令中鬧出了一堆笑話,當然影片是誇張,主角落在跑道上各種好奇的讚嘆,讓人確實感受到他是個沒見過大世面的小子,還差點擋住了後面的飛機落地(圖18)。在現實環境中,機場塔台這個建築物里有一堆管制員,比如,號稱「地面」席位的管制員是負責飛機在停機坪上滑行和各種動作(比如啟動發動機)的管理——呼號是XX地面,「塔台」席位的管制員是管理飛機在跑道上起飛或則著陸運行的管制員,而「進近/離場」席位的管制員則是負責飛機從起飛後到飛出機場管制空域邊界或者從機場管制邊界飛進到建立著陸航線這一段的時間的空中交通管理,在民航機場每一架飛機的一舉一動都要經過坐在機場塔台裡的這些管制員們的允許才行,而且只有擔任「塔台」這個席位的管制員才負責指揮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別的管制員是不管的。飛機在落地後要儘快脫離跑道,避免干擾後續飛機正常落地,如果沒有來得及脫離就會導致後機復飛。故意長時間佔用跑道的話機組也會面臨嚴重的懲罰;而後續進近飛機在看到跑道上始終有飛機達不到降落條件時必須拉起復飛,否則將出現危險接近,就會釀成嚴重的飛行事故了。當然,影片裡更多的是出於搞笑的目的,讓主角在跑道上來回的閒逛,到處的讚嘆,營造了一副鄉下小伙進省城的感覺,他剛剛脫離跑道,後續的客機就直接落地,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至於後面的比賽中大部份倒也沒啥特別的,主要是描述主角和各個參賽競爭對手之間的針尖麥芒一較高下或者相互幫助建立偉大友誼的故事,因為是全球的飛行比賽,所以在這一大段落里讓筆者感興趣的方面其實是迪斯尼的動畫大師是如何將全球各地的風土人情和航空緊密結合的方式,這個方式就是在全球的機場上做文章,迪斯尼的動畫大師將自己對世界各個國家民俗的理解融進了電影中世界各國機場的造型設定中,在影片中,依次精確展現機場航站樓的分別有美國德國、印度、尼泊爾、中國、墨西哥的機場,德國的啤酒和氈帽(圖20)、尼泊爾的寺廟和喇嘛(圖21)、印度花格窗和類似莫臥爾王朝建築群,化身拖拉機的聖牛、墨西哥的瑪雅文化金字塔和古城等等都成為機場中的重要元素,讓人忍俊不禁,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不論是候機樓,還是機庫,還是機場大酒店的風格完全就是純中式建築裝修風格(圖22),讓人感覺非常的中國范兒,充分體現了外國人對於中國的裝修裝飾風格的認知和理解,中國的建築就應該是飛簷斗拱,雕樑畫棟的純木結構,使用中式屏風或窗欞、木門等等不一而足(圖23),而且配合了孔明燈作為主人公好朋友愛情氣氛的昇華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當然,為了表現航空氛圍,在建築的房樑上面居然有圓圓的減重孔,估計搞飛機製造設計的都笑了。機場中很重要的建築物就是航站樓,因為航站樓是機場最主要,最醒目的建築,特別是國際機場,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大門,代表著國家形象,因此從建築美學方面要求有相當的地域或者民族特色,有較好的審美價值,這也與航空作為尖端旅遊交通方式相契合,應該說一個設計風格明確,有著鮮明地方或者國家特色的候機樓能給機場乃至省、市、國家增色不少,但是外觀不論設計成何種樣式,內部的功能還是服務於航空運輸,要本著方便旅客,利於運行和管理原則來實施。筆者特別贊同趙麗蓉老師的一句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國內很多國際級的機場候機樓都追求現代甚至是超現實主義特色,外形讓人看不出來和中國有啥關係,大的國際機場候機樓里很少能見到具有中國特色或者地方特色的,當然,諸如海口美蘭、福州長樂、拉薩貢嘎、福建武夷山、西雙版納嘎灑和甘肅敦煌等機場的候機樓都是筆者見過的非常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候機樓,從中國民居建築風格的精彩演繹到莫高窟元素的完美表達,無不彰顯了這些機場在展示風格迥異的地域文化的努力,如果外國友人前往這些地方,一定會被這些機場的候機樓所表現的中國特定地域的元素所吸引。所以,從這部動畫電影裡我們應該能得出一個部份性的結論,要想向世界傳播你自己的文化,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身的文化建設,然後再與國際接軌。只有保留傳統,並且能夠與時俱進才會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真心希望以後能在我國見到更多真正具有中國風格的,突出國家特色的國際機場。
 
