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Q

2016-01-12 23:57:29

《十二公民》劇透向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十二公民,感覺有一些東西需要看影評才能看到更深的東西,草草翻過幾篇,沒有找到想要的影評,可能沒有仔細去搜,但看了幾篇沒有看到心目中的就想著自己寫。

首先我不說導演背景什麼半玩票,什麼話劇什麼之前電的影封神之作,因為我是業餘看電影的人,不了解太多,其次我不說翻拍之前的電影之類的,因為之前的十二怒漢我也沒看過,這些是我從其它影評是略知一二。

好了進入正題,「十二公民」首先引入的是西方的陪審團制度為背景,英美法系的陪審團制度,是由絲毫沒有法律背景的普通公民組成陪審團,對案件的事實作出判斷,法律的適用則是法官的責任。

為什麼陪審團人數是12個人?(來自知乎)
美國的陪審團可分大陪審團(grand jury,又稱「起訴陪審團」)和小陪審團(petit jury,又稱「審理陪審團」)。大陪審團只處理刑事案件,職責是聽審證據,也就是根據檢察官、當事人以及證人的陳述,決定是否對被告進行起訴;小陪審團在刑事訴訟中,則通過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決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訴訟中解決爭議,並決定是否賠償。大陪審團的法定人數通常是23人,小陪審團通常是12人。
12人的規定最早來自1164年英國亨利二世國王的《克拉靈頓詔令》,規定王室法官巡迴審理應以當地12名證人的一致宣誓證言為認定事實方式,後來演變成陪審團制度並被其他英美法國家繼承。為什麼是12而不是13或11,據說和《聖經》有關,但並沒有特別確切的說法。有種說法是代表耶穌12門徒。

開局

故事一開始是學校組織了個模擬法庭,學生們對當時熱議的富二代弒父案扮演法律各角色進行辯護,辯護完成後,由學生家長等組成的12名陪審團在小黑屋裡進行討論。

首先引起我興趣的是,學校老師設定,這12名陪審團意見統一一致通過才能提交最後的結果,時間是一個小時,但是必須12人意見完全統一才行,如有一人不一致必須討論到一致為止。為了早點結束,一開始大家都只根據現有的證據主觀臆斷舉手錶決,11人認為富二代有罪,只有8號陪審沒有舉手,他並不是那麼地胸有成竹,他只是覺得有必要討論看看。這裡很多觀眾應該會猜到通常最後的結局會是逆轉為大家一致覺得男孩無罪,所以怎麼扳局逆轉成了一開始吸引人的看點。

1:11

一開始8號就成為了被群起攻之的對象,大家都認為太明顯的事實,沒有什麼可為富二代辯護的餘地,開局局面就很緊張,大家說服不了8號,8號也說服不了大家,其實其它的這11人也並非個個那麼自信自己的判斷,只是通過此可以隱射人性明面上都愛跟風的弱點。

12人畢竟也是太多,你一言我一語,12人性格鮮明,有人說話就有打岔兒,甚至於走一輪逐個發言的流程都進行不下去。在這過程也表現人性的自我和排外。

雖然8號提出了疑點,但由於一直爭執不下,在群眾的壓力下,8號提議:再投一次票,除自己之外的11人,如果大家還是一致都投有罪的話那麼就把結論提交。但是這次是使用不記名的投票方式,這投票方式讓事情有了口子和轉機。

2:10

唱票的過程一直都是有罪票,8號變得逐漸失去信心。一直讀到了最後一張,居然出現了「無罪」的字樣,用的是繁體字的無。可以感覺到這人要嘛是港台地區的人,要嘛是老一輩的人。

9號這老者的轉投也只是想到自己不堪的過往,他覺得如果萬一男孩沒罪,應該有人要站出來扶他一把。

4:8

有了第一個先例,引導了部份人開始漸漸可以靜下來討論問題,人們首先把問題聚焦在兇器上。兇器是一把側跳刀,男孩有一把,但是男孩說是丟了。大家覺得兇器就是男孩的,因為那刀很特別,這點太過於契合,沒有可反駁的機會,正在無法被發生轉機的時候,duang地一聲,8號將一把一模一樣地方插到桌上。群眾震驚,這也在暗示8號不一般,是有備而來。由這把刀和一系列的推斷又獲得了兩個「無罪」的支持者。

