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聽風

2015-11-29 22:40:02

你有沒有問過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一個看過極多電影的人跟我說,在他的世界裡,電影 分二類:有教育意義和沒有教育意義的。而《十二公民》屬於前者中的佼佼者。

故事發生中國的一所政法大學,一群為沒有考試及格的學生家長作為陪審團來幫助孩子 做補考考試。十二民陪審團員中,只有6號的學校商販和10號的學校警衛是來湊數的,其它10位都是因為自己子女考試來的。

這裡的12個人,互不相識,身份各異。有笑呵呵的數字老師、脾氣暴躁的計程車司機、房地產商人、混過黑社會的混混、急診科醫生、小商販、曾經被打成右派的孤獨老人、看不起外地人的房東、學校警衛、保險推銷員。還有不易看清身份特徵的8號:陸剛。他們在政法大學的一個舊倉庫里討論一個「富二代弒父」案件。

學校的模擬法庭上,同學們收集的證據證詞全部指向被告「富二代」,認為他一定有罪。如時這裡的12個陪審員一致同意有罪,那麼,此案了結。「富二代」將被槍斃。當這其中的11個人一同舉手斷定有罪的時候,8號先生投了無罪票。當他被質問原因時,他說:我並不確定他是否一定無罪,但是我們這樣把手一舉就決定了一個人的 生死,太快了。」

在8號先生堅持要討論討論這個案子的時候,他迎來了集體的攻擊。在最開始他還是不卑不亢地解釋。當10號房東說他對這個小事吹毛求疵時。他大聲吼到:「我們在討論一個人的生死的時候不應該毛求疵嗎?我們的決定會影響一個人被槍斃,不應該毛求疵嗎?我們討論關係了中國未來的法律是否公 正,不應該毛求疵嗎?」這一句話無無疑敲打到了在場眾多人的心。在8號先生抽絲剝繭的推斷和分析下,表面看起來有鑿鑿證據的殺人案,似乎出現居多問題。

而當我們在 看電影 中,從8號先生一人投無罪到第二個人第三個接著舉手無罪的時候,電影本身已 不再是在強調劇中案情了,我們 看到了案情外的人間世相。大學警衛別於別人看不起的心存憤恨、小商販對於學校規矩的有苦說不出、房東對於外地人的偏見、計程車司機對於自己兒子矛盾的痛苦。這些經歷,都成了他們對於有罪和無罪判斷的依據。

在一個空曠的倉庫里,外面雷雨交加,一張桌球桌大小的桌子上,十二個人,一次次地交鋒、爭吵、怒吼。在劇情隨著個人情緒推動的作用下,我們看到了不理智、隨大流、道德審判、先入為主、對他人充滿仇恨等等人性中「豐富」的齷齪面。細數你當下的生活狀態,也不難發現這樣的人吧?而且,也得承認,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呢?一定有。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以及無確切把握的道德審判。

生活的洪流在不知不覺中把其中人們打造成了大致相同的樣子:聽信於一些捕風捉影的新聞、受從於某方面的權威、盲從於社會風氣。客觀看待群體事件、獨立思考世間問題,這個能力太重要了!8號先生的從生活常識的 自我觀察、對於他人的善良引導,一步步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內心,也一步步的更接近於正義和公平。

我並不能確定這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是否真能教育上一批人,即使它做不到這一點。至少也能說是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它能讓不同的人看到世間萬相。一個好的電影,也就是能照進現實的一面鏡子。

電影的最後,十二個陪審員走出了倉庫,外面已放晴,陽光照射在大地上,他們拖著疲憊的 身體走在學校的操場上,走向他們的子女。彷彿是一個新世界的開始,即使現實還有無奈,可以確定的是,內心一定清澈了一大片。

看完電影的我,想起楊牧先生的《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這首詩的最後一段: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寫在一封不容增刪的信里
我看到淚水的印子擴大如乾涸的湖泊
濡沫死去的魚族在暗晦的角落
留下些許枯骨和白刺,我彷彿也
看到血在他成長的知識判斷里
濺開,像炮火中從困頓的孤堡
放出的軍鴿,繫著疲乏頑抗者
最渺茫的希望,衝開窒息的硝煙
鼓翼升到燒焦的黃楊樹梢
敏捷地迴轉,對準增防的營盤刺飛
卻在高速中撞上一顆無意的流彈
粉碎於交擊的喧囂,讓毛骨和鮮血
充塞永遠不再的空間
讓我們從容遺忘。我體會
他沙啞的聲調。他曾經
嚎啕入荒原
狂呼暴風雨
計算著自己的步伐,不是先知
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嚮導的使徒——
他單薄的胸膛鼓脹如風爐
一顆心在高溫里熔化
透明,流動,虛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