    影片最揪心的地方當然是反派使壞兩次暗害主人公,第一次有驚無險,還意外造成了主角奪得分站賽冠軍,主人公從哪裡發現問題的呢?就是印度選手伊莎莉(Ishani)的換裝的螺旋槳,拿人的手短,只能設計陷害主人公了。說到這裡我插一句,印度選手的伊莎莉的名字很可能就來自與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沙麗(Sari)的諧音,沙麗這種衣服是使用色彩線條或者裝飾極其繁冗華麗的布塊,通過披裹的方式纏繞在身上,非常的漂亮,我們在影片中就能看到伊莎莉機身上就是這種誇張的圖案,甚至她原配的五葉後掠槳尖的螺旋槳都有隱隱的花紋圖案(圖24、圖25),她的叉車助手穿著沙麗可就更加具體了。話說回來,飛機的外觀塗裝可以做的很誇張,但是不能影響強制標誌如飛機國籍登記註冊號,航徽等等的識別,而且塗裝方案必須在本國航空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審批通過後方可實施。言歸正傳,現實中飛機的螺旋槳不是隨便就能換的,必需要和發動機做很好的功率匹配,如果弄不好不僅發揮不出來最佳性能,反倒會造成兩個和尚抬水喝的尷尬境地,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原型機是雙葉金屬變距槳,後來飛行員飛行時發現有震動,換裝了3葉金屬恆速螺旋槳後震動消失,以後定型的零戰就全部是3葉螺旋槳了,大家如果玩有動力的航模的話,就知道一定級別的發動機或者電機就須匹配特定槳距和直徑的螺旋槳,不然輕則影響發動機壽命,重則影響飛行安全,其實這兩點都證明了發動機和螺旋槳匹配的重要性。

    第二次主角的導太空線被撞斷了,主角也就陰差陽錯的去了美國的航母上並且交了一堆真正噴氣艦載機朋友,而且還看到「扳手旗」中隊的榮譽牆,裡面除了VF86是杜撰的以外,VF17,VF84,VF103可都是真正的海盜旗中隊的番號。

    離開航母后的主角經歷了最危險的事故,損毀嚴重,我們還看到了搞笑的飛機X光片,其實飛機維修中無損探傷是很重要檢查飛機結構損傷的手段,渦流、磁粉、螢光還有X射線這些手段都有,影片忠實地反映了現實的東西,就是把這些手段卡通化了(圖27)。主角受傷了,肯定要去修理站,此時笑點來了——在墨西哥的古城建築風格的急救站上面旗子圖案是電瓶搭接線纏繞的搭配翅膀的扳手!!這是影片向現實醫學系統的國際標誌——「蛇纏權杖」的致敬,蛇纏權杖的醫學標誌在國際上有兩類:一種主體是雙蛇纏杖,權杖兩側還有雙翼作為主體;另一種則是以單蛇纏杖作為主體,雙蛇雙翼之杖源自於希臘神話中的醫神赫密斯 馬克里之杖。電影中就選擇了有翅膀的這個醫學系統標誌作為致敬對象。電瓶搭接線大家都很熟悉了,是救援因電瓶故障而拋錨車輛的必備工具,柔軟的一紅一黑(一正級一負級)兩根搭接線正好是兩條蛇,而扳手是當之無愧的維修主力工具,而翅膀元素的出現正好與飛行密切相關,所以電影中就有了這個電瓶搭接線纏繞扳手並且搭配翅膀的笑點了,估計這個笑點真的你是學醫的才知道了。
 
