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艾美懷絲--Amy

艾米/艾米怀丝(台)/Amy:TheGirlBehindtheName

7.8 / 56,271人    128分鐘

導演: 阿西夫卡帕迪亞
演員: Amy Winehouse Blake Fielder-Civil Mitch Winehouse Janis Winehouse Nick Shymansk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5-12-02 08:20:35

You just wanna be a good girl.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Ri_Makoto 「PLEASE DO NOT USE ANY OF MY PERSONAL ARTICLES WITHOUT MY PERMISSION. THANKS.」

不可否認,自始至終我對Amy Winehouse的印象還停留在她的那句:「You know I』m not good」。這句話太過刺耳,你說她是在炫耀本身特有的「壞」,還是想像個好姑娘一樣去傾訴過往的那些「錯」——答案並不重要。顯然,本片導演Asif Kapadia也是這樣覺得。撇開那些操蛋的私生活,以及狗仔創造出的花邊新聞;電影中,大眾眼前的這位「毒婦」平凡的像個小女孩,帶著一點乖戾,一點害羞,一點可愛,讓你早已忘記了「天妒英才」這四個沉重的大字。

在評論本片之前,不得不介紹下導演Asif Kapadia的背景——2010年,他拍攝了一部關於F1賽車手Ayrton Senna的悲情紀錄片《Senna》,一舉拿下英國電影和電視學院獎(BAFTA)。這次Asif與2013年接受英國環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UK)委託,指導《Amy》紀錄片。製作團隊表示,他們處理Amy的故事一定要做到「全然客觀性(Total Objectivity)」,並會為此片訪問超過100位Amy的親友及專輯製作的幕後工作者。
這份「全然客觀性」也是說服Amy家人支持紀錄片製作的關鍵。據Amy的父親Mitch Winehouse表示,先前他們一直都對紀錄片並不感興趣,甚至不願再回憶起女兒去世的痛苦事實,直到得知是導演Asif親自接手,才肯放手讓製作團隊去為Amy「做點什麼」。
《Amy》全篇結構都是築造於Amy過往的私人影像中,以及少數的公開演出之上,故而觀眾看見的,絕大部份都是舞台之下的Amy。影片之初,Amy在朋友生日派對上唱著略帶沙啞的爵士版「生日歌」。嗯,這是少女時期的Amy,脂粉未施、雙頰帶點嬰兒肥,模樣純真中帶著點傻氣,卻依然微微透露出在唱歌上的自信。這樣的她,很難與日後那位頭頂蜂窩髮型、化著濃重貓眼妝的Amy聯繫在一起。唯一可以辨別的就是那獨特的嗓音,和那略帶滄桑的迷人聲線,搭配她詮釋歌曲時隨性即發的充沛情感,總讓人以為此女早就看盡浮沉世事,然而真實的她卻恰好與之相反。
第一張專輯的名字《Frank》足矣表明Amy是個「坦白、率真」的小姑娘,她無需掩飾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即便成了歌手,甚至是明星,她依舊學不會世故與虛偽,所以才造就了媒體筆下那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潑婦形象。導演Asif甚至在剪輯過程中從不避諱Amy吸毒的事實,因為當事人就一直保持著毫不掩飾的態度,那旁人又何必添亂去遮遮掩掩呢?!帶著這份難得的率真,Amy生前最本真的一面全都攤開給你看。細探她所創作的歌詞,不難發現其中的記錄都是最私密的想法,尤其是感情生活,成為了她創作過程中的重要靈感來源。出道第一支單曲「Stronger Than Me」是寫給初戀,「You should be stronger than me/You've been here 7 years longer than me/Don't you know you supposed to be the man/Not pale in comparison to who you think I am」。可見,Amy渴望愛情的滋潤,更需要一個可依靠的男人來換取安全感。影片中的敘事觀點被導演Asif帶入過於刻板的性別印象,但我認為,與其說Amy是「依賴愛情」,倒不如說她是一個一直在尋求穩定依靠的小女孩。
