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紐約新鮮人--Mistress America

美国情人/纽约新鲜人(台)/美国情妇

6.7 / 21,453人    84分鐘

導演: 諾亞包姆巴赫
編劇: 諾亞包姆巴赫
演員: 葛莉塔潔薇 Charlie Gillette Seth Barrish Juliet Brett Michael Chernu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nbeliever

2015-12-12 01:38:19

身份的焦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身份的焦慮

最近特別喜歡一句話:各自有各自的眼淚。在紀錄片《浮生一日》里,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人上傳了自己普通一天的片段。組合起來,平平淡淡,喜悅和悲傷都顯得那麼內斂。只是影片結尾,外面雷電交加,一位女孩坐在車裡有點委屈的責備自己這一天太過平常。不過她又說,好像在意識到今天什麼都沒發生那一刻,就真的發生了一些什麼。這個略顯矯情的結尾讓這部片段都十分真實,然整體非常玄幻的影片更顯得不可觸摸——我們就只是看到了a slice of others' life,你又怎會知道各自的眼淚究竟為什麼而流呢?

在《美國情人》這部劇情電影裡,角色的眼淚與我的生活有了更加真實的聯繫。起先最打動我的是一段有關「你有沒有想過要跟我在一起」的對話。男孩兒說,我想要一個可以愛的而不是整天要追趕的人。女孩回應,我確實有時候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好都聰明。沒想到男孩憋了一會,轉身過來附和道,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是個天才,希望可以直接快進到成名的那一天。

不知道自打什麼時候開始,各種功成名就的故事就開始漫天紛飛。現在的世界比起以前單一階級制度的舊社會,真不好說是更好還是更壞。「美國情人」自己就在影片結尾即將逃離紐約的時候說,真希望我們都生活在封建時代,那時候人們的地位是不會變的。窮就一輩子窮,貴就一輩子貴,大家相安無事,好自為之。而現在,因為存在不止一條成功的路徑,且有諸多草根一族的成名範例,我們雖不至於整天妄想一夜成名,卻也都漸漸迷失在一條條看似可以通到羅馬的獨木橋上,戰戰兢兢,不知所措。

身份焦慮對我們最大的異化來自於這個弔詭的情形:擁有身份的人都顯得這是自己生來應得的,並且很難會突然失去,從而自己讓自己的身份牢不可破。沒有身份的人一方面看在眼裡,卻又無法停止相信努力就可以達到。最後有兩種結果,真的得到了理想身份的人會不敢相信(比如贏了一座奧斯卡);最終依舊沒有得到的人則可能會逃避、遁世或者失去對生活的熱情。這種異化甚至已經蔓延到了青少年群體。《美國情人》里,女孩和男孩兒都是大一的新學生,被一個小小的文學社團所拒絕都能生發出如此多的波浪,足可見其威力所在。

然而這部電影的核心卻終究還是「美國情人」自己。「美國情人」作為一位已經30好幾,看起來有個性、聰明且時髦的都市女性,卻實際上「一事無成」。她好像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意,說話果斷、顯得很有思想,在別人面前雖沒有故意好為人師,卻總有一種經歷滿滿、自信灑脫的形象。如此這般,涉世未深的女孩對「美國情人」生髮崇拜是自然而然。但後來,女孩和美國情人的相處過程,就變成了消解這種某種程度上「虛假」身份的過程:她實際上沒多少錢、情感生活一團糟、關鍵時刻嘴巴也會變笨、餐館半天也開不起來。不過,相比片中其他明顯的「擁有身份卻不擁有生活」的角色,「美國情人」是特殊的。她好像擁有身份,也擁有生活(只是缺錢)。不過影片最後,她仍然還是吐露了自己的心聲——我對一切事物都有熱情,但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在這個世界生存。

好在我們對生活還有熱情,否則我都不知道我們該怎麼活下去。生活的艱難在於它並不是一道習題,一道死的習題,有著相對的正確答案。生活更像是電腦病毒,高級的那種,會隨著你的反饋而變化。當你剛覺得你可能走上正軌的時候,它突然就祭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分身,讓你措手不及。恐怖的是,你分明還是能感到這分身就是你原來面對的那個生活,只是你忽略了這一面而已。漸漸地,我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從而加重了焦慮。

片尾並沒有給出特別明確的答案——如果這還是真實的生活,也不會有什麼答案。無常是對人生最好的解釋。女孩放棄了好不容易得來的社團資格,選擇打算自立門戶。這究竟是特立獨行,還是走向毀滅,我們無從知曉。「美國情人」準備逃離紐約,去LA試探機會。臨走之前,兩人見面,女孩挽留,說起碼一起過個感恩節。然後旁白再次響起女孩筆下「美國情人」系列短篇小說的最終章:

「她讓有錢的胖女人不那麼胖了,讓有錢的笨孩子不那麼笨了,讓有錢的挫男不那麼挫了。但她其實特別想變成那些人,又胖又笨又挫又有錢。不過她確實比那些人都好多了,她是營火,他們只是火柴。她是世界上最後的牛仔,整個人充滿了浪漫和失敗。」

也許女孩的確是火柴,而「美國情人」註定要是營火。但並非誰就一定比誰好。人都不是聖賢,而人生又遠比我們想像的艱難。各自的眼淚,別人未必懂。但我們能懂的,就是各自真的都有各自的眼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