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嬰記--Rosemary's Baby

罗斯玛丽的婴儿/罗丝玛丽的婴儿/魔鬼圣婴(港)

8 / 235,427人    136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艾瑞勒文 羅曼波蘭斯基
演員: 米亞法羅 約翰‧卡薩維提 露絲戈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島淳子

2015-12-12 21:47:55

God is too high.


       之前對於喜歡在家裡看電影還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我的說法是這樣的:
       「老早是喜歡電影院的。放映廳的昏暗還有充足的暖氣,爆米花香甜。不能後退不能快進,不會看到一半忍不住暫停,完全放鬆也完全投入。但在電影院看電影,最舒適的時候應該是一整個廳只零星坐了幾個人的時候,座位分散,互不打擾。後來發覺在電影院安心看場電影需要運氣。比如前兩天看《我的少女時代》,坐在我旁邊的男人從電影開始就在講話講到結束,而且大聲,爆粗口,抖腳,不斷吐槽。又比如上次看《解救吾先生》,旁邊一妹子,同樣話很多。後在看電影途中,影片裡一聲槍響,她居然無比配合地跟著大聲尖叫起來,震耳欲聾,有把看電影當成看演唱會的架勢。現在去電影院都要默默祈禱鄰座千萬別是個傻X。」
       不過今天我又在「家」和「電影院」當中重新權衡,起因就是看了一場「羅曼·波蘭斯基早期電影作品回顧展」的電影——《羅斯瑪麗的嬰兒》。上海影城的一號巨幕廳以及螢幕下方LED播放字幕的形式讓我想起今年6月的SIFF,那也是我頭一次在電影節看電影。所以即使只是作為影迷,資歷都還很淺,更不要說評論電影了。看過的電影僅標記了600餘部,對於看電影這件事,我才剛剛開始。而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電影所給予我的,空前巨大的影響。當我熬夜對著排片表,選擇想看的電影,計算電影的時間以及不同影院之間的路線;當我素麵朝天穿著邋遢地坐車出門只為了提前取好電影節的票子,取票機一張張地吐出電影票,一沓票子捏在手中時那種踏實又滿足的心情;三十多度的夏天,願意早起,願意擁擠,願意淋雨,一個人,樂此不疲地穿梭在不同的電影院,一天看兩場甚至三場電影;當親臨電影節現場,看到巨大的紅色的畫幅上「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標識,看到各種電影的宣傳海報畫冊,以及人潮,和他們手中同樣數量可觀的電影票;電影放映前的電影節宣傳片,電影的字幕音效,還有結束後的掌聲,包括導演出場與觀眾影迷提問交流……是在這樣的時刻切實體會到電影給我的感動,也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確定了自己熱愛電影這件事。
       就像今晚在看《羅斯瑪麗的嬰兒》時,就有很多相同的觸動,回顧影展的氛圍就像回到電影節,無論買票進場的人對這部電影是否了解,都是抱著觀賞的心態來的,大多看得認真,而且安靜,和主流院線片的觀影氛圍區別太大了。完全投入電影,被巨幕銀屏和杜比聲效包圍著,情緒全由劇情掌控,這種時候才覺得在電影院看電影是如此享受的。影片結束以後在字幕屏上出現一行「懷念影評人仁直 電影與你同在」,之前已經在豆瓣和部落格上看到關注的影評人發過類似的圖片,但親眼所見時還是難以平靜,差點落淚。在此之前我是不了解仁直的,而像「影評人」這樣與電影密不可分的關鍵詞,卻也牽動著我的情緒。對於熱愛著同一件事情的人,即便相互不認識,也是在某個時空中有過交錯的,自己被牽連起的感情或許是源於靈魂的彼此碰撞。

