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目擊--Silent Witness

全民目击/SilentWitness

6.9 / 958人    119分鐘

導演: 非行
編劇: 非行
演員: 孫紅雷 郭富城 余男 鄧家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ve

2015-11-22 03:59:00

沉默的死者


2010年10月16日晚9時許,李啟銘在河北大學新校區生活區內醉酒駕車,將陳曉鳳和張晶晶兩名在校女生撞飛,導致張晶晶受傷,陳曉鳳死亡,並叫囂「有本事你們去告我,我爸爸是李剛」。2012年7月17日,電影《全民目擊》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2013年2月22日網友爆料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因涉嫌與5男子在北京海淀區湖北大廈輪姦受害女子楊某,已於21日晚被北京海淀警方刑拘。2013年9月13日,《全民目擊》全國上映。

之所以把這些事件羅列一遍,是想回憶一下在電影拍攝和上映的那段時間,大眾的輿論觀念里有什麼比較突出的特點。當時「富二代」、「官二代」都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由於一些人炫富或是犯錯後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兩個詞語被抹上了強烈的貶義色彩。《全民目擊》這部電影倒有幾分為犯錯的「富二代」洗白的味道,而且不光是為尚未成熟的孩子洗白,也幫身為不法商人的父親洗白了。其實想要從人性的層面展現大眾輿論里反面人物的正面形象,揭示輿論中給人群貼上特定的標籤以及「為富不仁」的傳統觀念都只是一種刻板印象,不可不算是一次善意的嘗試,但本片不免有些矯枉過正。林泰的不法行為以及造成的後果在影片中被輕描淡寫地帶過,童濤在影片中對真相和正義的堅持被設計成得理不饒人的行為,林萌萌作為殺人兇手被塑造成一個擔驚受怕的可憐女生,李曉妮因為是林萌萌的美術老師所以不肯承認林萌萌的犯罪行為,而被殺害的死者楊丹被塑造成一個拜金、出軌、不尊重人的女明星,沒有得到一點同情。影片裡幾乎所有人都展現了各自人物角色與刻板印象中不一樣的面貌,唯獨楊丹,依舊是一副趾高氣揚,為大眾所不容的明星形象,作為一個罪不至死的死者,她卻不能引起觀眾的同情。在這部打著人性的牌子,將庭審表演得十分酷炫的電影裡,居然連對死者最起碼的尊重與哀悼都沒有。在我看來,影片為了展現所謂的人性,卻已經將一些世界觀扭曲至失去人性了。

一. 林泰:從不法商人到「人性聖徒」
影片開頭林泰身著西服,戴著眼鏡從豪車上走下,面對記者的提問自信滿滿,堅定地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是殺人兇手,回答中還不乏插科打諢的玩笑,完全一副成功的風流富豪的形象。在法庭上,他的眼神依然顯得冷血而狡詐,但是在女兒出現後,頓時溫柔了不少。當司機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後,他又顯得憤怒異常,拿著手鏈砸向司機,呵斥拍照的記者。之後童濤在和女友李曉妮吃飯的時候,透露自己之所以對林泰窮追不捨是因為自己見證了大學同學的父親被林泰詐騙至破產,最終自殺。但李曉妮不僅沒有對童濤同學的遭遇表示一絲的同情,而且還反駁童濤,認為林泰的錯不應該由林萌萌來承擔。一直到這裡,林泰的主要形象都還是一個成功的富豪商人,而整部影片中針對林泰在生意上所施的不法行為的描述也就在這裡淺嘗輒止了。
之後,影片以「父親」這個角色為跳板,為林泰進行了一系列的洗白措施:在童濤找到林泰談判的時候,林泰一改桀驁不馴的姿態,反而懇請童濤放過他們父女二人;林泰被抓之後在法庭上俯首認罪,並做了一番令人感動的演講,「慈父」的形像已經確立無疑;律師周莉在林泰老家找到了仿造地下停車場的倉庫,揭示林泰為了女兒犧牲了自己;在影片以上帝視角回憶整件事情時,林泰面對司機主動要求替萌萌頂罪時堅決不同意,後來在偽造視訊時又執意要拍一個以自己為殺人兇手的版本;在影片結尾又為女兒送上一個錄像,講述自己對她的愛與希冀,呼應信紙上的那句「你父親不是為了讓你偷生,而是為了讓你重生」。至此,林泰的形像已經變為一個不願他人替女兒承擔罪責,又不忍女兒入獄,於是自己替女兒頂罪並希望女兒能對社會有用的聖徒般的慈父。
但影片在渲染父愛,極力煽情的同時,卻將一個問題掩蓋了,那就是林泰作為一個不法商人應受的懲罰何去何從。無視法律的平等性,忽略小人物(如童濤同學的父親)受到的不公正,轉而去以父女之情將一個罪人塑造成一個聖人般的形象,企圖用父愛來掩蓋過去犯下的罪行,用代女入獄來替代受到制裁入獄,在我看來根本是一種對法律的褻瀆和對人性的侵犯。

