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6 / 17,306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巾城

2016-01-02 14:26:04

《衝突與寬容》,李安《家庭三部曲》影評


《衝突與寬容》
    李安《家庭三部曲》影評

巾城

      李安擁有高超的講故事的能力,而在美國留學的經歷讓他的片子比從法國回來的侯孝賢更容易看。看完後卻五味雜陳。
     三部電影,三個主題,互相之間卻息息相關,感覺就像是一些自己正在經歷的,將會經歷的,和作為一個傳統中國家庭的孩子,命運里所難以掙脫的東西。傳統中國人性慣性將觀念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並且將其作為人生極高的精神追求。其中之對錯、主次,一旦言定,即為真理。很多中國人的「家庭問題」,如婆媳或公媳問題、逼婚,或對子女反哺過度的心理期盼等,其實都是一種對「君臣父子」之先入為主、不可動搖的信念所致。一種過於強大的信念會導致一個人、一代人,甚至好幾百代人目盲。如果這個信念不能被成全,生活即為不幸和痛苦。他看不到這個世界其實還有其它很多種活下去的方式,也不認可這些其它種方式的合理性。這是很多中國人常常會犯的問題。
      李安這三部片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不但展現衝突,也展現了寬容和豁達。他讓主人公們從他們堅定的傳統醬缸,從他們有歷史根基的信念中解脫了出來,互相原諒了對方。這種原諒有時甚至並不基於完全的相互理解,更多是一種自我信念的部份棄權和對對方的生活方式及想法的部份包容。李安在講中國人的故事,講到入木三分,但他每每到最後,在用一種美國人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這也是為數不多的電影,能讓我嗅出濃濃的美國味道卻不令我感到厭惡的——自由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在面對你所不能理解或認為是錯的情形和狀態時,首先試圖去體諒,而不是糾正。也就是說,自由,並不在講你自己可以怎麼為所欲為,而是要讓他人不因為你的所欲所為而產生不必要的心理或生活負擔。我猜這可能是李安所理解的美國精神,而我在這三部大部份是和中國有關的電影裡看到了這種精神的影響和烙印。
      此外,三部片中也隨處可見對社會現象忠實,甚至刺骨的描寫。如《推手》中通篇在講的文化衝突問題。雖然片子攝於二十五年前,美方女主角在今天的看來可能是比大多數美國人更敏感和焦慮的。但她在片中對中國文化、中國的生活方式表現出的無知和淡漠——如今雖常常以友善和鮮活的外表被偽裝——卻是至今基本沒有被改變的美國人看待中國傳統的現狀。其餘小細節,如同片中父親對餐館老闆說的那句「我沒有綠卡,你雇用非法勞工!」還有《喜宴》中李安本人驚鴻一瞥的客串台詞,以及《飲食男女》里錦榮媽的一句在美國「炒個雞蛋警報器都會響「等等,均甚為真實,卻往往被用輕鬆的方式表現出來。
      從我個人的角度,這是李安至今最好的三部電影,因為他自己發展路線的關係,他後期的電影看得人更多,更有名,更能得到國際主流(尤其是美國主流)電影觀眾的關注、認同和附庸,但無論從真誠度和深度來說,都再也無法達到這三部作品的高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藝謀和譚盾都有類似的發展曲線。在美國娛樂至上主義崛起的今天,至少在我看來,這是它帶給這個世界——至少是中國和台灣——的渴望「不娛樂」、不膚淺的人們,之深深的傷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