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間諜橋 Bridge of Spies

间谍之桥/间谍桥(台)/换谍者(港)

7.6 / 329,004人    142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馬特沙曼 伊森柯恩
演員: 馬克勞倫斯 Domenick Lombardozzi Victor Verhaeghe Mark Ficher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何垚TomHanks

2016-01-01 17:12:17

工整如史匹堡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想到了幾部電影。
  這個模式套路近似於本.阿弗萊克去伊朗救人的《逃離德黑蘭》,不同的是我湯是去換人,而且是一換二。 冷戰環境下CIA的介入有些像《美麗心靈》,不同的是那個是臆想,這個是現實。 雨夜,長傘,報紙,圓帽,一些場景還原和《毀滅之路》有些相像,不同的是那是大蕭條,這是美蘇爭霸,而且我湯也從萬人敵的神槍手變成連玩捉迷藏都蹩腳的正義律師。不辭辛苦不達目的不罷休滿世界跑的形象也和宋康昊的《辯護人》異曲同工。
  演員的表演很難不去回想起同一題材的《竊聽風暴》,《竊聽風暴》中的作家這回登場成了官員。而竊聽者和本片男配馬克.里朗斯也有些神似,里朗斯據說是莎劇演員出身,功力深厚,老辣。在有限的台詞和戲份的情況下,和我湯演對手竟有些奪目,佩服這位戲骨:
  我很喜歡影片開始他自畫像,河邊寫生的那段,不起眼的小老頭掕著畫箱,不緊不慢的走在路邊,地鐵,絲毫不引人察覺的形象讓老間諜的形象入木三分,彎腰調畫架,有條不紊,從身旁路過的你能看出他在接收情報?
  淡定。出地鐵與便衣相撞,只是簡單一句:Excuse me.
  嫻熟。打開情報又是小刀片又是硬幣的,史匹柏玩小動作這套玩的太6,當年辛德勒出場前那一段就夠得心應手的了。
  從容。小嘍囉們衝上來抓人,情緒穩定是間諜的基本要求,但是你見過裝無辜裝的這麼像的嗎?我都覺得你們抓錯人了好吧,支支吾吾半天,迷迷瞪瞪的把小嘍囉支走整理調色盤順帶毀滅證據也是沒誰了。沒辦法,老特工作事,靠譜。
  我湯每次詢問他的感受,他總是簡單地反問著:Would it help? 雖是無奈之語,對我來說卻有點感悟。多餘的擔心以後還是能省則省吧。
  闡述兒時往事的時候演技爆棚,隨著鏡頭推進,有條不紊,氣定神閒,抖著菸灰,抿著嘴,靈動雙眼慢慢愣是瞪出了影片的主旋律,直逼人心。
  反正里朗斯是這部戲裡算是最出彩的角色了,至於我湯,角色是量身定製,挑戰性不足就很難逾越,不誇了。
  誇誇史匹柏鏡下的我湯吧哈哈哈,開玩笑。老斯對這類題材的掌控能力巔峰造極,我很喜歡其中幾組蒙太奇,一個是律師出場,全場起立的變成了一屋子學生,看上去有些突兀,國旗一出,恍然頓悟,老斯這是要點題了。還有一個是報紙銜接兩個鏡頭,攝影御用卡明斯基把柏林風雪交加那段拍的非常合我意,老湯冒雪前行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玩榮譽勳章的片段,巧合的是,那款遊戲很多場景就是照搬老斯我湯和卡明斯基的《拯救大兵瑞恩》。
  飛行員那段你不露兩手特效似乎有些沉悶,史匹柏也是點到為止,這點我比較欣喜,你的主線是美國人,那你把落在對手手裡面的兩個人質的戲份削弱做對比我是可以理解,但作為弘揚美利堅那套東西老斯把一些像徵性的東西做的有點過了吧?蘇聯方面紅旗高高垂下,你換個標誌那不就是法西斯嘛?社會主義體質就一定得領導講完話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而且還得一起站起來往死裡啪?地鐵里人們閱讀新聞反饋的眼神戲片中片尾做的對比讓我恍惚覺得回到《幸福終點站》,但沒辦法,招就那麼幾招,但人家用得就是好。
  這次配樂是我比較驚喜的地方,托馬斯.紐曼頂替另外一個御用老約翰.威廉士,雖說紐曼也沒啥我喜歡聽的作品,但是你吃了三四十年廚師沙拉,也該換一回炸魚薯條了吧。我湯一登場就是爵士,加分。
  不得不感慨法律的健全對於國家和他的人民幫助有多大,橋上和平交接人質這種看似簡單地方式歷史上真的成功過, 我湯和間諜惺惺相惜貫穿了全片,而最後的設定我也比較喜歡,同樣是一列車,可迎著寒風刺骨前進,可在驕陽明媚下穿行,只是窗外的景色大不相同。
  和《竊聽風暴》中的煽情結尾不同,寫給好人的書變成了畫給好人的像。我湯二話不多說直接給你爬床上了,幹完活累了,收工。
  史匹柏的作品就是你明知道它猶如教科書般工整,不停輸送美帝正三觀,但你還是樂此不疲的看的津津有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