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福爾摩斯先生--Mr. Holmes

福尔摩斯先生/福尔摩斯的最后奇案(港)/思维的轻颤

6.8 / 68,158人    104分鐘

導演: 比爾坎登
編劇: Arthur Conan Doyle
演員: 伊恩麥克連 蘿拉琳妮 派崔克甘迺迪 真田廣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失控的風火輪

2016-01-09 09:31:07

你我心中的福爾摩斯,到底該是怎樣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說「一千個人心中,便有一千個福爾摩斯。」那我敢斷定,這一千個福爾摩斯也都會是睿智、機敏、山崩於前不動聲色的神探形象。
而這部電影卻給了我們不同的視角去觀察那個英雄遲暮,走下神壇的福爾摩斯。

之前我們關於柯南道爾筆下福爾摩斯一生,往往會津津樂道的,都是那些與華生醫生的一起冒險的高光時刻。即使是出於好奇,我們對於福爾摩斯先生的晚年生活也僅限於筆者吝嗇的文字。
這個虛擬的英雄,退休後過起了養蜂的田園生活,安享餘生,我們了解的也僅此而已。

直到這部電影把我們拉回了現實,給了我們一個有血有肉的福爾摩斯,一個凡人福爾摩斯。讓我們知道,原來福爾摩斯也會變老,原來福爾摩斯也會動作遲緩,原來福爾摩斯從床上摔落也會喊出救命,原來福爾摩斯也會健忘,對啊,他也是人啊,和我們一樣,但又為何,當看到這個虛構的老人,顫顫巍巍的坐在昏暗的燈光下拼命的回想著再也回想不起來的事情,當看到這個老人甘願冒險注射毒品來振作精神喚回記憶,當看到這個老人要面子的掩飾自己的健忘的時候,我會淚流滿面呢?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敏捷的思維並沒有被歲月無情的奪走,這也是僅存的可以捍衛這位老人尊嚴的憑證。

書中的福爾摩斯說過:"情感會影響人的判斷,我需要絕對的專注。" 而在電影中福爾摩斯又說:「我一生都那麼孤單,但也伴隨著智力的補償,這就足夠了。」

經歷了與華生的疏遠,麥考羅夫特、華生、哈德森太太的相繼去世,都沒有改變這位倔強的老人對這一觀點的看法。

從他用那冰冷而正確的邏輯「害死了」一位孤獨的女人而背負著遺憾開始,到他不被情感所影響冷靜分析從而在另一位孤獨的男孩兒身上得到救贖為止,這位93歲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終於明白人性、感情對於人的重要性,所以他編造了善意的謊言,只為彌補大洋彼岸那位日本人對於人生和家庭的缺憾。

福爾摩斯竟然有了人類的情感,卻又是在人生僅剩的日子中才漸漸萌芽。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

影片的最後,當福爾摩斯給哪些曾陪伴左右的老友們叩首禱告的那一幕出現的時候,我們便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中的淚水,這位93歲的老人終於卸下「偽裝」,真情流露,抒發著自己對老友們的思念,同時也伴隨著感謝,可那些逝者卻已經看不到也聽不到了,這算是遺憾嗎?可能對於福爾摩斯來說,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用感性說服了理性的自己,便不再有遺憾吧。

也許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感受得到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