在Amy生命中扮演著極其重要覺得兩個男人分別是她的父親與前夫Blake Fielde-Civil。前者在Amy只有18個月大的時候有了外遇,於Amy 9歲時正式離家出走。對一個女孩子來說,無論你在青春期時多麼叛逆,都需要父親隨時隨地給予關懷。所以,在Amy活著的最後一秒鐘里,她都在致力追求父親的認同感。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至於,後者Blake與Amy之間分分合合的情愛糾葛,更是誘使Amy開始接觸海洛因等毒品,進而沉淪毒海的始作俑者。電影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並沒有把Blake劃分到壞情人的隊伍當中,而是一直呈現出Amy為他深深著迷,甚至愛到難捨難分、患得患失。原來,Amy戒不掉的並非是毒品,而是愛情,「Love is a losing game」,在第二張專輯《Back To Black》中她早已苦澀地唱了出來。
上帝對誰都是公平的,無論你是路人甲,亦或是Amy。當Amy沉淪愛情中,她所獲得的感情回報足矣醞釀出創造事業巔峰的能量,《Back To Black》為她打響了知名度,包括Elton John、Bon Jovi和Justin Timberlake等一眾藝人的推崇,全球銷量更突破了600萬張,並囊括格萊美5項大獎。雖然因為吸毒史遭到美國使館的拒簽,無法親臨現場,但仍然無法掩蓋當晚她所綻放出的獨特光芒。
搶眼的成就勢必帶來媒體的強烈關注,影片的節奏也漸漸緊張了起來。毋庸置疑,Amy是個才華橫溢的爵士名伶,Tony Bennett對她更是讚賞有加。可,Amy並不關心「明星」這個特殊身份,而是照樣像個正常的英國女孩穿著隨隨便便的Tee和短褲在路邊與朋友吸菸。在某個環節的劇情描寫上,導演Asif設立出一個無形的命題:如果媒體是把雙刃劍,是故任何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但也同樣也要接受這15分鐘內帶來的巨大代價。紅極一時的Amy用親身經歷給出了最真實的解答——閃不停的鎂光燈,放不下的鏡頭焦點,看似未來的人生道路一片光明。可,怎覺得,影片中的Amy並沒有虛榮地接受這一切,而是像個膽怯又倔強的小姑娘,不懂得凌駕於媒體之上,或者是操弄媒體,而是變成了一隻被隨時任意宰割的小綿羊。在這一點上,導演Asif將鏡頭特寫在強烈鎂光燈光芒照耀下無助蜷縮的Amy。對,彼時彼刻,Amy任憑媒體的兇猛宰割,瞬間在最受歡迎的人中墜落成最不受待見的人。更為諷刺的是,此時Amy的父親居然沒有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去為女兒提供幫助和安慰,而是深諳媒體文化,強行帶著攝影機侵入Amy的私生活中。
終於,Amy去了戒毒所,消失於大眾的視線里,「吸毒再戒毒,戒毒再吸毒」、「謾罵歌迷」……看到這樣的新聞,連以往一直死忠Amy的粉絲也開始懷疑,我們愛的那個姑娘為何總是如此極端的出現在聚光燈下。對此,導演Asif在影片中給出了一個最真實的解釋——對,她痛苦,她宿醉,被經紀人抬上了飛機,送至表演現場;舞台上,Amy雙眼恍惚,忘記歌詞,無法表演,冷眼旁觀她的觀眾喝起了倒彩。緊接著,Asif就巧妙的銜接上各種媒體在脫口秀中挖苦挑釁Amy的「精彩」剪輯,有些人落井下石,有些人傷口撒鹽,只有最好的朋友願意去幫她,在電話口訊中讓Amy回到最初的地方。
回歸到紀錄片的中心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Amy的一生?我並不願意用「悲慘」來形容,人各有命,如今彌留在收音機裡的好嗓音不就是她存在過的最好證據嗎?只是,導演並沒有做出任何評判,而是打出一個疑問句,讓觀眾自己去悟。
影片始於98年那個居家Vedio的生日派對,期間鋪敘了Amy這13年的音樂生涯,導演Asif試圖揭露這段星途如何走入絕境,又是與那些「早逝前輩們」有著多大的不同點。影片在形式上沒有太創新的出格表現,敘事主軸基於訪談資料編製而成。其中Amy的好友Lauren Gilbert、Juliette Ashby與前經紀人尼克 Shymansky貢獻不少旁白,讓我們彷彿感受到了北倫敦的陰冷,並腦補出那時在街角躲避鏡頭的孤獨Amy。
影片最後,最撫慰人心的是,導演Asif再此強調Amy才華橫溢的時刻是與Tony Bennett合唱「Body and Soul」之時,那個時候的Amy足夠與Ella Fitzgerald、Billie Holiday等爵士名伶齊名。如果前夫Blake讓Amy看透了「及時行樂(Life is Short)」的重要性,不知前輩Tony Bennett的那一句,「如果生命可以再久一點,自然會教會她如何活下去」又會讓Amy去如何做出選擇。
看過本片,你可能不會再糾結於Amy生命里最後的那幾年頹廢模樣,而是注意到她的歌與詞有多麼優秀。倘若你再聽一遍,就會了解到所有的答案都在裡頭,甚至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至少,聽著《Rehab》時,她唱著,「They tried to make me go to rehab but I said, 『NO, NO,NO」時,一種憂傷的遺憾早已取代了當年輕佻的自由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