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錯戀--Right Now, Wrong Then

这时对那时错/错恋(台)/现在对那时错

7.1 / 4,590人    121分鐘

導演: 洪常秀
編劇: 洪常秀
演員: 金敏喜 鄭在永 劉俊相 高雅星 尹汝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丘

2015-11-24 18:33:31

本是虛無,何分對錯?


近兩年的韓影,頹勢盡顯,一眾藝術片名導紛紛失語,台前只餘崔東勛、柳承菀、尹齊均等商業大導獨領風騷,雖然足夠熱鬧,但總給人感覺缺了那麼一點韻味。好在還有洪尚秀,不徐不疾的每年推出一部新作,堅守著藝術電影的領地,固執的用一種手工作坊式的製作方式,螳臂擋車的抵抗著電影工業化的潮流。想當年,韓國評論界認為洪尚秀「以他孤傲的獨特形式提升了韓國電影的價值」,我還一直覺得有過譽之嫌,沒想到一語成讖,當下韓國影壇,還真就只能靠洪尚秀挽回一點顏面。 洪尚秀在韓國也是一個特立獨行遊離於體制之外的導演,他的每部電影的成本不過十幾萬美元,投資基本依賴海外的電影基金。劇本都是自己獨立完成,演員基本都是友情出演,片酬低到不可思議或者乾脆就免費出演。場景來來回回不外乎就是小酒館、咖啡館、小旅店或者大學校園,人物設置基本就是一男二女或是二男一女,絮絮叨叨聊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男男女女那點破事。所以有的觀眾說,看洪尚秀的所有作品,都像是在看同一部電影,完全看不出區別。沒錯,洪尚秀確實一直在重複自己,但能在重複中玩味那些細微的區別導致出的不同走向,甚至玩出了名堂,被冠以人類學結構專家的名號。他的作品,一向是法國《電影手冊》的最愛,他本人更是三大電影節的常客。今年的新作《這時對那時錯》,更是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一舉奪得金豹獎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亦是韓國電影今年在海外幾太重要電影節的唯一斬獲。 《這時對那時錯》的劇情設置,和其早期作品《生活的發現》有些許相似,都是講述一個導演到外地去旅遊(講學),邂逅文藝女青年的故事。區別就是,《生活的發現》里,導演在同一段旅程時分別遇到兩位不同性格的女子,發生了兩段未竟的情緣,最後那蠢蠢欲動的慾望,在瓢潑大雨中被澆了個透心涼。而到了《這時對那時錯》,同樣是兩段體結構,導演邂逅的是同一個女畫家,只是因為在交往過程中的表現有些許的差異,導致最後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和《生活的發現》類似的是,導演在第二個段落裡面,站在女畫家的家門外,滿懷希望的期待著接下來的約會時,那顆熱切的心,被寒風逼回了冰冷的現實。和之前的作品相比,《這時對那時錯》並沒有大肆玩弄細節關聯的嵌套式結構,而是踏踏實實的搞出了一個重複敘事的故事。重複敘事的代表作,如《羅拉快跑》、《一個字頭的誕生》等,其實都是想用類似結構來表現人生的偶然和無常。但洪尚秀顯然不這麼想,在訪談中,他把這個兩段體結構比喻為兩個平行世界,它們是獨自發生的,但又確實有著某種聯繫,若你相信這兩個世界同時存在,並非得想要去弄清兩個世界的關係時,這兩個世界就都會消失。還好,弄清它們的關聯並不容易。若世界存在無限的可能性,所有的疑問都將有活力,像是永恆的迴響一般。這段話聽起來高深莫測,但只要對量子力學有所了解的朋友,不妨想像一下薛丁格的那隻不死不活處於疊加態的貓,或者便可以理解洪尚秀的世界觀。在科恩兄弟的名作《嚴肅的男人》裡面,他們提出了一個觀念,即世界是不確定的,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真相根本無法還原,未來也無法預測,而你觀察越多,離真相越遠。這個世界觀,在我的理解里,應該和洪尚秀所提出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種世界觀支配之下,科恩兄弟的選擇,是用現實中的荒誕和悖論來表現不確定性。而對洪尚秀來說,是利用生活中的細節,去儘量接近不確定的現實,並保持一定的距離,永遠無法抵達。