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935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6-01-08 21:57:18

不一樣的貞德


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15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民族英雄人物聖女貞德的故事, 彼時法國軍隊在戰爭中節節敗退被英國佔領了包括巴黎等大量的土地。這是法國曆史上一段黑暗時期,人民飽受長期戰亂的的折磨,出身農村並大字不識一個鄉下姑娘貞德自稱蒙受了神蹟,向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查理七世請命帶兵攻打侵略者,並奇蹟的不斷贏得了戰爭幫助查理七世登上了皇位。後在一次小型戰役被俘虜後被轉手到英國手中,接受審判被判定為異端巫女而火刑致死。


在當時的歐洲,女性地位低下,能夠像個男人一樣帶兵打仗並贏得人民的尊敬是一個奇蹟。但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當時的法國走投無路才依靠了自稱蒙受神蹟的貞德,一方面的無可奈何另一方面是那個時代對於宗教的絕對信仰。在史料記載中關於貞德軍事方面的才能記錄幾乎沒有,而十幾歲的文盲少女貞德怎麼會帶兵打仗並節節取勝的呢?歷史學家認為貞德並不是依靠軍事指揮方面的才華而是神化過的、接受了神蹟的形象鼓舞了士氣並取得勝利,電影中總是舉著旗子衝在最前方的場景也體現了這一點。時勢造英雄,貞德能夠成為後人歌頌的聖人,也只能是出生在那個年代。


與前人歌頌和美化的視角不同的是是 導演呂克貝松帶著批判的目光看待貞德,從初期的單純的信仰和堅信自己受到了神的指示,到後期對對主信仰的困惑和迷茫,都在說明這所謂的聖女貞德也只是一個凡人。電影中貞德的姐姐為了救自己而被英軍殺害,這樣的經歷讓她痛苦不堪並最終促使她要拿起武器與英軍戰鬥。這作為電影中重要的事件是導演為了更加強烈表達貞德是為了復仇為了心中的仇恨而戰並不是接受了神的旨意(貞德姐姐的死是電影的虛構,歷史中並不存在)。而在貞德的想像中出現的主的形象也一直在改變,從小時候的看到的男孩,到長大後看的年輕男子,能夠看的出貞德看到的主的形象都來自於自己的認識,是自己主觀意識里想要看到想要聽到的東西。另外在貞德成年後看到的上帝所穿的衣服上的花紋其實是法國王室的象徵,這裡導演暗示的資訊是貞德忠於的並不是上帝而是法國的皇室。從電影前半部份對上帝瘋狂的迷戀和堅信,在戰爭中也是幾近偏激的癲狂,到後期被俘虜關押後在黑衣人的循循誘導逼迫下對自己曾堅信不疑的認為自己受到了神蹟的質疑和瓦解,並最後回歸於一個凡人,明白自己曾經的看見只源於自己的內心的渴望,自己並非聖女更未受過神蹟。


在百年戰爭時期的英法,人民對國家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所屬領主的農民其實並不在意到底歸屬英國還是法國。並且當時英法聯姻血脈相連,也就出現了亨利六世成為英法兩國之王這一在我們看來很難理解的事情。所以比起說是國家間戰爭更像是英法兩個王室間為了領土而發生的戰役。但是童年時貞德所生活的地區因為忠於法國王室而不斷遭受週遭勃艮第人的襲擊,這樣的襲擊讓她痛恨侵略者而在電影中更是用虛構的姐姐的死來強化了這種仇恨,讓她順理成章的「受到神蹟」成為民族英雄。


在貞德死後,士兵們重振士氣在戰爭中不斷取勝並最終在英法百年戰爭中保住了自己的領土未被英國吞併。而此後的幾百年間貞德的形象也不斷被聖化成為一個傳說式的人物,在殘存不多的史料中導演填入自己的解讀,正視了這一人物,通過這種解讀也讓我們了解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貞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