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人街探案 Detective Chinatown

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DetectiveChinatown

6.6 / 3,454人    136分鐘

導演: 陳思誠
編劇: 陳思誠 程佳客
演員: 王寶強 劉昊然 陳赫 佟麗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暖

2016-01-07 19:47:06

離低俗喜劇很近,離本格推理有點遠


大家好。
 
《唐人街探案》是一部很神奇的電影,也就是說,它太混搭了。創作者顯然想證明白己是一個嚴肅的影迷和推理迷,於是電影中出現了對各種電影和推理小說的致敬,而且劇本確實還不錯;但很可惜的是,影片的大部份時間還是花在了低俗喜劇上。雖然同樣可以找到一些老港片的元素,包括佈景、色調都非常地老港,但總體而言,只是無聊的《港囧》《從天兒降》《惡棍天使》同類梗的再一次複製。
 
這兩年中國電影被誇劇本厲害的,基本上最後都有個很厲害的反轉,比如《全民目擊》《催眠大師》。這也算是一陣韓流吧,因為結局發大招的風格,韓國電影早就已經玩得登峰造極,這股自《殺人回憶》《老男孩》而起的風潮,演變到現在,簡直已經成了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慣例。前兩年有一部電影叫做《不可饒恕》,結尾的逆轉實在讓人刻骨銘心,但相應地,此前一百一十分鐘的鋪墊都變得非常無趣和寡淡。這大概就是這種風格走到極端的表現,過份的先抑後揚。
 
陳思誠很聰明,要是讓中國觀眾也在電影院裡枯坐一百二十分鐘,他的票房肯定是賺不回來了。因此,就像影片中的謀殺案和黃金案是兩碼事,《唐人街探案》的推理和搞笑幾乎也可以說是割裂開來的,大段枯燥無味的低俗笑點,好像都是為了填補給結尾設下的鋪墊。同時,他也從另一個角度來實踐了先抑後揚的道理,前面是怎麼低俗怎麼來,而後面則要跟人談生活、談人性,最後再來一個意味深長的反轉。
 
於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部電影,王寶強因為送快遞而被栽贓為殺人兇手,帶著他的高智商面癱外甥,一路逃離警察、分贓同夥、贓物原主三幫人的追捕。而追捕他們的人一旦智硬犯渾(which happens all the time),給了這倆人踹口氣的工夫,他們就能抓緊這點時間來破破案找出真兇啦。
 
也就是說,影評的主線就是逃命-逃命-破案-逃命-破案-逃命-逃命-破案-續集。
 
這麼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唐人街探案》本質上是一部跑酷電影。在漫長的一百三十分鐘,我不斷地看到王寶強和劉昊然(你敢相信這個演員是97年的,這世界已經沒救了),穿越菜市場,穿越街道,穿越醫院,穿越警局,所向披靡,天搖地動,破壞一切。
 
那麼問題來了,這部電影到底是跑酷戲多一點,還是推理戲多一點呢?
 
答案是,掏襠戲多一點。
 
我不明白中國喜劇是走向了怎樣的一個怪圈,是什麼讓這些導演認為,低俗即娛樂?被大螢幕放大一百倍的屎、尿、掏襠、插鼻孔,到底有什麼樂趣可言?從《泰囧》開始,這一股低俗大潮一路升級,到今年尤其如此,《港囧》《從天兒降》《惡棍天使》再到現在的《唐人街》,以上這些電影,基本上都是一個套路。下面我們要簡單總結一下,請自行對號入座。
 
首先,一定要有能帶來視覺衝擊、生理不適的鏡頭。屎尿屁之類肯定是不能少的,如果有帥哥美女,就讓他們扮丑毀容。如果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啦,比如本片的王寶強,當他把腳放到劉昊然滿是膠原蛋白的臉上的時候,這畫面帶來的衝擊,比直接一槍打爆他的腦漿更讓人驚恐。
 
其次,一定要有同性戀。消費同志文化已經成為我國永恆的笑點了,要不就讓直男扮娘炮賣噁心,要不就隨便拉郎配賣腐。不過,大概因為導演陳思誠曾經在《春風沉醉的晚上》被秦昊掰彎過吧,本片倒沒有大肆嘲笑基佬,「同志」甚至還成為最後破案的重要線索。當然了,無傷大雅的玩笑還是要開一開的。「房間整潔沒異味,不是偽娘就是gay」,送給現在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迫當了同妻的廣大女同胞哦。
 
最後,主角一定都腦子有病、胡攪蠻纏。可能國外的經典喜劇是成功塑造出一些類型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但我們的成功,一定是成功塑造了幾個弱智,要是他們能再拉低正常人的智商一起犯傻,那就更好笑了。洗白也很簡單,讓主角隨便受個什麼難,弱智們再出來隨便救一救就好了。就好像在本片中劉昊然身陷火海的時候,用小指頭也能想到王寶強會出來英雄救美。
 
雖然我真的萬萬沒有想到,他還要用自己的尿來打濕毛巾摀住口鼻。
 
這類春晚小品式的大團圓結局同樣也是必須的,以向我們證明,人雖然傻,不要緊,人家真誠善良啊。在現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聰明人都很壞的,都不是好東西。哈哈哈哈,這叫反智主義你們知道嗎。
 
陳思誠當然不能和《從天兒降》《惡棍天使》之流相提並論,他和徐崢一樣,大概其實是個很有想法的導演。所以到底是什麼讓他們也自甘墮落地用起這些橋段?我只能說,要不是非常惡趣味或是自作聰明,覺得觀眾就是這麼無聊、幼稚、有病,要不就是對自己的極度不自信吧。
 
