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ykite

2015-11-24 16:59:14

討論的基礎:規則與偏見


討論的基礎:規則與偏見
——電影《十二公民》

按:這篇文字是自己為電影分享活動寫的演說稿。比較凌亂,但也真因為就是當時很散的思想過程,所以也不願再做精細的修改,原汁原味吧!

今天跟大家一起欣賞的這部電影叫《十二公民》,我給這次推介起了個名字:「討論的基礎:規則與偏見」。從名字中也可以看到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概念有兩個:偏見,這是我們在討論時候,對我們觀點影響最大的因素;規則,這一點是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無有規則不成方圓」,所以我非常認同規則對於討論的約束力和指導性。偏見,是討論中存在的異,就是我們大家不同的地方,而只有規則,才能真正讓這些異在一起共存,因為它是我們共同認可的標準,所以偏見和規則,構成了討論的基礎,也正因為這兩者,我們才能在討論中求同存異。
下面,我們一點點來聊。

第一部份,是接地氣的中文化。

「各國版本」

首先,我們還是從電影文本談起。《十二怒漢》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它的經典之處不僅僅在於電影表達的關於法律制度、理念的體現,也在於影片的形式。12個人聚在一個小屋子,只能憑著台詞、肢體、表情完成全部表演,非常見功底,也非常話劇化。

也正因為這部電影的非凡魅力,出現了很多國家版本。除了1957年版本外,美國人自己在1997年又翻拍了一次,只是第一版盛名太過,很難超越;日本是在1991年,名字叫《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劇情正好翻轉,而且也是唯一有女性角色的版本;2007年,俄羅也出了一版,故事已車臣為背景,探討的主題更加宏大,也是最成功的翻拍版本。

然後就是今年徐昂的《十二公民》這部中國版。

各國版本,基本都與本國實際情況緊密貼合,反應了各自的社會現實。最初的美國版《十二怒漢》,講述的是在貧民窟長大的18歲少年因為涉嫌殺害自己的父親被告上法庭;1991年日本版《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通過一樁弱女子殺前夫案,在一定程度上探討了女性權益的保護問題;2007年俄羅斯版《十二怒漢大審判》說的是車臣男孩被指控謀殺自己俄羅斯軍官的繼父;至於2015年中國版《十二公民》,審理的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富二代弒父」案。

然而,不管是哪個國家,其實是一個主題:偏見。美國的偏見是種族歧視,日本的偏見是女性地位;俄羅斯的偏見則是車臣問題;中國的偏見是「富二代」。(以上兩段內容引至「http://movie.mtime.com/208618/reviews/7894316.html」)

「中國式偏見」

我是先看了《十二公民》,看完之後覺得這麼棒的影片,應該看看原版,然後回過頭看了1957的《十二怒漢》。《十二公民》的還原度非常高,悶熱、雷雨、風扇壞掉這些情節基本忠實原著,更別說台詞和表演了。但是我覺得兩者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首先就是名字。美國版電影名字用了「 Angry」,憤怒的,其實就點明了因偏見而帶來的憤怒,因憤怒而表現出的非理性,這種情緒的表演和表達非常直接的點明了主題。而徐昂用了「公民」這個詞,而這恰恰是當下中國最缺的,也是最難建設起來的一種品質。因此,從用詞上也不難看出,徐昂對於當下中國的現實是有所思考和有所指向的。中國版當然也可以用「憤怒」,因為這也是當下社會環境裡,中國人最常態的情緒。但是與描摹社會現實相比,國民身份建設和公民意識培育更顯得高明,大氣,上檔次。

其次是視角。徐昂選了「富二代」這個問題作為整個故事的基礎,「富二代」似乎是一個充滿原罪氣息的詞彙,因為財富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永遠都是得之不正的,所謂「人無外財不富」,而這些財主們肯定都是「為富不仁」的。而區域、個人發展的不平衡則加劇了財富向少數人的積聚,既造就了地域間的歧視,也形成了 「仇富」的心態。我們早就習慣用「道德」的標準評判事情的好壞,尤其是在網路時代,道德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鍵盤俠」安然於螢幕後面,早就組成了道德審判的「陪審團」,所以才有輿情的群情激奮影響案件審判的畸形狀態。

所以,「富二代」像一個引線,點燃了 「中國式偏見」的集中爆發,電影中幾乎讓所有人都天然地認為這個「富二代」就是殺人兇手,也就不再願意話費時間去討論證據,也不願在道理上持一個中立的態度。

「有話好好說」

關於當下社會現實中的種種問題,電影裡大量的台詞都已經原貌呈現,這也是電影文本要表現的主要內容。然而,拋開內容本身,單就電影的表現形式來看,何冰的一番話直奔要旨,點明了主題。他認為目前中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普遍充滿怨氣,「中國沒有陪審員制度,但在網路上,類似的爭論每天都在發生。大家交換意見時前三句還能好好說,到第四句就罵起來了、人身攻擊了。我希望大家看了電影,至少能有話好好說。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張藝謀多年前的那部《有話好好說》。從那時候起,我們就已經進入了「能動手儘量別吵吵」的模式,到現在我們依然不知道怎麼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討論問題。

