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丹佛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斯坦福监狱实验/史丹福监狱实验(港)

6.9 / 29,620人    122分鐘 | 80分鐘

導演: Kyle Patrick Alvarez
編劇: Tim Talbott
演員: 比利克魯德普 麥可安格蘭諾 莫伊塞斯阿里亞斯 Nicholas Braun Gaius Charle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川

2015-12-06 15:10:47

人性,不善不惡最可畏


下面我要說的其實跟電影沒什麼關係,完全是我個人的一些感慨和想法。


以前讀密爾的自由主義,他說人在不觸犯harm principle的情況下,應該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應該予以干涉。當時讀到的時候非常贊成,生而為人,既然沒有干涉到這個世界,那麼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部電影只堅持了三十分鐘之後,我突然好像有了答案,因為不是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人性善惡皆有,而人性與這個世界的碰撞,造就了善於惡。 密爾的理論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或許成立,但當人在社會中,社會時時刻刻影響著人類而人類造就了社會這個大前提下,這個理論的成立所導致的世界好壞無可想像。世界的構造將會是人性和社會,我們在社會這個明,對在暗的人性一無所知,所以,選擇一個善的世界,好過選擇一個可能惡的未知世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明明白白地告訴了就算有個體差異,每個人也不是非善即惡的。當社會和人性碰撞,有些事情會激發大多數人的陰暗面。人無善惡但事情有善惡。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康德,一個好像不分青紅皂白的覺得一個選擇面前只有一個rational choice的人,這本是一個很讓我糾結的言說,如果一個人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哪怕外人看來那不是一個理智的決定,外人到底是否應該介入。看完這部電影突然的感慨就在這裡,我突然從未有過的堅定覺得這是應該的。這個看似個人的決定,其實是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的。而是什麼組成了這個社會環境呢?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以我們有責任與義務去阻止一些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一些錯誤或者說陰暗的行為。就好像當一個人因為所在環境選擇了自己人性的陰暗面,就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私人的決定,這個世界一部份的我們就沒有義務把他拉回來了嗎? 哪怕這樣做看似在傷害他,實際上這是往好了說一種贖罪,往自私了說這是不讓這樣陰暗的人把這個社會帶得更加陰暗,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組成是社會和人性,一個倡導人性向陽面的社會會帶來一個更加積極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