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asy0302

2015-12-11 20:35:36

獻給逆境中互相支撐的人們——《永遠的北極熊》影評


1967年,卡姆被診斷出患有狂躁陰鬱症,當我查看網上關於狂躁症的定義時,作為一個同樣患有某種慢性病的人,我看到的只有無奈,「它有遺傳性,但我們不確定是什麼導致的遺傳,我們更願意將其和某種誘因聯繫在一起。。。」
    簡單說,這是一種情緒起伏不定的精神疾病,不言而喻,生活在他周圍的正常人將痛苦萬分,這種痛苦更多的,不在於你要如何面對他的狂躁情緒,而在於如何去適應他的起起伏伏。
    好吧,這並不是一篇關於「如何與躁狂陰鬱症病人相處」的文章,所以我們回到電影本身。
    《永遠的北極熊》,是導演瑪雅·福布斯根據自身經歷拍攝的第一部長篇電影,篇中多次出現的老式攝影機鏡頭,向我們反覆強調著這部電影的紀實屬性,極具年代感的音樂,彷彿想將我們拉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很抱歉我沒有彼時彼地的任何記憶,僅通過網際網路去查詢,彷彿對於美國人來說,六七十年代並不是一個多麼愉快的時間段,對卡姆一家更是如此。
    回顧整部影片,感動我們的並不是堅強母親如何對身患疾病的父親不離不棄,相反,對於瑪姬離開家去求學的選擇,作為觀眾,一開始不免覺得有些殘忍,然後這也實屬無奈之舉,也許沐浴在愛情中的兩人不會受到疾病的阻擋,而在漫長的生活中,在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不可調和的矛盾面前,在促襟見肘的貧困生活面前,瑪姬對丈夫的失望與及惱火,餐桌上瑪姬的抱怨——希望自己可以做個女人而不是像男人一樣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即使作為男人我也可以感同身受。
    話說回來,感動我們的,正是在這些種種不如意之後,在人們表達了自己種種不滿之後,剩下的仍是對彼此的愛意,對瑪姬如此,對卡姆和兩個姑娘亦然,當卡姆情緒失控,撤掉汽車部件,對躲在車裡的瑪姬和孩子們咆哮之後,我們看到的是他後悔的眼神,而抱著孩子們的瑪姬則對姑娘們說,我們都知道爸爸是好人,我們也知道他不會傷害我們;當卡姆和姑娘們爭吵,不堪重負,摔門而去,在走廊的盡頭髮現從遠處望著自己的孩子們後,依然選擇了留在家裡,收拾自己失控時弄髒的地板以及撞壞的門,而姑娘們也給予了父親擁抱,這種彼此帶有愧疚的擁抱,與因為興奮而抱在一起所帶來的溫暖,不可同日而語,這種擁抱真正溫暖人心,相信曾經和伴侶吵架並最終相擁而涕的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影片的大部份筆墨圍繞著父親和孩子展開,我們看到這些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也許都有些歸於沉重的負擔,壓在了卡姆,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身上,他一點一點,像收拾那些因搬家而纏在一起的各種線一樣,將生活的線漸漸縷直,不斷挑戰著自己的精神力,並試圖向孩子們傳遞、示範著種種正能量,雖然這種傳遞有時候顯得喋喋不休,另街坊四鄰避之唯恐不及。
    影片沒有過多描寫瑪姬的求學生活,但僅從紐約到波士頓每週往返都需要花將近10小時的車程當中,我們不難想像,瑪姬的生活同樣不易。
    影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一年的生活,和很多略帶文藝的片子一樣,不溫不火,並沒有太多的爆點。在影片即將結束時,面對生活的艱難,母親不得不選擇再次離開,老式攝影機的畫面又一次出現,這一次,畫面的內容反映了母親心裡的不忍,不忍心留卡姆孤單一人,當她艱難的決定獨自前往異地工作時,這對患難夫妻痛哭流涕,而與眼淚同時出現的並不是給予彼此的擁抱,而是相互搭肩的支撐。
    我們並不知道影片裡有多少成份是真實的,也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會出現的困難比影片中多多少,但身兼導演與編劇的福布斯以這種平淡甚至帶有些喜劇成份的調調來呈現自己的童年經歷,應該是可以令我們感到欣慰了,影片原型在結尾的出現,也如同扉頁上常會出現的文字——「獻給我的父親和母親」。
    我想,這正是電影的主旨,獻給那些在逆境中仍然互相支撐的人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