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地救援--The Martian

火星救援/火星任务(港)/绝地救援(台)

8 / 928,299人    144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德魯戈達德 Andy Weir
演員: 麥特戴蒙 潔西卡雀絲坦 克莉絲汀薇格 傑夫丹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5-11-25 13:00:57

火星每日農經與地球探索發現


文/夢見烏鴉


他是太空人裡最會種馬鈴薯的農民,農民里最會拆解飛船的修理工,修理工里數理化最好的學霸,學霸里最懂得求生技能的驢友,驢友中跑得最遠的太空人。他就是馬特呆萌,繼《拯救大兵瑞恩》和《星際穿越》之後第三次弄丟自己(也可以說,地球人為了營救他折騰了三次),這次擁有了一個星球成了小王子,也是每日農經的主持人。





近幾年出現不少太空電影,而且各個都是精品,其實電影類型與人類的生活和發展走向是息息相關的,這說明近幾年人類的太空熱潮又開始重現了,就像上世紀80年代一樣。《火星救援》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也是連續三年的第三部,有意思的是,《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到《火星救援》幾乎都是同期,主打秋冬檔,明年這個時候,會不會有第四部呢?扯得有點遠。


好看就是「硬」道理
比起前兩部《火星救援》有著相同屬性,非常「硬」的科幻,儘管其中一些細節展示,比如火星的重力為地球的0.375倍,在火星表面不可能獲得如地球差不多的重力表現,比如達蒙在火星行走和搬重物時的表現,按理說應該比較輕鬆才對,最重要的還是植物生長的樣式,在這樣的重力條件不絕對不會長著片中那個樣子哦。當然這一切都是一些表現手法上的忽略,比起《地心引力》讓不同軌道運行的國際太空站和天宮號「接軌」,《火星救援》在科學理論方面並沒有犯錯。因為本片的原著作者安迪·威爾就是一個行星動力學和天體物理學的達人,電影在營救段落上的展現,是近幾年來俺看到過最「硬」的科幻電影。


當然,有大量科學依據支撐,電影也不沒有枯燥晦澀,就像《星際穿越》儘管有些觀眾看不懂片中的理論,但依然覺得很好看,是由於電影的故事性和蒙太奇藝術下所表現出來的故事張力。《火星救援》也是一樣,電影拍得乾淨俐落,兩條線索平鋪敘事,並無花活。在地球與火星的各自線索下,編劇不但給角色的任務製造阻力,被遺忘在火星到被地球發現蹤跡,居住艙爆炸到救援火箭爆炸,食物短缺到腦洞大開的救援任務。電影的故事平鋪直述,但段落之間和兩條線之間張力十足,情節跌宕,在電影江湖馳騁近50年的雷德利·斯科特,對這個故事的駕馭程度非常成熟。所以說好看才是硬道理,再加上很「硬」的科幻元素,讓《火星救援》成為2015年最好看的科幻電影之一,且電影沒有故作高深,爆米花娛樂指數很強。




火星上的《每日農經》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本片的兩條主線基本可以劃定為「科幻」與「科學」之分,人類登陸火星的設定是科幻的虛構成份,而地球上的營救部份是科學展示。有意思的是,按理說科幻與科學的風格差異應該會很明顯,沒想到電影中,科幻的火星部份拍得跟《每日農經》一樣,反而地球上的科學部份拍得跟《探索發現》一樣。


眾所周知,很多表現荒島求生或者獨自漂泊的電影都是盡力表現角色在孤島上的遭遇,生活如何枯燥如何求生,比如《荒島餘生》和《少年派》,極大展現了人類面對困境如何度過難關。而且按理說《火星救援》在這方面的展示應該更進一步,在人類無法生存的火星上挺過超過一年的時間(這裡說的一年是地球年,火星一年有687個地球日,火星一天長度是24小時37分鐘),應該更多的表現求生。但電影並沒有這樣做,反而近達蒙在火星上的日常拍得很輕鬆,有吃有喝,後半段還可以依靠聊天打發時間。