    主角的朋友們都來送東西,機翼、磁電機、便攜GPS、螺旋槳等等不一而足,最後煥然一新的主角重上藍天,雖然現代飛機使用模組化理念設計製造,很多系統設備都可以安裝不同公司的產品,但是飛機不是隨便把一些東西組裝起來就能飛的,特別是升力特性和製造結構完全不同的機翼隨意更換,這已經近乎亂扯了,只是為了劇情的需要而做的一種藝術誇張(圖29)。在真實的航空領域有幾大「玄」學——空氣動力、電磁兼容、故障隔離以及結構疲勞,所謂的「玄」是指這幾個領域幾乎無法完全依靠公式或定理給出一個準確的定量或結論,大部份還要依靠經驗和反覆的疊代以及長期的監控來獲取數據,就拿航空電磁兼容來說,有的時候每個單一系統加電測試都是工作正常的,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或者通過集成面板將功能整合後再進行系統聯調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不可理解的問題,這種隱形的故障最難排查,導致拖慢飛機研發進程的也屢見不鮮,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都是各家設計製造單位花費了相當心血的,肯定是密不外傳,這不是朝夕之功,實屬長久之力。所以一個晚上就打造出全新的主角是影片的設定,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不用過份的深究。當然,你說現實中直接裝個別人的機翼的事情有沒?有,還真有,劉小童先生在其編著的《駝峰航線》一書中提到1941年5月20日,中國航空公司的機長吳士駕駛DC-3迫降在四川宜賓,被追蹤而至的日本飛機一頓狂轟濫炸後,炸壞右機翼,為了搶救這些珍貴的飛機,必須把她修復,而「中航」重慶基地沒有備份的機翼,所以必須在最短時間把它運到香港大修!而且就是DC-3的機翼最快也要兩個月才能從美國運抵香港。檢查香港航材庫時發現有DC-2的右側機翼,因為DC-3是從DC-2發展而來。於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理,「中航」安排一架DC-3(機長是Harold A. Sweet,副駕駛是吳敬誠,報務員是華祝),採用外部捆吊的方法把這架份DC-2的右側機翼空運運到宜賓。外部捆吊一個機翼!!嚴重破壞了飛機氣動外形,這架DC-3掙紮著把貨物運到目的地,當天夜裡,技工們就在吳敬成的指導下,把DC-2的機翼安裝到了DC-3身上,新飛機的右大翼比左大翼短約5英尺,約152.4 厘米)。於是誕生了人類航空史唯一的DC-2 1/2飛機(圖30)!!隨即,這架飛機仍然由Harold A. Sweet駕駛,飛機在宜賓機場起飛加入南飛航線,由於機身兩端機翼長短不一致,飛機出現嚴重傾斜,機長不愧為駕駛高手,馬上調節橫滾配平,做到左右機翼升力平衡。這架DC-2 1/2在空中姿態柔和、飛行平穩。午夜,飛機安全落地香港啟德機場,這是世界航空史上都堪稱一次奇蹟的飛行。1941年6月1日的紐約時報報導了這件事,12月又重新刊登專文記錄這神奇的飛行。
 
    影片的結局當然是很圓滿的,主角在機長的建議和幫助下,克服了恐高症的心理後無可爭議的獲得了全球拉力賽的冠軍,在這空中鬥爭的過程中「機長」用大翼挑翻反派主角的事以及反派撞壞機長的尾部這種事情在二戰中真的出現過,前者主要出現在英軍反擊德軍的V1巡航飛彈時用過,這也是情急之下發明的戰術,居然很有效,V1飛彈是人類史上第一種實用的遠程巡航飛彈,配備簡單的慣性導航裝置,對於這種時速可達600多公裡的最原始的巡航飛彈,要想攔截它可不容易,戰鬥機的攔截窗口僅僅有六分鐘左右。同時由於V1飛彈體積小,很難發現,剛開始時,採用常規的從尾部攻擊的戰術,很快發現這種戰術效果不佳,後來飛行員才找到對付V1的辦法,即反過來用戰鬥機的尾流影響飛彈,使飛彈飛行失穩,或者乾脆用自己飛機的機翼來挑翻飛彈,這也成了針對V1飛彈的典型戰術。後者則主要是在東線戰場上,蘇聯飛行員視死如歸,同仇敵愾,面對德國侵略者毫不畏懼,子彈打光了之後採用撞擊的方式繼續攻擊敵人,空中撞擊的作戰方式不僅蘇聯飛行員做過,中國,美國等盟國飛行員都做過這樣的事,這種不要命的進攻也讓自己倖存的機率變得極小,因為當你用螺旋槳切碎別人尾巴時,你自己的機頭也會嚴重受損,所以影片中反派弄壞了機長的尾巴,但自己毫髮無傷實在是太誇張了。

