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年輕氣盛--Youth

年轻气盛/回春(港)/青春

7.3 / 83,363人    124分鐘

導演: 保羅索倫提諾
編劇: 保羅索倫提諾
演員: 米高肯恩 哈維凱托 瑞秋懷茲 保羅迪諾 艾德斯托帕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glaya

2016-01-04 04:16:14

肉體的衰老,或在絕美的影像中變得嘮嘮叨叨


索倫蒂諾一向以追求形式美著稱,善用畫面和配樂控制電影的情緒。上一部《絕美之城》用精緻而頹唐的色彩將羅馬的媚俗(kitsch)拍得引人入勝,被認為是僅能在大螢幕上欣賞的佳片,但其情節和演出卻為人詬病,碎片化的敘事削弱了故事的力量,只剩下空洞的情緒。相比之下,《年輕氣盛》顯得輕鬆直白,以兩位老人的故事為主線,不時穿插機敏幽默的對話,把瑞士山中療養院中的氛圍調得既詼諧又凝重。以這個療養場所為背景,每一個人物都在掙紮著面對自己的人生命題,而背後則是導演所要傳達的對衰老、回憶、愛等宏大主題的看法。

片中的弗雷德和米克是多年的好友與親家。都說有些老人像老人,有些老人像孩子,這兩人對於衰老的態度恰好截然相反。弗雷德似乎是「服老」的典型,他雖然投身音樂,卻認為情感是被高估的東西,終日冷眼旁觀,努力做一個波瀾不驚的老人。而米克則相反,他相信情感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年紀一把卻始終充滿熱情,和年輕人一起持續創作。

主線的第一次衝突發生於弗雷德和自己的女兒一起做按摩時。萊娜剛遭遇婚變,情感脆弱之際失控地發洩對父親幾十年來的不滿,責怪他對子女冷漠、對婚姻不忠,更怨恨他已經十年沒有去看望自己的母親。弗雷德像是一個為了音樂事業對家庭極端冷漠的人,直到再次受邀為菲利普親王演奏,才終於吐露了多次回絕的原因:曲子只能由妻子來演唱。其實他心中對妻子一直有歉疚,只是早已不知如何拯救這段婚姻,不如就切斷一切情感上的聯繫,選擇逃避。

諷刺的是,讓弗雷德最終決定去尋找救贖的,是老友米克的死。當合作多年的布蘭達·莫瑞爾拒絕參演米克的最後一部電影,並直白地否定電影在當代社會的地位時,米克崩潰了。因為他的人生與電影無法分離,否定電影即是否定了他一生的存在理由。

片外的現實,人與人變得越來越疏離,原先更有人情味的書信或見面逐漸讓位於網路。導演對這個現實持曖昧態度,話鋒一轉製造出一組「身體-言語」的二元對立。片中一位多次出現的按摩女孩,幾乎沒有台詞,全靠按摩手勢和獨舞時的身體語言來表達情緒。她通過觸摸與他人進行溝通,又通過跳舞來感知自己的身體。與之相應的是另一對始終沉默不語的夫妻,妻子掌摑丈夫後,兩人卻在森林裡打起了野戰。語言可以是蒼白無力的,而肉體的接觸可能是更好的產生情感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對抗現實世界中令人惶恐不安的變化。

很多人被電影海報吸引,兩個老人以不同的神情看向一個裸體女孩,海報的字體似乎也在加重「年輕」的份量,讓衰老顯得更加尷尬。這張截圖出自片中環球小姐裸身入浴一幕,弗雷德因驚愕而沒有認出她,就問米克這是誰,米克答道:「上帝!」導演對衰老的探討大都是這樣,通過弗雷德和米克之間詼諧的閒聊展開。給觀眾的印像是,這對老友像這樣扯了一輩子,從一同追求吉爾達·布萊克的小伙子變成了整天調侃前列腺的老男人。面對美好的年輕肉體,他們不再以自己的身體為回應,而是僅以言語讚嘆其美。

索倫蒂諾對這部片子仍是有些貪心的,除卻弗雷德和米克這兩條清晰的主線,亦有不時穿插的各個年齡段的其他角色,來表現大多數人對青春的享受和追逐。紛繁的角色和獨特的場景再次賦予影象形式上的美,加上出色的配樂,全片充滿了詩意和舞台感。影片的主題依舊很開放,沒有定論的鏡頭,每個人都能從中解讀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映射自己內心的想法,但也讓電影變得千頭萬緒,缺乏了一點直指人心的力量。

作者為影評網刊「一幀一影」特約撰稿人
我們細讀電影「一幀一影」微信公眾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