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鴿子在樹枝上沈思--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

寒枝雀静/鸽子在树上反思存在意义(港)/鸽子在树枝上沉思(台)

7 / 15,097人    101分鐘

導演: 洛伊安德森
編劇: 洛伊安德森
演員: Holger Andersson Nils Westblom Viktor Gyllenberg Lotti Tornro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angle

2015-12-06 08:44:09

不走心,走魂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什麼是高手?談笑風生中飛灰湮滅。什麼是大師?無形隱遁中攝人心魂。

這部電影的主海報簡直太不走心了,兩個躺在沙子中的男女,加上一隻狗。誰知道這故事講的是啥?然而對於導演來講,這好像無所謂。

海報中「不走心」的一幕
相比於那個安德森(Wes 安德生),這個安德森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大眾,雖然是伯格曼的弟子,但年過七旬的他拍過的電影簡直一隻手就可以數過來,生命的大多數時間都在拍廣告。我想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的鏡頭極為有效率。整部電影39個鏡頭,並且全部為固定鏡頭(但我隱約記得,第一次出現馬在酒吧的那場戲裡,攝影機往右稍微搖了一點)。小光圈,大景深,39個畫面如同39張油畫一樣,你可以反覆看清每個細節,並且不斷產生新的發現。

長達15分鐘,籌備了三個月的長鏡頭,確實震撼
這個鏡頭還是向右搖了的
不走心的輕描淡寫,讓你反而感覺回味無窮。無論是開頭與死神的三次相遇,還是結尾對於「今天星期幾」的討論,這些看似沒有技巧的設計與表達,反而更容易讓觀眾感到一種真實的臨場感:鏡頭不切換,景別一直用全景,清晰的環境音,這彷彿就是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觀察人物與故事的視角。當那些我們從未認真考慮過的問題,被導演特意放在了一個單獨的場景里,你就會覺得,是啊,確實還有這回事兒呢。我想,這就是一種對於生活體驗「默契的互動」。

39個鏡頭裡,有四個鏡頭是短暫的(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一個就是官方海報里這對男女和狗,一個是吹泡泡的小孩,一個是把頭套在嬰兒車裡的婦女,還有一對兒在窗戶邊呆著的情侶。這種「不走心」的鏡頭,反而讓你覺得很有趣。尤其那對靠窗的男女,雖然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但從表情、動作大概也能猜個大概。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希區柯克在《後窗》(Rear Window,1954)中的設計,想起那對兒住在斯圖爾特隔壁的新婚夫婦,看似不走心的安排,其實彰顯了大師對於生活感知的無限功力,幾個鏡頭就交代了一種真實且悲哀的婚姻生活,從激情似火到互相厭倦不過是一起案子的時間,細思極恐。

影片中短暫出現的窗戶情侶
《後窗》里那對兒新婚夫婦
兩個推銷員的設定也是有趣,胖推銷員一直以來捧哏般地搞笑回應,暗地裡卻有著無限的怨念。所以他才會在深夜裡不停地問著同一個問題:「建立在犧牲別人上的消遣很搞笑嗎?」 他在問誰呢?問同伴?問旅店老闆?問觀眾?不寒而慄。

這部片子其實看不懂的地方有很多,這當然也有歷史、文化的積累,很多隱喻的表達方式確實曲高和寡,但我認為這對於觀影來說都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導演「不走心」地拍,觀眾「不走心」地看,總會在某個點上被瞬間碰觸,因為這就是最真實的人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