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

妇女参政论者/女权之声(港)/女权之声:无惧年代(台)

6.9 / 32,016人    106分鐘

導演: 莎拉賈芙蓉
編劇: 艾比摩根
演員: 凱莉墨里根 海倫娜波漢卡特 梅莉史翠普 安瑪莉達芙 班維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能七九西

2015-12-11 01:09:34

我們有權利決定我們有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看Suffragette之前,帶著以往觀看這些基於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的經驗,我期待著一樣震撼而煽情的體驗,尤其是關於女性血與淚的抗爭,單是在宣傳片中聽到那句War is the only language men listen to,就已經讓我熱血無比,整個人都燃了起來。

然而,看完影片之後,誠如很多影評人所說,就反映英國婦女爭取參政權的這段歷史來說,這部影片有些過於平淡,節奏散亂,結局過於草率,總有許多可以挑剔之處。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真是沒來由莫名地,在電影院裡,我幾乎從頭哭到了結尾,真是無比尷尬。

我還是由衷地喜歡這部影片的,因為它超越了我對一部關於抗命的影片的想像,這個故事對我而言啟發性,遠遠多於抗爭性。

它所講說的主題,不是關於20世紀的初的女權主義者是怎樣爭取參政權利的,而是身為女性,為什麼我們要去爭取參政的權利。

所以我喜歡從Maud這個角色切入,一個普通平凡女工的蛻變之旅,其意義遠大於歌頌一些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

Carey在這部影片中再次奉獻了精湛而層次分明的演技,自然地演繹出了Maud這個角色成長的心路歷程。聽證會的一幕,交代了Maud的來龍去脈,她壓抑麻木的人生,是千千萬萬低層勞工女性的寫照,經濟上、勞動力上乃至在性上被男性和資方剝削。雖然談起洗衣女工的短暫壽命和職業病、談論起早亡的母親和自己多舛的童年,Maud已經能夠以一貫順從的態度淡然處之;在辛勞一天之後,和丈夫兒子居於斗室之中,享受簡樸而安靜的天倫之樂,她的笑容顯得那麼溫順而知足,人生本該是苦難重重,能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讓自己安歇,還有什麼可以不滿的呢?然而,當洗衣廠老闆在她耳邊低語的時候,她仍會整個人都緊繃起來感到不適,在看到老闆侵犯女童工的時候,她還是會嚇到心悸而無法自處。帶著好奇心去聽證會,被趕鴨子上架發言的時候,Maud說「I thought there might be another way of living this life」,她強調自己並不是Suffragette,是啊,那時她不懂什麼選舉權,也不懂什麼抗爭的意義,更對激進的行動沒有興趣,她只不過是好奇,想看一看,在除了承認生來接受壓迫與剝削,除了順從和認命,人生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是否只有美滿的家庭和妻子母親的身份才是一個女性唯一可以得到安慰的地方。Maud覺得,這樣的想像是無害的溫和的,並不違背她作為一個順從的妻子、母親和女工應有的順從的美德,然而很多時候,改變正是始於希望。

