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4 03:47:1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哈囉.
-哈囉.
-Science.
-Arts.
這是電影中他們第一次的對話。霍金和簡是一見鍾情,卻也是在第一次對話就暗示了他們註定的分別。科學、人文學科->無神論者、教徒:這不只是個人在信仰上的極端差別,也包含著思考方式的差別、行為模式的差別、家庭環境的差別。
不可否認,在認識之初,霍金對簡的好感在簡一次次出其不意的詩意幽默浪漫的回應中提升的。而簡對霍金所謂的解釋萬物的方程也充滿興趣。他們都喜歡時間旅行,雖然彼此的時間旅行有著不一樣的含義。不一樣的信仰、邏輯、觀念…這樣的交往,會讓人覺得真的是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在霍金查出得病預計只有2年生命的時候,簡堅定得要繼續和他在一起並一直陪伴他,霍金的父親企圖勸說她不要這麼不理智,在對話中,他用到的是詞語是「science」、「defeat」,但簡一致強調「love」、「fight」。
婚後簡負擔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浪漫,甚至沒有時間兼顧自己的詩歌文學。愛情變成親情,主動變成責任,她在叢林間祈禱,上帝是唯一的寄託。直到簡的媽媽建議她去唱詩班,她去了,在那裡因為自己的特質被需要(相比之下打點家務似乎是大多數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在那裡遇到唱詩班指揮喬納森,他和霍金不一樣。喬納森去霍金家幫忙,吃飯時的對話也體現了一些衝突,在這裡,因為信仰,反而簡和喬納森是站在一邊的。餐後他和霍金講述自己妻子早逝的不幸,詢問霍金這是不是一種罪,霍金的表情突然就變了,回答說這是wrong man to ask.
霍金理解也體諒,他默許簡和在一起。但是這種穩定的狀態不久就被打破了。霍金在波爾多歌劇院出事。因為覺得這是一種報應,簡和喬納森分別。電影裡沒有做什麼明確的解釋,可見簡和在行動上有一套默契的「宗教邏輯」。
霍金和簡在一起那麼多年,兩人始終在意著他們信仰的差別。所以看到霍金書中的那句「那會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我們會知道上帝的想法」,簡特別開心,其實霍金不是承認上帝存在的意思,但他也就點到「however」為止,沒有繼續解釋下去。最後,因為彼此疏離的失落、感覺自己被萊恩斯取代的無力,另一方面也算是簡放心霍金以後會有人照顧,徹底放手,兩人做回朋友。
電影最後的不再追溯宇宙的開始,而是倒播他們的故事:從最後在陽光下看著「what we have made」的平靜、感恩,經歷一路波折,到最初在party上藍色的燈光中眼帶笑意的對視。
道理說著很簡單,戀愛自然地產生於彼此的欣賞,但婚姻需要一種認同感,更何況是在兩人都不那麼如意的時候。
在部落格上看到的一款很喜歡的海報,很貼切地描摹,是一顆特別的愛心:一半規整精確,一半是感性描摹。
沒有辦法用好壞評價一段感情,也不是兩個人是不適合的問題。「愛情是一個故事」。他們的信仰有著極端的差別,最後釋然分離沒能一心一意白首到老,但誰能說這不是個感人的奇蹟?而且事情就是這麼矛盾:如果沒有簡感性的愛和堅定的信仰,他們也許根本不會步入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