所以,徐昂或許就不想討論法律問題,他更感興趣的應該是「十二個人在一起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

其實,這句話也是最終讓我把今天分享題目定下來的重要原因。在答應做分享之後,小綠問起主題的事情,說實話,剛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各種想法,電影所表現的各種問題都憋在胸中,幾乎要噴薄而出。但當真正要確定一個主題的時候,卻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法律視角,社會視角,理性推理,無罪推定,這部影片包羅了太多話題。

當看過幾篇影評和相關報導之後,看到何冰的這番話時,靈光一閃,既然很多話題電影本身就已經說得很明白很透徹了,而我們活動本身也是坐在一起說話,何不談談關於怎麼討論,怎麼就事論事呢?所以,最終定下了今天的主題:討論的基礎。

第二部份:議事的規則

「議事時的問題」

在我們平常開會的時候,不管事情多少大小,幾乎所有的會議時間都在半個小時後以上,再加上已經形成習慣的遲到,一次會議不開一個小時,就好像領導不重視,事情不重要,就好像沒開過似的。

本片中,身份不同,職業各異的12個陌生人坐在一起討論時,雖然因為戲劇衝突的因素,有些衝突激烈了一些,但是我估計這幾乎就是平常開會所有問題的集中示範。

因為身份不同而導致的觀點相左,因為觀點相左更強化了身份的分歧,以致於討論最後就剩下了憤怒的情緒和強烈的人身攻擊。至於最開始討論的主題,事情的起因早就拋到九霄雲外。而在討論的時候,東拉西扯,話題跑偏的問題在平常的會議中更是司空見慣。

「議事的基礎」

我們坐在一起就某件事情進行討論的時候,總會有一個討論的基礎,這個基礎能把所有人聚攏起來,能夠讓大家展開討論,而不至於雞同鴨講各說各的。這個基礎首要一點就是有一個大家一致認可的標準和底線。然後我們在此標準和底線之上才有對談的可能。如果,從頭至尾每個人都秉承著自己的一套理論一套標準,那肯定是誰都聽不明白誰,誰都說服不了誰。

而在這樣一個「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觀點交鋒,可以事實辯論,我們才可以把各自的「異」拿出來進行討論。當然,爭辯的過程也要講道理,要有清晰的邏輯,而不是胡攪蠻纏。

有關議事時的這些情況,我想當大家看影片的時候會體會的更深,也會明白一個能夠「求同」基礎的重要性,也會明白學會就事論事是多麼艱難!

「《可操作的民主》」

在確定主題之後,就想到了這本《可操作的民主》。於是買來研究。結果一讀,就被震驚了。這本書雖然用了「民主」這個詞,但其實就是講怎麼開好會的問題。

而在開會之前,會議和培訓的主導者首要的任務既不是探討會議內容,也不是……,而是先制定了一套怎麼維持秩序保證會議得以進行下去的規則。書中把這套維持討論的規則叫做「元規則」。這個「元規則」,其實就是我上邊說的大家討論的基礎。

當規則確定下來之後,維持規則的權威就很重要。既然大家都認同,那麼就要遵守規則,按照規則的要求來進行,用規則來保障每個人的發言權利。

本書中與我們一般開會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主持人的角色。

在我們現實里,會議的主持人就是單位的領導,由他主導會議議題,會議進程,並最終形成會議決議。而這個決議基本上就是領導的意圖。所以,我們平常開會與其說是在一起討論倒不如說是聽領導決定。

在這本講明怎麼開會的書中,主持人的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僅僅是維持會議的一個角色,既不參與討論,有時候也不參與最終的決定。以這樣一個中立的狀態才能保證會議不偏不倚正常進行。

為了解決跑題和人身攻擊的問題,在元規則中還有一條「發言規則」。這條規則限定了每個人的發言次數,每次發言時長,保證了會議的效率;規定了不同意見輪流發言的次序,保證了所有觀點都能得到充分表達。規定了每個人發言時必須面對主持人,避免了因意見分歧而導致的人身攻擊。

正是在這一系列的關於怎麼建立討論規則的規則,使得會議能夠有效,高效的進行。

結語

當然了電影也有很多瑕疵,值得再推究的地方,然而不管怎麼說,本片接地氣的中文化,拍出了當下實際的社會狀態,這才是真正把握住了原版的精神;而在影片推進過程中展示出來的法律精神,議事態度都說明,在「公民意識」培育方面道遠且艱,但至少我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邁出了一步。就憑這一點,都值得肯定和稱讚,所以,影評人李小飛說:「對於中國人來說,《十二公民》比《十二怒漢》還要偉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