    在影片的最後主角DUSTY和機長SKIPPER又一次來到了美國CVN-81號「飛森豪威爾」號航母上面接受航母水兵崇高的敬意(圖31),其實這裡有很多的笑點,比如,按照美國現代核動力航母的命名規則,大部份都以美國曆任總統的名字為航母起名,但是動畫電影可以曲解和誇張,所以在影片中航母的名字也很有航空范兒,叫「飛森豪威爾」(FLYSENHOWER),大家都知道美國只有一位叫「某」森豪威爾的總統,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第34任總統德懷特 戴維 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陸軍五星上將。在美軍史上,他出身最窮,晉陞得最快,統率戰役行動最大,是北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是唯一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而美國也只有一條命名為艾森豪的航空母艦(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這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裡的第二艘艦,上面就搭載了隸屬於第7艦載機聯隊(CVW-7)的第103「海盜旗」戰鬥攻擊中隊(VFA-103 「Jolly 羅傑斯」)。本片精心選擇了他作為尼米茲級航母CVN81的命名,不僅因為他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很高,而且他被人提及最多的「艾森豪」的名字打頭的英文發音和 「飛」(FLY)的英文發聲結尾音一模一樣(都發「艾」的音),因此影片中就把航母的名字寫成「飛」森豪威爾(FLYSENHOWER)!!讓人前仰後合的同時回味無窮,我們在「飛森豪威爾」號航母上還看到了航母甲板上的最高迎賓禮儀——彩虹列隊(圖32),這是航母艦載機地勤人員列隊迎接貴賓的方式,因為美軍航母艦載機地勤人員身穿白、黃、紅、褐、綠、紫等多種顏色的分身,以區分大家的職務和功能,因此花花綠綠的站成一排就和彩虹一般,只有航母上最尊貴的客人才能享受這一迎賓禮儀,這一細節在影片的最後也有精彩的展現。其實主角在影片中間中國到美國長途賽段曾有落到過「飛森豪威爾」號上的經歷,主人公是農用飛機,肯定沒有著艦鉤,用尾輪做著艦鉤去掛阻攔索這種事肯定是影片杜撰的了,但是我們卻見到了航母上緊急停機阻攔網的應用,這是專門挽救那些必須強行著艦的飛機而設計的;我們的主人公同樣沒有彈射牽引鉤,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針對此類飛機的牽引索,以前美國海軍的F4「鬼怪」戰鬥機和A4「天鷹」攻擊機就是採用牽引索彈射起飛的,飛機彈射起飛後牽引索就拋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美國航母一般在船頭飛行甲板出多處兩個「牛角」,這其實就是為了回收這些牽引鎖而設計的回收台,影片最後主角和機長都享受了牽引索的彈射服務,注意,此時的主角已經換裝了最新的海盜旗黑黃綬帶加黑尾的高可視度塗裝,這算是向美國展示國家肌肉的航母戰鬥群和海盜旗中隊精神的絕佳致敬了。
 
    說實話,本片在歐美獲得的影評並不高,很多影評家對其簡單無聊的劇情和到處充斥的廣告給與了毫不留情的批駁。但是如果從航空氛圍的角度上筆者被整個影片中所展現的航空文化是非常肯定的,這一成功不僅得益於美國強大的航空氛圍,更重要的也是導演和全體制作演職人員對於航空的細節的細緻觀察和揣摩理解,才能給全球的航空愛好者帶來精彩的動畫航空電影。再舉個例子,宮崎駿先生為啥能畫出那麼多和航空有關係的動畫電影?這和他小時候在父親管理的飛機製造廠的生活經歷不無關係吧。所以說,細節決定成敗,細節來源於生活,藝術高於生活,最近幾年,我國在航空太空領域展現出不少成就,衷心希望我國的航空力量與日俱增的同時,航空文化也能有更為長足的積累和進步,也衷心希望我們的動漫製作者更加認真的觀察生活,真正能出好的作品,只有親身的經歷,全身心的參與,才會知道這個領域的酸甜苦辣,才會製作出讓人感動的作品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