然而,這些低俗笑點的累積,就好像《火星救援》里不停拍地球上無聊的政治鬥爭一樣,是對一部好電影的無情浪費浪費浪費。
 
就好像王寶強的謎之尷尬口音,為什麼要模仿曾志偉講話,這真的真的並不是一個笑點啦。人家想看的是你的河北純爺們兒本色啦。
 
因為一直都在搞笑、逃命、無限循環王寶強靈活的奔跑英姿,所以如果突然蹦出來一點推理情節,都會讓人耳目一新。更何況,從推理部份來看,導演明顯還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雖然案子本身並不復雜,只是一個謎之完全沒有用道具的密室殺人,加多一個刻意混淆視聽的偷竊案。
 
其實,「真假兇手」這個梗,好像已經用得比較多了,隨手都可以數出十幾個來。而本片真正的反轉,也不在於兇手另有其人,而在於兇手竟然是個小女孩,以及她的動機。
 
因為,說到底她好像也沒有什麼動機,就好像劉昊然這個表面上看非常有正義感、而且從不說謊的人,竟然說他如此痴迷推理是為了「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影片極大程度地模糊了善惡的界限,而這種看起來極為天真的惡,才是最可怕的。
 
在影片開始,劉昊然一句「我想要看暹羅連體人」,就暴露了他資深推理迷的身份。《暹羅連體人之謎》出自美國著名推理兄弟埃勒里·奎因,這簡直是個有些太明顯的暗示,以致於我在觀影過程中一直感到隱約的不安,在最後解密之前,差不多也已經猜到了真兇。
 
結尾的反轉、對人性善惡的討論,都很難讓人不想到奎因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Y的悲劇》。悲劇系列堪稱是推理史上最經典的系列之一,而其中《Y的悲劇》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雖然過於驚人的反轉顯得有些刻意,但即使是從現在的標準來看,無論是詭計本身、還是謎底的悲劇色彩、對於人性的拷問,都依然非常震撼。
 
一個滿臉純真笑容的小女孩,和她手上淋漓的鮮血,她眼神裡的天真和邪惡,這種極為強烈的對比,就如同養父對她深沉而背德的愛,都足夠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了。
 
同樣,影片中一些很酷炫的探案手法,例如記憶宮殿、兇案再現,也很難不讓人想到杜琪峯的一系列影片。而善惡因果,也是杜琪峯自《大隻佬》以來一直試圖探討的話題。
 
純粹的、無因的惡,或許永遠是最讓人心中一寒的東西。我們分析案件的動機,其實是為了找出背後的規則,有了規則,罪惡就不再未知,就知道能如何保護自己。這好像天生就是種求生的本能。

而無法理解的惡,就是沒有規律的未知。人只有在未知面前才最會感到恐懼,片尾小女孩極為邪惡的一笑,和之後滿臉天真的「惡人是不是該這樣笑啊」,讓我們再度重溫了這一恐懼。
 
此外,這麼一部名為《唐人街探案》的電影,大概本身也有致敬波蘭斯基七十年代的經典電影《唐人街》。《唐人街》中,傑克·尼科爾森的鼻子受了傷,而陳赫同樣鼻子上一直都綁著繃帶。父女亂倫的情節、警探的無能、以及最後劉昊然放過小女孩的舉動,彷彿也暗示了「Forget it, this is Chinatown」的黑暗和無奈。

雖然這種黑暗很快就被「導演竟然要拍第二部啊」的痛苦取代了,天哪,這還有完沒完了啊。而且我對「唐人街」這個地點更大的感觸是,曼谷真是太亂了,天天打打殺殺的,走在路上都能被哪個神經病推到河裡,我一定不去那裡旅遊。

最後,儘管打著本格推理的旗號,這部電影與其致敬的對象奎因相比,還是不太一樣的。

縱觀推理小說史,也很少有像奎因這樣思維縝密、推理嚴謹的小說家,他們絕對不會在書中留下無用的資訊、或是玩弄文字遊戲來誤導讀者;甚至還特地設置了「挑戰讀者」環節,在最後一章解謎之前,自信滿滿地寫下「思維敏捷的推理小說研究者現在已掌握了所有的相關事實,應該能在故事的這一階段得出上述問題的明確結論了」,邀請讀者來破解他們的詭計。

但在這部電影裡,若要說到至關重要的線索,我反而覺得是潘粵明故作僵硬的表演留下了最多的疑點。而其他一部份比較關鍵的證據,例如「潘粵明在4月13日前請了一週的假」「相簿顯示小女孩和死者的兒子是好朋友」,都是在解密時才初步提及,這種資訊的不對等,當然是不滿足本格推理的要求的。

不過,我們也不必如此苛責。電影的體裁本身,幾乎就決定了它不能如文學作品一樣,邏輯縝密地羅列出一切證據。而且正如主角在片中反覆提到福爾摩斯並視其為終身偶像,其實福爾摩斯系列也是一部文學性大於推理性的作品。我們更多地為福爾摩斯的人格魅力傾倒,但若要苛責案件本身的邏輯性,大名鼎鼎的《血字的研究》揭露兇手是馬車車伕時,兇手不是幾乎才第一次正式出場嗎,這是完全違背諾克斯的推理十誡的,更不要談什麼本格推理了。

因此,雖然本片在詭計方面已經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但其實也大可不必打出什麼本格推理的噱頭。畢竟大多數觀眾所追求的,不過是一個驚天逆轉,一個他們猜不到的結局。而對於真正的推理迷來說,這短短的三十分鐘推理,又怎麼能足夠呢。


首發於玩兒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