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人街探案 Detective Chinatown

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DetectiveChinatown

6.6 / 3,454人    136分鐘

導演: 陳思誠
編劇: 陳思誠 程佳客
演員: 王寶強 劉昊然 陳赫 佟麗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易

2015-12-28 01:28:09

細思恐極,善者為何要殺人?


「小鮮肉」劉昊然在陳思誠第二部導演作品《唐人街探案》里飾演的秦風面對警校考官的提問時,坦誠直言自己想要犯罪。這不僅驚呆了面試考官,也驚到了所有觀眾:這麼一個看起來純真無暇的少年,為何會想要犯罪?

但當你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現還有比這更令人驚呆的真相......

【不簡單的喜劇電影】

乍一看這個小標題,持有偏見者可能又要炸了:丫是給人家打廣告吧!明明一看就是部爛俗的電影,還說它不簡單?!

諸位看官麻煩請勒緊褲帶鎮靜一下,稍安勿躁,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倒是很理解為什麼會有不少人對這樣一部電影持有某種偏見。太多人做判斷時僅僅依靠的都是「暫時看到的」以及「以往認為的」:暫時看到的,是海報和預告片呈現的「誇張的表情、雷人的造型、俗套的劇情」;以往認為的,是導演陳思誠「演什麼都像屌絲,拍的《北愛》很一般」。基於這樣的考量,即便是電影還沒看過,就很篤定地判斷《唐人街探案》註定又是一部爛片——還容不得人說半點好話。

這很奇妙,也很無奈。我們不妨拋開偏見,好好理一下這部電影為什麼不是一部簡單的喜劇電影。

首先,它的確是一部喜劇電影。雖然它的喜劇味道就像剛端上來的烤魚一般入味不是很快,但隨著劇情推入,你會發現,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會時不時地被逗樂。

它的喜劇元素不像有些電影那樣靠惡搞來生硬地製造笑料,也不像有些電影那樣用惡俗來戳人奇怪的笑點。它還是用人物的個性衝突、肢體語言來製造淺層笑料,又用恰到好處的事件矛盾與巧合來製造高一層的笑點。

如果說王寶強的雷人造型以及彆扭的南洋腔調無法帶給你笑意,肖央、陳赫以及小瀋陽「劫匪三人組」的肢體語言也無法戳中你的笑點,那不時發生的事件矛盾與巧合所營造的那種尷尬、窘迫以及誤打誤撞的衝突,大概能逗樂你。

譬如警察、劫匪、偵探三組彼此衝突的人馬齊聚美女屋內那場戲,就很有經典喜劇的味道。譬如警察、劫匪、偵探在醫院走廊狹路相逢那一段,鏡頭涵蓋著逃離者、抓捕者以及拔槍火拼者,這一段慢鏡頭配合優雅的音樂呈現出來的,竟有點蓋·里奇的味道。

當然,這些喜劇元素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你可以笑,也可以不笑,不靠人品靠笑品。況且,這部電影在表現這些喜劇元素方面,的確也存在瑕疵:比如節奏拖沓,導致笑點不夠密集,喜得不夠流暢;比如表演方面略顯誇張,王寶強和肖央無論造型還是語言,會讓不少人難以歡喜,容易齣戲。

其次,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聽起來似乎不算什麼,但在眾多連故事都講不完整的華語電影環境裡,這太重要了。

本片有三條主線:偵探、警察以及劫匪,偵探被莫名其妙的通緝,需要尋求真相,為自己洗白;警察破案抓真兇,既要隱藏自己的污點,又要追求升職的機會;劫匪要替自己的同夥報仇,更要找回自己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財物,三組人物有著不同的目的,形成三條鮮明的主線,交織相碰,擦出矛盾與衝突的火花,也製造令人捧腹的喜劇效果。

而除此之外,影片還埋著兩條引人入勝的輔線:殺人兇手,以及幕後真兇。如此雜糅在一塊,拼湊出一個既有喜劇元素,又有警匪衝突,還有懸疑色彩的完整故事,是為影片一個難得之處。

最後,也是讓這部電影「不簡單」的,是這部電影所包含的懸疑成份。許多觀看影片點映的觀眾一開始都是抱著看一部「低預期」喜劇電影的心態走進影院的,結果卻被影片巧妙、緊張甚至驚悚的懸疑色綵帶來驚喜。