這樣我們就能明白了,洪尚秀的電影裡的故事為何沒有起承轉合,甚至從來也沒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結尾。 回到影片,在第一個段落里,鄭在詠飾演的導演咸春洙拒絕了高雅星飾演的女演員的間接示好,獨自一人來到華城行宮,偶遇金敏喜飾演的女畫家尹希靜,開始了尷尬的搭訕求愛之旅。我們可以看到,咸春洙並不像洪尚秀以往電影中那些被慾望衝昏了頭腦的男主人公,只要見到漂亮女人就像發情的貓一樣說個沒完,而是有所取捨,委婉的拒絕了女演員的好感,選擇自己打發掉這百無聊賴的一天。只不過剛好尹希靜出現在他面前,這才引發了他的興趣,進而產生了後面的故事。一切都是隨性而為,並沒有特別的計劃和目標,這也是洪尚秀作品中人物的一大特點。也正因為如此,他在評價尹希靜的畫作時,所用的評語和他在採訪中評價自己電影的措辭大致相同。對咸春洙來說,這只是一次獵艷之旅,無論成與不成,明天他都要返回首爾,所以壓根沒想真正欣賞畫作,走進尹希靜的內心世界。但對尹希靜來說,缺乏朋友和知音,咸春洙的評語又句句說到她的心坎裡面,自然會產生好感,乃至後來在小酒館裡,面對咸春洙的求愛,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當在咖啡館聚會時,聽到咸春洙對他的電影的評價和對自己畫作的評價完全一致,再加上聽到導演早已結婚的事實的時候,那種覆滅感,可想而知。由此,第一段求歡之旅,不歡而散,這才導致了第二天咸春洙在講座現場大放厥詞,拂袖而去。 第二個段落,幾乎把第一段的故事完全重複了一遍,但在細節上有略有不同。比如片頭的字幕,第一次是「這時對,那時錯」,第二段的片頭,變成了「那時對,這時錯」,這也是洪尚秀在文字上玩弄的小把戲。在這個段落里,略去了女演員示好的橋段,直接進入華城行宮。在畫室裡,面對尹希靜的畫作,咸春洙誠實而又中肯的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卻未獲得尹希靜的認可,反而惹得她惱羞成怒。不過,誤會很快便煙消雲散,兩人來到小酒館,咸春洙首先坦白自己的婚史,然後又表達出對尹希靜的愛意,反饋到尹希靜那裡,就變成了「那我們要是早點認識該多好」。同樣的話語,按照不同時間順序和不同地點表達出來,竟有如此大的差別,這之間的關聯,還真是複雜。不過即便是互有好感,尹希靜也只是給咸春洙拋出了一個虛幻的承諾後,消失無蹤,留下咸春洙一個人在寒風凜冽中瑟瑟發抖。轉念一想,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在明知第二天就將各奔東西的前提下,玩一場令人心跳的戀愛遊戲,作為成年人的共謀,大概兩人都心照不宣吧。 這時對那時錯,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顯然洪尚秀壓根沒想討論這個問題。他所看重的,是在沒有明顯外力驅動下,人物的自發行為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咸春洙和尹希靜,就像是他拋出的兩顆棋子,看他們在他設定的情境下,如何影響、轉化,並從這個過程中人物的細微表現上,逐漸揭示並接近生活的本質。當然,按照洪尚秀的說法,我們只能無限接近,卻永遠也抵達不了本質的核心。或許,按照我的理解,生活的本質一直都在,比如第一段中俯瞰眾生的佛像,還有第二段中漫天飛舞的皚皚白雪,這些美好的存在,就在我們身邊,因為太過平常,才被我們忽略。就像片中的咸春洙和尹希靜,對這些美好視而不見,非要到男女之情中尋找和證明白我的存在,更可笑的是,觀眾還要從兩段故事結果的不同推導出之前人物行為和語言的對錯,實在是謬之千里。 另外,《這時對那時錯》和之前洪尚秀作品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影片不是一次拍攝完成,而是先拍攝完第一段,然後演員們在完全不知道第二段的角色和劇情的情況下,先看完第一段的影片,再進入第二段的拍攝。也就是說,演員會不自覺的把第一段的故事和情緒帶入第二段,進而對第二段的表演產生微妙的影響,然後這種微妙的變化又被攝影機記錄下來,忠實的在螢幕上再現。可以說,這部電影的整個流程,都像一場行為藝術,而背後的策劃者,便是這位隨手為之便舉重若輕的韓國作者導演洪尚秀。

註:本文首發於《中國企業家》雜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