電影這樣做,就是為了讓電影沒有進入到求生欄目的設定上,因為這類電影很容易會讓觀眾跟隨角色進入到枯燥模式。片中給馬特·達蒙在火星求生之旅設定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從生存到物質,再到與地球建立聯繫等等。而馬特達蒙解決這些問題看上去也很「輕鬆」,同時加入了大量笑料在其中。《火星救援》一開始根本沒有把電影走向引入求生環節,因為需要照顧到觀眾的欣賞需求。因此在電影的科幻環節,拍得很接地氣,跳躍性也很大,被遺留在火星,給了他一個居住艙;沒吃的,可以搞農業;農業搞不下去,可以與地球建立聯繫尋求援救,當完全生活不下去的時候,救援也到了。


地球上的《探索發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片的重心不在「求生」,而是在「救援」,也是將本片帶離枯燥的火星生活,引入「人間」的生活氣息,也就是地球上的救援任務。


比起「悠閒」的馬特·呆萌,地球上的生活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救援任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日以繼夜的工作,NASA內部的官僚和公開撕逼等等,就是這部份內容推動了電影的劇情,讓電影的情節變得更加曲折和跌宕。同時地球部份,大量科學元素都是立足於現實,包括測試用火箭助推器的時間,依靠天體動力學而制定的救援任務(片中救援任務的設定讓人想起了《阿波羅13號》),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下,大量科學理論的引入,看上去地球上的工作要比火星上更加枯燥。


然而為了避免大量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的流水帳敘事造成的枯燥,電影兩種主線的切換讓電影整體變得非常緊湊,兩條主線的切入點非常準確。每當地球工作陷入到繁瑣的科學研究之後,視角馬上切換到獨自求生的馬特·達蒙,大量生活化的氣息和視覺奇觀又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火星上,每當達蒙在火星上「無事可做」的時候,視角再次切換到地球。這樣循環切換的設定,保障了電影最基本的觀影效果。


兩個星球,兩種風格的錯位,這樣交替的切換讓原本流水帳般的敘事變成非常好看,作為一部「硬科幻」,一切物理元素都是過眼雲煙,這才是電影最精彩的設置。




音效年度最佳
電影的大場面不是很多,想看大場面恐怕要失望了。這讓人很奇怪,雷德利·斯科特近期幾部作品都有越做越大的效果,而且他也是好萊塢公認很會駕馭大場面的導演,比如《天國王朝》、《1492》、《普羅米修斯》、《法老與眾神》等等,但不要忘記,老雷的成名作《異形》靠得可不是大場面,而是那是可怕的生物,還有幽閉的風格和陰森的音效塑造。《火星救援》最值得稱讚的技術環節,就是音效。


該片採用的是DTS:X沉浸音格式技術,其中由環球數位創意科技有限公司 (GDC Technology)研發的臨境音媒體伺服器此格式能夠在觀眾周圍的精確位置上營造逼真的聲音效果,締造更為豐富的音景。片中火星撤離場景中,主角馬克打開艙門後瞬間被嘶吼的狂風和隕石雨包裹,全方位流動的音效把來自四面八方的碎石砸擊聲體現得淋漓盡致。航空器的頂蓋被颶風吹翻,從右至左向太空人們飛馳而去,在DTS:X環繞音效的支持下巨物由遠而近襲來的效果讓觀眾彷彿已置身於石雨之中。當馬克被重物擊中後,那如重拳的撞擊聲更是極為真切。另外,當呆萌孤寂的留在火星獨自生活時,沉浸音對靜謐的火星展示也是非常理想,四週一片死寂,唯有孤獨的身影擁有了整個星球。


個人認為,《火星救援》在明年奧斯卡上,最起碼要收穫幾個技術獎項的提名,其中音效剪輯提名幾乎提前預定。


PS,在火星上真的可以種莊稼嗎?


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火星土壤缺乏地球土壤中所含的營養成份,土壤持水度差(當然還要考慮重力問題),但如片中人工堆肥的方式確實改變土壤成份,保證了植物所需氮磷鉀。但也有研究表明,火星的土壤中含有高氯酸鹽,這對植物之致命的,想要在火星上種莊稼必須中和掉這種成份,這個噱頭在片中沒有展示。


其次就是重力,在0.375的地球重力下,植物再生長有著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研究表明,在失重的條件下,番茄、小麥、水芹和芥末可以生長,而且越長越好,但《火星救援》裡的馬鈴薯沒有試過.....


最後就是溫度,火星溫差極大,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160攝氏度,夏日白天最高27攝氏度,冬天夜晚最低-133攝氏度,因此片中也解釋了居住艙破裂以後,馬鈴薯苗為什麼成了那副德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