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墊底辣妹--Flying Colors

垫底辣妹/奇迹补习班(港)/奇迹补习社(港)

7.4 / 1,869人    117分鐘

導演: 土井裕泰
編劇: 橋本裕志
演員: 伊藤淳史 有村架純 吉田羊 野村周平 安田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新大町

2015-11-22 02:19:32

雞血過後成功了便是雞湯,但萬一失敗了呢?


個人電影清單#190.《墊底辣妹》
個人評分:7.1/10

先別被標題誤導了,這並非一篇潑冷水的文章,這只是我看過這部片後的一些真切感想。
到我文章發佈為止,電影評分是8.3的高分,我是在b站看的全片,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覺是:作為一部勵志片,它成功地激發起許多影迷觀眾對努力求學的熱情與積極性——這是滿螢幕的熱血彈幕傳遞給我的一些感想。尤其在片尾,好多人在彈幕留言寄望自己的各類考試要加油努力:高考的、考研的、託福雅思的、四六級的、各種職業資格證的、甚至連中考也有的,誠然這些留言讓我看得也感覺正能量滿滿。
但是回到電影本身,這是部從開頭電影字幕就給你劇透到底的勵志片:「這是一個年紀墊底的辣妹用一年時間將偏差值提高了40應屆考上了慶應大學的勵志故事」。因此由一開始我們其實便知道這是個不會帶有「遺憾」更加不會有「失敗後的反思與釋然」的純粹學渣逆襲故事,是絕對的圓滿結局。但誠然,整部電影下來其實我的情緒都是比較平靜的,並沒有特別地激動或者觸動——並非沒有感同身受,而是電影側重點在於「努力過後便成功」所綻放出的成功之花,而觸動我的往往是「失敗挫折過後的沉澱與釋懷」。我們都參加過高考過來,甚至沒參加高考的人,學生時代一路走來也沒少考過試,無論重視成績與否,我們也都曾因成績而欣喜或者憂愁過,每個人都對自己求學之路上的各種情結、情緒及情感擁有獨一無二的發言權。

來說說我的學生時代。

一言概之,其實我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所就讀的學校(班級)的牛逼程度是依次遞減的。

初中,我所在的年級(只有兩個班,也都是實驗班)是真正的人才濟濟,當時我們中考年級平均分能上全省第二好的高中,當年初中的同學如今畢業於港大清華北大浙大人大中大華工的不計其數,乃至有考研到麻省理工以及讀博的。當年中考我以能考取全省第二好的高中的分數去了當時全市第五的高中。

高中,其實我們高中還是很牛逼的(只是初中的那兩個班實在太牛逼了而已),每年的重本率都有50%-60%以上(我們那屆最低,50%左右),我一路的平時成績也都能維持在中上游水平,高三的一模成績當時還是估測是能上廈大的(超出重本40分)。
然而,我的高考成績卻低於重本線20多分,因為我們正值高考改革(「3+X(自選科)」模式改為「3+1(文綜/理綜)」模式)的第一屆,這一屆像我這樣馬失前蹄的情況比我嚴重得多的都有(初中一同學在她那個全市第四高中長期年級前三,高考卻沒上重本)。後高考時期的一個多月裡我基本都是在茶飯不思百無聊賴的狀態中度過,那種當時於我而言「從天到地」的落差感我到現在也還能回想起來,但是我當時很決然的沒有選擇復讀——坦白說主要原因是不想再走一次這樣的路,太折磨了。

大學,我的大學其實就是廣東的一所稍好的二本(最近剛升了一本)。入學前我帶著極度陰鬱的心情進入大學生活,然而進入學校後這種消極情緒卻很快被周圍的同學的人情味與大家對生活的熱情所消除。我也參加了很多學生組織工作連帶修讀了個第二學位,後來也憑藉了這些經歷在畢業後進了一家房地產外企工作,進的這企業自然談不上能拿去炫耀,但說出來也不會丟人。
上面這些經歷都是我的真實情況,沒有吹噓也沒保留,只是說說我在學生時代關於成績的這麼些故事而已。

再來比對下我的經歷和電影。如果單論學生時期,我的經歷彷彿與電影女主人公剛好相反,她從普通高中逆襲到名牌大學,而我,則是從名牌高中滑到了普通大學。
所以,她的經歷、她的激動、她的勵志,我自然不能十分感同身受。但我會否定這種情緒嗎?自然不會,我很認同電影裡的一句話:為了別人的成功而去努力也是很棒的一件事呢。但要說真正能觸動我的點,電影沒表達出來——那種在付出巨大努力後仍然失敗,但最終釋懷後振作重新站起來,乃至最後會越來越能以平常心面對成敗的那種感覺。

所以你問我一路走來:有遺憾嗎?必須有,而且很多;有後悔嗎?這個真的從來沒有過。

電影給了大眾一碗很振奮人心的勵志雞湯,同時附贈的是個happy ending。然而我相信現實中有更多情況是:並非努力過後就一定有回報。雞血過後成功了便是雞湯,但萬一失敗了呢?很多時候,尤其是人長大後,習慣面對失敗或挫折後的淡定、淡然,其實比奮鬥後的成功更讓人感覺踏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