二. 林萌萌:從殺人兇手到「蛻變天使」
明明是殺死楊丹的罪魁禍首,在整部影片中卻始終表現為一個單純馴良的小女孩。影片一開始,她出現在被告人席位上,面對檢察官、法官的提問,如同受驚的小鹿一樣,誠懇地回答「是」、「對」,絲毫沒有為自己狡辯的企圖。看到司機為自己頂罪後也沒有僥倖的情緒,後來看到父親承認殺害了楊丹,情緒激動淚流滿面。結尾在看完父親的錄像後,一個人站在雨里,似乎是想要洗淨身上的罪孽。而在童濤的回憶和李曉妮,以及她的師生的回憶中我們都會發現,林萌萌就是一個活潑有愛心的女孩。
其實一個單純可愛的女孩因為一時衝動殺死一個人這樣的劇情設置並沒有硬傷,但是能否因為兇手是一個平日裡陽光活潑的人就原諒她的行為呢?答案當然是不行。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何況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奪走了一個人的生命。然而影片中,林萌萌有過堅持說是自己殺害了楊丹,也為自己的過失害父親入獄而難過自責,但卻從來沒有對自己殺害楊丹的行為表示過悔恨,沒有對楊丹表示過歉意。
而在對林萌萌殺害楊丹的敘述上,影片給出的解釋是喝醉酒的林萌萌因為對楊丹出軌背叛了父親而感到憤怒而撞上了她,真正殺死楊丹的也不是車子的撞擊,而是林萌萌事先並不知道的牆上的一顆釘子。於是,林萌萌真正成為了一個因為一時衝動而誤殺了人的單純小女孩,她的錯誤顯得那麼能夠原諒,哪怕這個錯誤造成了一條生命的逝去。這樣霸道的影片表述和洗白行為,讓我感受到的是對生命的漠視與不敬。

三. 楊丹:永遠沉默的死者
諸如林泰、童濤、周莉、林萌萌等人的人物性格都有好幾面,而楊丹作為殺人事件的中心人物之一,在影片中的形象卻十分扁平單一。人美歌好,驕縱任性,生活作風不檢點,典型的大牌明星形象,條條符合大眾文化里對自視甚高的女明星的刻板印象。如果僅僅是將一個女明星如此平面化地呈現,那麼也只算是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問題,但是楊丹不僅僅是一個女明星,她還是一個受害者。她的不尊重人(還不一定是真的),她的出軌都與主流道德觀念不符,是受到批判的,然而她罪不至死。但是影片當中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對楊丹表示同情和悼念:檢察官僅僅想抓住真兇,給林泰一個致命的打擊;林泰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對女兒的拯救行動上;林萌萌作為殺人兇手卻沒有正式地對楊丹說過一句「對不起」;周莉作為律師最關心的是自己能否打贏官司;林萌萌的老師同學全部焦點都在當好她的後援團上;而新聞報導與普通大眾則僅僅停留在對楊丹事件的娛樂消費……而影片在對林萌萌進行洗白的同時,則一遍又一遍地將楊丹的驕縱與出軌行為突出化,傳遞出一種「楊丹該死」的觀念。

影片中,林萌萌與林泰的父女之情感人至深,事件發生後林泰的驚慌與痛苦也被孫紅雷精湛的演技表現了出來。但是失去女兒的楊丹的父母呢?他們的感受有人關心嗎?不,沒有。楊丹的朋友,楊丹的家人,甚至楊丹自己,在電影中都被隱藏了。楊丹在影片中到底算什麼呢?影片對楊丹的設置具有如此強烈的目的性,以致於都忘記了她也是個人,將她完全地符號化了。這個符號與風流富豪掛鉤,所以能夠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使影片的展開具有合理性;這個符號是荒淫驕縱的代言詞,與林萌萌的單純可愛形成對比,為她的洗白打下基礎;這個符號被社會大眾所鄙視,不必擔心會引起觀眾的強烈不滿。影片裡有對林泰、林萌萌和檢察官的理解,有對司機夫妻的褒揚,有對律師的人類情感的表現,卻唯獨沒有對死者的憐憫,沒有對生命尊嚴的最起碼的敬畏。
電影中彆扭的台詞,「四不像」的庭審制度,對法律的玩弄,或許尚可在最低的程度上勉強忍受,然而以展現人之複雜性為由壓抑他人的正當權利需求,打著人性的旗幟卻缺失了對生命的敬畏,卻著實令人不寒而慄,無法接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