       回到《羅斯瑪麗的嬰兒》,起初為什麼會想去看這部重映的電影。——我尚還未達到對電影不挑不揀的程度,不是什麼類型都能往下嚥的,像目前對科幻和武俠還是不感冒,唯獨偏愛懸疑。這部片應該就是當初在尋找篩選懸疑片時發現的,不過也是現在才曉得,如果硬是要把它歸類,它其實是世界影史中恐怖片的佼佼者。不是讓人膽顫心驚的靈異驚悚,也無法達到愛看恐怖片的人所追求的驚險刺激。電影觸及到宗教、信仰、撒旦的話題,既荒誕怪談又嚴肅沉重,至少和我們印象中的傳統恐怖片不在一個層面。
       影片開頭是布拉德福德公寓的特寫,配合著女聲平靜哀怨的音樂。羅斯瑪麗和丈夫蓋伊參觀這棟房子,看得出羅斯瑪麗對那裡很滿意,比他們之前看過的地方都要好,即使這裡曾發生過前任女主人自殺,還有吃嬰兒等事件,羅斯瑪麗也不以為然。從她的穿衣風格,齊劉海短髮,偶爾紮起兩個小辮子,看書,吃東西,細心裝點家居的樣子,都看得出她的單純,是這部黑色電影中的一抹純淨和亮麗。雖然電影前半部份看起來都相當平常,只是在介紹羅斯瑪麗和蓋伊的生活,蓋伊是演員,失去角色但又失而復得,都很正常。即便是和鄰居米妮以及她的丈夫羅曼的相處,都看起來沒什麼特別古怪的地方。米妮可能只是一個過於熱情的老太太,而年邁卻健談的羅曼甚至讓人覺得很祥和。但整部片子其實從一開始就埋下伏筆,例如一開始房屋中介帶蓋伊夫婦看房子,明知道房子是沒人住的但還是伸手去按門鈴。很多鏡頭快速帶過,又被其他聲音掩蓋,都是極易被人輕易忽略的細節(我也是翻劇照時才看到這個鏡頭以及一位豆友的註解)。信奉上帝的羅斯瑪麗則始終在與黑暗的邪惡勢力不斷抗爭著,而幽靈般的噩夢還是亦步亦趨地滲入她的生活。
       從她聽到牆壁那邊傳來的唱詩聲,還有在洗衣房認識並相約以後一起來洗衣服的年輕女人隔天晚上墜樓身亡,到她初次前往羅曼夫婦家中做客時感覺到的某種不適,米妮送給她的那條氣味難聞的鏈子,後來每一次吃過米妮烹飪的味道怪異的食物後就頭暈昏迷,然後做著各種亦真亦假古怪可怕的夢。她意識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其中一定與羅曼夫婦有關,她開始牴觸,拒絕與他們頻繁的接觸。但自己的丈夫蓋伊卻從最開始有些排斥去羅曼家中做客,到第二次他欣然主動地去拜訪羅曼,與羅曼進行著羅斯瑪麗無法得知的秘密交談。最初因失去重要角色而沮喪失落的蓋伊,莫名其妙地接到一通電話被告知搶走他角色的演員因失明無法參演。後來蓋伊又在家中擺了許多玫瑰,他對羅斯瑪麗說:「我們要個孩子吧」,她當然很開心,之前她就跟米妮說過她想生三個孩子。然後就是在羅斯瑪麗和蓋伊燭光晚餐的夜裡,米妮又按響他們的門鈴,為剛剛吃完主食的他們送上甜品,就是那麼剛好的。她嘗到巧克力慕斯裡的怪味,用她形容是像從白堊紀的地下挖出來的味道,而蓋伊卻覺得沒什麼異樣,甚至因此發脾氣。那晚她再度昏迷,做了一個毛骨悚然的噩夢,夢裡有邪教活動還有頭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的撒旦的雙眼。夢境中她的漠然和無助,以及第二天早晨醒來她手臂和身上的傷痕,都真實得不像是夢,或許本來就不是,誰知道呢。這場夢以後她懷孕了——這當然不是一樁值得慶祝的事。但蓋伊和羅曼夫婦都非常激動,米妮甚至為她預約了號稱紐約最好的婦產科醫生,醫生告訴她不要吃那些維他命藥片,要吃米妮種植的天然植物製成的飲料,而米妮也每天將飲料和點心為她送上門,看著她吃完。羅斯瑪麗漸漸感覺到羅曼夫婦也許並不是什麼壞人,得知自己懷有身孕的那種幸福感抵消了她對週遭事物的猜疑,她努力說服自己並克服那種恐懼。
