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梦想家/发梦王大历险(港)/白日梦冒险王(台)

7.3 / 343,240人    114分鐘

導演: 班史提勒
編劇: 史蒂夫康拉德 James Thurber
演員: 班史提勒 克莉絲汀薇格 莎莉麥克琳 亞當史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丑嘴唇

2015-11-23 20:29:06

被相機打擾


大攝影家蹲守在喜馬拉雅多日,終於等來了他此行的目的—雪豹短短幾十秒的現身。但他卻把眼睛從取景器中移開,用肉眼靜靜欣賞這一幕。他告訴米蒂:「有時候我不拍。如果我很喜歡某個瞬間,我不喜歡相機干擾我,而只是這樣靜靜地享受這個時刻。」

歐大師和酷愛攝影的劉師傅和楊工程師一同自駕去西藏。在珠峰腳下,歐大師想靜靜看一看這座聖山。但劉楊二人在拍到自己滿意的作品以後急著要趕在日落前趕到另一個著名的地點去拍「金山」,催著歐大師要走。實際上,由於經度不同,「金山」的日落時間要比北京時間晚,他們完全有時間。但對「出一個金山的作品」的渴望已經衝掉了劉楊二人對地理知識原本就不牢靠的認知。歐大師實在拗不過他們,匆匆離開了珠峰。到達「金山」時不但還沒落山,太陽甚至還沒到那個可以把雪山映成「金山」的角度,他們白等了三個小時。

好朋友梁老闆的婚禮上,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地號召大家為新人送去掌聲。但因為每個人都在用相機從自己的角度記錄著這場婚禮。因此整個婚禮一直都掌聲稀稀拉拉的。

麥迪來柳州的那場比賽,我拿了一台攝影機和一台單反,希望能記錄下一些精彩的瞬間。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我打算把全場都拍下來。但很快我就開始糾結,我實在不知道到底是定格的瞬間好還是動態的影像好。因此我手忙腳亂地切換著手裡的單反和攝影機,不時還要改用一下手機在朋友圈裡分享一下。錄像的時候錄了挺長時間發現無甚精彩,一關掉卻馬上就是三分命中或者快攻扣籃。有些精彩的拍到了,但是因為拿著器材不能過於搖晃所以不能大聲喝彩。有時用相機拍到了精彩瞬間,卻又覺得如果用攝影機錄個連貫的也許更好。
最後到了麥迪絕殺時刻,我是先用相機拍了很多,在他出手前幾秒鐘才換成的攝影機。三分命中,我很興奮,但眼睛是盯著那小螢幕看到的。小螢幕並不如肉眼來的開闊和細緻,但不看小螢幕又無法保證是否真的很好滴拍了下來。興奮感被這些沖淡以後,剩下的更多已不是關於我親眼看到了我最愛的我球星投進了一個絕殺,而是我拍下來了一段不錯的錄像。
更重要的是,因為機器來回切換,我並沒有留意時間。我以為這只是一個剩餘時間還多的關鍵球而已。
現如今,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著這一段錄像,卻依舊為當初錯失了那種經歷絕殺的感覺而遺憾。
後來去看CBA,都帶著單反。看比賽的時候兩腿還要托著相機包,站起來歡呼兩下還生怕東西掉了。所以一般拍個半場就不想再拍了。

牛背山。我們在半山腰凍了一夜,爬到山頂發現大霧瀰漫。心想受了那麼多委屈最終還是一場空,心中很是低落。但到了晚上,在火爐旁烤化了襪子,聽老闆說著昨晚山頂上千人在帳篷里被凍得鬼哭狼嚎宛如《活著》里國民黨的傷兵一般的故事。突然聽到有人喊下雪了。我跑了出去,望著天空,雪花由少到多飄落下來的同時,天上的我厚雲也一點一點地散開,星星一顆一顆地跳出來,匯成一片又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眼睛,在那樣的星空中,星星真的是會眨眼睛的,耳邊是tear streams down your face的歌詞,似乎落在我臉上的雪花也化成了我激動的淚水。明天有日出看了,希望就這麼觸手可及。我拿出相機,卻無法捕捉到這個夜晚中的天堂的任何一點細節。我知道用上三腳架,把快門速度減緩到幾十秒,可以在相機里留下星光,甚至留下星軌。但我看到的每一張用此法拍下的星空,都不可以與那晚我肉眼所見的相媲美。它們沒有靈魂,直觀上說,那些星星並不會眨眼,深層次些說,那些星星並未見到今夜我所見。

大師一生大作無數,偶爾放棄一兩個名留千古的瞬間似乎無甚損失,甚至還有些吹噓的感覺。而我們這些沒有出過作品的愛好者似乎沒有這份底氣和豁達去吹噓自己得到過什麼,更別提放棄過什麼了。
但為何又一定是吹噓呢?不拍,並非放棄了美景,而是放棄了一次分享給未來的自己和未來的他人直觀感受的機會。說到底,就是給別人的機會。而分享,成了這個時代最為奇怪的美德。這個時代似乎更青睞事實而非故事,但同時,人又更愛活在故事中從而改造事實。
大師也好愛好者也好,都被他人或者自己從身份上剝離了本質。實際上作為人,無需吹噓什麼,都是喜歡用肉眼去感受生活的。
我很喜歡電影台詞原文中distraction這個詞,我看的版本翻譯成「我不喜歡為了照相而照相」,雖然這麼翻很大氣很豁達,但是還是有所偏離。相機實際上帶離了我們目光的焦點,也帶離了我們生活的焦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