6:6

緊接著,把通過列車經過的線索,結合樓下老人的」聽到」和對面樓的女人的」看到」,發現可能存在漏洞,對面的女人說是透過列車後兩屆的車廂看到的案發,樓下的老人說是聽到了案發。列車通過定點需要6秒(由列車的車廂長度和時速計算得出,在得到細節線索的時導演也把這些小人物的生平線索一併透露,這使得這12人個性鮮明,從而放大了劇情的矛盾點),通過數學計算可得出老人當時應該只能聽到列車的轟鳴聲。通過邏輯解題論證這應該也是很多觀眾對此類電影的期待,這也是電影在精彩之處。這有理有據的數學計算推翻了部份證據,又獲得了兩人的支持,把形式扳平。

9:3

接下來,對老人「從起床15秒到門口」的證詞進行了案件重演反駁,老人瘸著腳,重演後的結果是43秒,這又一次推翻了老人的證據。
再說兇器在胸口的位置,是向內向下的,而富二代比生父矮10公分,要產生向下向內的刀傷需要反手拿刀,但是側跳刀一般就是為了快,通常不再倒一下手來反手使用,正常使用很難導致這向內向下的傷口。
這些證據又說服了更多的人,局式第一次產生了逆轉。(這個期間12號舉棋不定,曾讓局勢在9:3和8:4徘徊)

11:1

證據一個個地被找出了漏洞,剩下的人基本只對一個證據深信不疑就是對面樓的女人的目擊,都目擊了肯定是確切無勿才對。但通過討論,這女人有瞇眼和眼晴內側有兩窩,說明有近視的可能,那晚女人說自己在床上輾轉反側,在嘗試入睡一般是不會帶眼鏡的,一個沒帶眼鏡的近視眼要看清那麼遠的案發,這一點也是存在著漏洞。
到此投票的比分產生了戲劇性的一幕:11:1,和開局是一樣的,只不過投有罪和投無罪的人數產生了對調。

12:0

這一個個的證據推翻,顯然已在心理上擊潰了最後一位的有罪支持者,這位個性鮮明的的哥戲份很足,演技也是實力派,從一開始一直和主角的對決,如反派般的存在,從一開始死撐不放,通過敘述了自己的想法和經歷,使自己泣不成聲,最後讓他舉手投無罪的是被自己擊潰的內心。

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開場的色調還是很明亮鮮艷的,通常是將這12名的陪審團轉移到另一個教室,或直接在教室內進行,但劇情卻把他們放到了一個小黑屋,類似室內小運動館的地方,色調一下黯淡了下來這個房間變得跟好地渲染氣氛。從一開始的天朗氣清,陽光透入,到中間僵局時電閃雷鳴,緩和氣氛時到最後解局時又重新撥雲見日,導演頻繁且善於利用光線。

殘念

有的影評說電影到12票統一之後應該結束,我覺得那些會說故事的人都是懂得怎麼結束故事的,一個好的故事必須知道在哪裡結束,後面的內容還是要交代,特別是8號做為檢查官的身份。電影的殘念在於做了很多的猜測,最後也說明了一個月後真兇落網,但觀眾心理默默地還是想要看真相的還原,殺手是誰,對富二代、對樓女人、和樓下老人的交代



小賣部老闆拿了罐裝水進來,這要是其它電影恨不得給水的標籤來個特寫,多拉一個廣告,但這電影裡,小賣部老闆拿來的罐裝水是沒有標籤的,這顯然不符合常理,但對於從畫面最求極致的角度,但凡用上標籤都會轉移觀眾注意,質感一秒鐘變LOW。

椅子

這學校的屋子,按理裡面所用的椅子應該是簡單實用的,比如那幾把大長椅,通常情況下,為了方便移動,使用的應該是簡單可摺疊的靠背,甚至是沒有靠背可層疊的輕便塑料椅,但導演為了烘托畫面質感,使用了不太合常理的大而深的木椅,這種種說明導演在權衡影片定位的時候畫面的優先級是比較高的。

人物

影片中雖然只有12個人,且很多人的台詞比較少,但演員的選擇卻並不馬虎,對表演都具有實力派的一面,比如8號旁邊的9號老人,長的台詞一共也就兩段,但通過眼神和人物狀態必須給人感覺老人鮮明的性格特點,當需要老人說台詞的時候也必須具備鏡頭感。其實次要人物也是,不說話需要通過側面表現人物性格特點,需要說台詞的時候有台詞功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