       直到好友赫奇的出現,他注意到懷孕後卻變得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羅斯瑪麗,剪短的頭髮和凸出的顴骨,還有他與羅斯瑪麗的聊天中發現的異樣,然後羅曼見到了赫奇。第二次,當赫奇想要約見羅斯瑪麗告訴她一些事,她在相約的地方等待他,深凹的眼窩暴露在陽光下。但在那一天赫奇卻昏迷住院,又是那麼剛好。三個月後,羅斯瑪麗在自己籌備的聚會上痛哭,瘦弱的身軀抵抗不住孤獨,也是在當晚她接到電話,好友赫奇過世。所有能幫助她的人都離去,那時候開始,她真正孤立無援,羅斯瑪麗單薄的身體坐在椅子上都佔據不了半個椅子的模樣讓人心疼和無奈。她在赫奇的葬禮上收到了那本她早就應該拿到的書——.字謎以及書中的註解欲告知的一切讓她頓悟,她讀著那些句子瑟瑟發抖。當她把這些驚人的發現告訴丈夫蓋伊,卻得到他的恥笑和斥責,他甚至丟掉了這本書。這時候開始,也是電影最緊張的最後45分鐘,她發現他們之間驚人的秘密,原來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陰謀,蓋伊事業的成功是要和自己腹中的嬰兒作交換的。她意識到自己一直被邪惡的陰影籠罩著,不僅僅是羅曼夫婦,還有她的丈夫。她想要逃。
       當她在產科醫生的診所里焦急等待時無意聽到助手說醫生用著與她之前戴的那個項鍊味道相同的香水時,她才知道"All of them Witches"。診所的那本雜誌封面上,巨大的鮮紅的字體——Is God Dead?——預示了結局,她是逃不掉的。一個即將待產的孕婦四處奔波去尋找與他們無關的人,急切地訴說那些人罪惡的巫術,迫切渴望得到理解。在電話亭的一幕印象還是最深,鏡頭裡是羅斯瑪麗焦急等待醫生的回覆——她最早自己找的那位產科醫生,鏡頭外是上帝和撒旦的據理力爭。我被這兩股強大的力量衝擊著,即使知道結果會是怎麼樣,還是屏住呼吸,替羅斯瑪麗捏了一把冷汗。我甚至忘記了因連續佩戴了一整天隱形眼鏡而無比乾澀的眼睛,由衷地欽佩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對電影情緒和氛圍的掌控。
       結尾,羅斯瑪麗拿著尖銳的刀子穿過那道被堵上的牆,突破那扇一面光明一面黑暗的門,走向邪惡聚集的房間,那些人開懷地談天,齊聲說著「撒旦萬歲」,而黑色布簾蓋著的嬰兒床上躺著的是她的孩子。她欲殺死他,殺死惡魔,卻被嬰兒的啼哭所觸動。即便當她看到嬰兒的雙眼時驚恐萬分,但依然是她的孩子,她依然是母親。據說原著的結局是羅斯瑪麗自殺以示自己不與邪惡同流合污,但電影的結尾更能流露無奈與嘆息。即使羅斯瑪麗不相信,但這世界上陰謀與邪惡一直都有。

       ——God,it is too high.

       當正義遭到呵斥,光明被黑暗吞噬,上帝能做的只是遠遠望之,並不能夠像撒旦那樣身體力行地做出實際行動。更何況,all of them witches。羅斯瑪麗被邪惡包圍,內心的信仰也只能淪為無助的哀嘆。劇終的音樂,女人輕搖著嬰兒搖籃,優美哀傷地低吟。

       136分鐘完全被劇情牽動,不由自己掌控,影像和音效包裹著血液和心臟,這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才能到達的狀態。我被說服了。同時,羅曼·波蘭斯基和早期電影的魅力也讓我折服。
       有電影陪伴很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