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地救援--The Martian

火星救援/火星任务(港)/绝地救援(台)

8 / 926,552人    144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德魯戈達德 Andy Weir
演員: 麥特戴蒙 潔西卡雀絲坦 克莉絲汀薇格 傑夫丹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berKnight電子騎士

2015-11-27 19:36:22

簡單不孤單的火星人


這是一個複雜的時代,超級英雄們都不屑於頭腦簡單地打打殺殺,他們糾結、思考,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主人公那樣審視自己的心靈,每天不問自己三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何處去」就無法脫掉斗篷和戰袍上床安睡(一個人!)。豈止超級英雄,幾乎所有螢幕英雄都越來越苦大仇深內心矛盾的樣子,他們嘴裡念著深奧陰鬱的詩句,爭相擺脫肌肉男的形象,試圖讓自己變成哲學家、詩人、政治領袖和神經病的混合體……

幸虧還有人喜歡在這個複雜糾結的時代拍簡單電影,比如《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比如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火星救援》。

有了《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珠玉在前,甚至更早時候同題材的《火星任務》、《紅色星球》,雷德利·斯科特為什麼還要拍一部同樣是外太空探險,同樣有隊員被困,同樣表現人類面對未知自然的電影?因為他找到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角度:以積極甚至調侃的態度來講述這個看似可怕的故事,表現技術力量和科學精神給人帶來的堅定信念與勇氣。這與諾蘭在《星際穿越》中引用的詩句「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主題相近,核心卻很不相同——在諾蘭的電影中,求生慾望與勇氣來自於人類的情感,特別是超越時空的父女之愛。在斯科特這裡,只有工程師般的計算、推演、實踐,只有科學以及人類面對困境激發出的集體精神,才是主人公賴以生還的根本。

本質上,《火星救援》是與導演當年的經典之作《黑鷹墜落》一脈相承的:儘管一個是冷峻的戰爭片,一個是輕幽默的科幻片。但兩者都不追求深度,主題非常簡單直接,以客觀呈現的方式儘量淡化導演的主觀態度。在細節上則極度追求真實、精確、細緻;電影技巧完全為故事服務,不玩花哨。

《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和這部《火星救援》堪稱最近幾年最優秀的三部太空科幻電影。在思想深度方面,《地心引力》最出色,它把一個太空站遇險的驚悚災難題材歸結到「回歸母體」的主題上;《星際穿越》的主題思想「愛是除了引力外唯一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維度的力」其實很模糊甚至可疑,但諾蘭這部影片勝在故事的豐富性、把深奧的科學理論融合於情節之中,還有就是諾蘭通過對宏大宇宙和宏大事件(人類生存)的描述,把主人公感情提升到了幾乎誇張的極富戲劇性的高度——其所形成的強烈的情感衝擊力是另外兩部影片所不具備的;但從質感上說,我認為《火星救援》優於另外兩部影片,而這種科幻電影的質感是非常難得可貴,非常高難度的!這種質感,只有在《阿波羅十三號》非科幻影片或《2001太空漫遊》這樣的大師經典中才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火星救援》最最出色的地方在於:質感!質感!質感!無論是火星的場景,還是各種太空設備的造型、功用、操作方式,都極其寫實、逼真。不像很多科幻電影,為了視覺效果隨意做不知所以的誇張設定,追求「智笑愚駭」效果。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技術美感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舉個例子,諾蘭和斯科特一樣,都贊同少用電腦CG,多做實景/模型特效的手法。但《星際穿越》中的飛船(特別是那艘小飛船)在質感上仍然與《火星救援》中的飛船及其他設備有些距離。《地心引力》中的CG使用比較多,質感方面就更差一些,很多場景CG感非常明顯——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三部電影中角色在太空艙外行走的場面,哪部更有質感一目瞭然。今年的《瘋狂的麥克斯4》也是以質感取勝的例子,影片中大量採用實景拍攝,特別是追車特效,只用CG做後期最佳化處理,幾乎全是實打實用真人真車拍攝,其質感遠超很多華而不實的賽車大片甚至動作大片。《火星救援》也是如此,幾乎每個設備每顆螺釘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影片的中近景很多(《地心引力》也是大量的近景特寫,但那個故事本來發生在狹小的太空站中),以此來凸顯真實感。你極少會看到片中有把遠景的設備或物體虛焦掉的鏡頭,也很少有大幅的鏡頭運動——一句話,雷德利·斯科特特意把這部影片拍得規規矩矩、踏踏實實!原著本來就是這樣的風格。

在三部影片中,只有雷德利·斯科特這部科幻片是積極陽光的態度,其幽默感也來自原作那種可愛甚至逗逼的行文味道。再加上呆萌的馬特·達蒙主演,以及單純懷舊的迪斯科音樂,沉重的故事就變得輕鬆有趣起來。有些觀眾可能會抱怨:太輕描淡寫了吧,想想馬特·達蒙當時的遭遇,他會不恐慌嗎?他會不思考生存的意義嗎?他會不胡思亂想嗎?怎麼會那麼熱情開朗陽光滿溢地去克服一個個困難,連點頹廢恐懼失控的波折都沒有?一方面這就是小說原著的風格,另一方面,以斯科特《異形》《銀翼殺手》兩大黑色科幻經典的功力,顯然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從來沒拍過喜劇的雷德利·斯科特(好吧,《火柴男人》算有點喜劇味道)看來想嘗試一下完全不同於《普羅米修斯》的感覺。在美國正重啟太空計劃,人類再次熱衷於火星的時候,《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顯得太人文化太沉重了。多年以來,像《人類之子》這種充滿濃厚反思色彩的科幻電影拍了又拍,早年間那些技術感十足的科幻電影卻已經少有人繼承了。斯科特以科學家特別是工程師的角度入手,拍了這樣一部積極簡單的作品,其實還是特例。大潮流似乎仍舊青睞有深度、對太空探險持謹慎甚至悲觀態度的科幻電影。

還有人覺得影片仍舊是簡單俗套的英雄主義和主旋律那一套。話是沒錯,但你不能要求每部影片都照著《2001太空漫遊》或《銀翼殺手》來拍不是?影片中其實也有很多個層面,包括對官僚體系的描寫,提到了公關、營救方案的可行性、資金等等因素;事件的廣度已經超過了《地心引力》中狹窄的敘事角度。但斯科特採用了一種點到為止的態度,不想讓故事和角色停滯下來。我認為用「美式英雄主義」和「主旋律」來概括這部影片都是不恰當的,更準確的關於核心的說法應該是「樂觀嚴謹的科學精神」。還有觀眾吐槽說,影片中的配角實在單薄,全是標籤式的人物。不過你想想,在這樣的事件,這樣的環境(NASA本來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聚集地)中,所有相關人員都表現出熱忱、合作、奉獻精神不是很正常麼——這一刻,他們都是「火星人」!

誠然,《火星救援》放在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中,還無法和《異形》、《銀翼殺手》相比。這屆奧斯卡恐怕也不會在褒獎《地心引力》後再給如此同質的影片頒個小金人。但對雷德利·斯科特而言,本片證明了他寶刀不老,創作動能仍在!這就足夠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