隨著和女權主義者們淺嘗輒止的往來越來越深入,Maud總是疑惑猶豫的表情變得冷靜堅毅起來,她開始思考。當她只是做出了一點小小的嘗試,便遭遇到體制的打壓,社會的隔離排斥和丈夫的怒氣,似乎一夜之間,整個世界都起來反對她。男權就像是一隻沉睡的巨獸,只有當你激怒了這隻巨獸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只有當你企圖越過牢籠的範圍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牢籠的存在。Maud的生活被擾亂,是因為她擾亂了這個世界的秩序,而社會以各種懲罰來警告她:你要是敢亂說亂動,秩序亂了,你現在過的好日子都沒有了。很多時候,「你現在過的好日子都沒有了」,正是體制和政權最有效的恐嚇。然而丈夫將之趕出家門,拒絕讓她見兒子,反而只激起了她的決心和意志,因為她看到了體制之惡,她看到當她只做出一點點小小的嘗試,這個秩序有多麼害怕。她不再拒絕Suffragette這個身份,而選擇擁抱它。當男權社會以Suffragette稱呼那些擾事的女權分子時,是對她們的污名,將她們邊緣到社會之外,那時Maud拒絕承認,是承認自己在男權秩序之下,並無意對這種秩序造成破壞,因此她不願承擔污名;而當她主動接受這個身份,她不是承擔男權對之所進行的污名和醜化,而是否認男權秩序對女性的主權,她賦權於自己,決定去參與定義她所想要的秩序,推翻男性定義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秩序。因此,她說「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最後讓Maud徹底走向最激烈的行動的,是她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她的動機並非出於向男權社會剝奪其母親權利的復仇,正是丈夫拒絕讓她見兒子,甚至可以自作主張將兒子送給他人,讓Maud徹底看清在這個男權社會底下,女性連出於天性的權利都被剝奪。她不能奪回兒子,不能見自己的兒子,是因為法律沒有賦予其監護自己孩子的權利,而為何她沒有這樣的權利,是因為制定法律的是男性,而女性的聲音被徹底排除在外。為什麼選舉權如此重要,為何女性首先要爭取政治權利,正是因為政治權利才能保證她們參與到決定和保障自己在社會方方面面的其他權利的過程中去,才能真正讓她們自主地,而非哀求得,被賞賜得,被獎勵得another way of living this life。

與其說Maud是被女權主義者們的說教與呼聲所說服,被她們的激情與熱血所打動,不如說,大膽想像自己生活的可能,她是在勇敢地探索肯定自己的身份,努力向這個社會發出自己的聲音,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覺醒的這一步。

Maud從剛參與suffragette就遭遇重重阻力,許多人說,不明白她何以能對信念如此堅定,犧牲奉獻至此,影片中沒有講什麼令人慷慨激昂大道理,沒有體現運動的何等高尚和熱血澎湃,Maud的信念完全是從她平凡的生活出發,她相信自己是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當這個社會質疑指責她作為好妻子,好母親的身份,並以此要挾她放棄的時候,她沒有屈從於社會對她的定義——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就是完全順服自己的丈夫,在丈夫不滿的時候為了家庭的和諧而放棄自我的女人,她相信,自己是個好妻子好母親,是因為她是自己兒子的媽媽,是因為她清楚地明白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何等深,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如果社會因著種種規範而挑戰她的愛,她不會放棄什麼去乞得社會對她的母愛的認可——這只能說明,這個社會對家庭的限制,對母愛的定義,對女性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規範,是不正確的,是需要被修正的。因此,她要參與到選舉權的鬥爭中去,去修正社會對母親和妻子身份的偏見與轄制。

政治參與和權利爭取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偉大理想,選舉權,不過是我們能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的基石,去自由地愛,並讓自己的愛被認可;去自由地生活,並讓自己的自由被尊重。正是為了幸福而自由地平凡而平等地生活,這些犧牲和付出才值得。

為什麼關於抗爭的影片一定要拍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才可以反映抗爭者的偉大和高尚呢?在這部影片中,抗爭之美,在於這是平凡之中活出的高尚人生。我相信政治參與的意義正在於此,女性孜孜不倦對自己社會地位的鬥爭的意義,也在於此。

這部影片如果說對今日的我們有所啟發的話,也許不過就是提醒我們,每一個樂於平淡生活的恬靜女性,都應該知道,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政治並不是「男人的玩意」,沒有了政治參與,我們的一切都將失去保障。一百年前,一個母親必須為了自己理所當然的母愛而炸郵筒扔石塊,如果今日的我們,出於「女性的限制」和「趣味的不同」而從社會議題和政治討論中退場,那麼,她們用血和淚爭取來的一切,都將會化為烏有。即便手中握有選票,我們還是會驚訝地發現,有一天,我們說自己是誰已經不再作數,而必須由社會來告訴我們,女人應當是怎樣的。

很可悲的是,這一切好像已經開始發生。

抗爭之路是慢慢而悠長的,絕非一勞永逸。選舉權,只是一個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