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青春向前行--Colossal Youth

前进青春/青春向前行(台)/年轻人,向前一步走!

6.9 / 1,757人    156分鐘

導演: 佩德羅科斯塔
編劇: 佩德羅科斯塔
演員: Ventura (II) Vanda Duarte Beatriz Duarte Gustavo Sumpta Cila Cardos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fredo

2015-11-20 08:31:20

Pedro Costa - 方泰尼亞三部曲 《青春向前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是葡萄牙的里斯本,選映了多部專題導演佩德羅柯斯塔(Pedro Costa)的作品,影展很有心地把導演的方泰尼亞三部曲-《托嬰風暴》《在凡妲的小房間裡》《青春向前行》-放在週日下午連映,也就成為了我對這位電影導演的初體驗。看片之前就知道這導演的作品不容易看,結果觀影過程也一如預期地十分辛苦,不過還是嘗試記下個人的感想。

方泰尼亞(Fontainhas)是位於里斯本的一處貧民窟,許多非洲移民居住於此從事最底層的勞動,平日以吸食毒品度過絕望的生活。Pedro Costa在前葡萄牙殖民地西非島國維德角拍攝他的第二部長片《瑪麗安的漫長等待》時,受當地人所託帶信到方泰尼亞,開啟了他對這個地區的認識。

《青春向前行》(Juventude Em Marcha - 2006)的時空是貧民窟幾乎已拆除殆盡的當下,一位移民老人Ventura訴說著他的妻子不願居住到新的房子,倆人大吵一架下砸爛了所有傢俱。我們看不到妻子的出現(她似乎搬回維德角?),只剩孤單的老人離開了方泰尼亞去拜訪他四散的兒女。這有如《東京物語》架構下,老黑人的形象在風格化的鏡頭中對比於現代刻意潔白的新樓房,呈現出新與舊、城市與邊緣、現代與歷史之間的衝突。他來回於每位子女的住所,每一段都像是《在凡妲的小房間裡》的DV側拍(解析度已明顯提升),記錄著寫實平淡的生活言談,但某些極簡卻又風格化的設計又帶點Roy Andersson式一景一鏡的味道。

前兩部片中的Vanda在這裏演出老人的女兒,她結了婚生了孩子,她笑說她如何經歷戒毒與生產的痛苦就有如真實的Vanda在說著她的人生歷程,在三部電影中我們看她從削瘦冷峻近乎是男性化的形象到現在中年發福成為了母親,陪著她度過了十年間的人生歷程,片尾她穿起圍裙前去打掃別人的房間,正呼應了《托嬰風暴》中的角色克勞蒂。

老人不斷找尋一間新的房子可以容下所有的家人共住,但其子女都已飄泊在城市的各角落有著自己的生活,最後只剩他和空白的房子。《在凡妲的小房間裡》導演建構剪貼時間片段的企圖,在這裏更具野心地把移民貧民的生命歷史與當代揉合在一起,成為一幅貧困失根的移民家族心靈肖像。在老人訪視子女的段落之外,電影不斷回到一處同樣的房間,似是老人還是勞工的過去,他和同事一邊玩牌一邊覆誦著他寫的家書,為了讓同事可以寄回給遠在非洲的妻子。他拒絕把家書寫下來,熟悉的句子重覆誦念,文章逐漸長大成為繞在心頭的咒語。直到一場無名的革命政變封閉了這超現實的房間,寄回家鄉的書信似乎再也無法成真。影片後段老人在現實中似是找到了那位同事,這次換對方背誦著當年烙印在腦中的家書,只是他現在居住的房間已被大火燒黑成為一片狼藉,他和妻兒的關係也已分崩離析。這種以超現實的室內景觀反射出現代社會與心靈的寓言,又讓我想起蔡明亮作品比如《郊遊》的手法。

觀後閱讀影展編著葡萄牙電影的專書,王派彰的專文說明Pedro Costa如何從他受影史大師風風格影響的古典作品,逐漸褪去詩意電影的外衣,傾向更政治的風格。「他所謂的『政治』,其實不是統治國家的政治,而是駕馭電影的『策略』。」(高達?),由此看來《托嬰風暴》或許是他所謂「古典」詩意電影風格的最後一部,正符合多數藝術片影迷對於電影美感的期待,但卻不是導演所要的東西。而後兩部長片中他寫實卻又迷離冷硬的電影幻境,是為了真實還是為了追求那「始於探詢;止於命名」的「美」?從此觀來要一起進入這場「美的汪洋中的探險」,再再考驗著觀者的觀影歷程與美學脈絡,我不知道Pedro Costa後期的風格是否正是處在現代電影實驗的前端(也許我完全搞錯了),但讓我反思的是身為影迷的自己這趟旅程是否真是我所想要的,在影像的汪洋中我到底想找尋什麼?

(2015/7/3)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