沒錯,電影在喜劇的外殼之下,包裹著一套本格推理探案的內容。

如果你對偵探小說多少有些涉獵,比如雷蒙德·錢德勒、阿加莎·克里斯蒂、東野圭吾等人的作品;或者看過類似於《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夏洛克》或《名偵探柯南》等影視動畫作品,應該對本格推理探案不會很陌生。《唐人街探案》不像以往國產電影裡(類似於《消失的子彈》、《狄仁傑系列》等)那樣更多依據「碰巧」來發現真相,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推理來摸索出真相的。裡頭既有密室殺人的設計,又有偵探推理的演繹,甚至還有不少反轉,讓故事變得引人入勝。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電影故事構架在泰國(可以避開許多審查上的阻礙),於是就有了愚蠢無能的警察,有了毛利小五郎一般的偵探,有了夏洛克一般的機智少年,甚至有了高智商的反派。透過一件莫名其妙的罪責冤屈,進而引發令人捧腹又懸念重重的追求真相的過程,最後真相大明之際,甚至有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驚悚感(影片末尾突然出現的那個邪笑,讓不少觀眾被嚇到)。

【細思恐極的「殺人動機」】

電影映後,陳思誠導演到現場和觀眾交流。給許多人留下的印像是:說話坦誠不裝逼,思路清晰有邏輯,而且,很有想法。他聊了很多關於電影製作的想法,提得最多的是「用心」、「改變」以及「人性」:他這次沒有自己出演,而是坐在監視器後面,用心地做導演該做的事兒。

許多人對他有種偏見,他自己也知道,並不止一次地自嘲:「大家給我的定義就是屌絲,也有人說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我沒有參演,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沒關係,重點還是看作品——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大家看到我的一些改變,我的一些思考,關於喜劇,關於人性,甚至關於宗教和哲學。」

有影迷直言片中王寶強那個略顯奇怪的語言方式以及劉昊然結巴的設定,估計會給很多觀眾帶來不適,有可能影響到觀眾的喜好以及電影的票房。導演回答說,這是基於泰國有不少廣東、福建的華僑,他們說話就是會這樣帶著腔調,同時他也想給演員帶來一些改變。

有個影迷對影片中懸疑故事折射出的人的善惡很感興趣,嚮導演提問其中涉及的宗教與哲學的表達。導演坦言自己對這一塊了解的不多,但電影裡的確有他自己對於人性、宗教以及哲學的表達:影片裡兩次出現的立起來的摺紙,正是他對善惡兩面的一種隱喻表達。

而這也是電影《唐人街探案》里埋得比較深的一種內涵。就像影片一開始就有交待的那樣,看起來溫潤如玉的少年劉昊然心裡想著要作惡,但自始至終卻做著善良的事情。而那個看起來純真善良的角色卻是整個殺人案件的幕後真兇,是真正的作惡者。矛盾嗎?矛盾,並且矛盾得出乎意料,以致於給電影帶來了很大的反轉效果,從中折射出來的人性拷問,則令人毛骨悚然之餘,也多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味道。

想要作惡的卻很善良,看似很善的卻是大惡,這是人性複雜之處,也是善惡難辨的所在。就像影片裡一句台詞說的那樣:「每個人從出生就註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惡」。當你注意著影片裡一些可能一閃而過而被輕易忽略的細節,你會發現,那個真正的幕後兇手,那張純真無邪的面容背後,所暗藏的惡的動機,叫人後背發涼。

這個高智商的反派有著一切合乎常規的純真外衣,純潔的面容,花樣的年紀,悲慘的經歷,怎麼看都不會是個作惡者。但偏偏,整個密室殺人的策劃卻出自他手,而背後的殺人動機,有可能僅僅是因為「受威脅的愛」以及不曾表露過的「內心的恨」。

為避免劇透之嫌,透徹的分析顯然不大適用,只是,在你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請著重注意這樣幾個關鍵詞:日記、照片、變態、虐待、同性戀、戀童癖。影片裡有著故意的失蹤和精密的策劃,而這一切的「殺人動機」,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微小,以致於越想越後怕。

看起來那麼善良的人,為什麼要殺人?

也許,《唐人街探案》不是那種可以被廣泛認可的佳作,其略顯誇張的外衣也的確不會招所有人喜歡,但其在喜劇里融合的懸疑成份,其所包含的人性善惡的探討,讓這部電影有所價值。或許還是會有人持有偏見,但看過之後,假若能細細回味一下,便會發現,真的,細思恐極。

PS:基於我的思考,我只提示一點:真相,與受害者的性傾向有關,與他那失蹤的孩子有關,更與真兇不被提及的愛情有關。(想知道具體分析?等電影公映後再說吧~)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授權,記得握緊節操。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木易的島】(muyidd2015),歡迎關注交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