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曹白宇

2016-01-13 08:26:08

我覺得這並不是一部好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像話劇不是問題,話劇能拍得好也是好電影,但感覺整個戲基本是韓童生老師撐起來的。最應該齣戲的兩個角色只有一個出了戲,另外的一個甚至還有點過度表演的問題。當然8號陪審員比較難演我也可以理解,但同樣過度表演的問題也出在了1號和11號陪審員身上。

2.因為我國沒有陪審制度,而這場陪審又是一場學校裡的逢場作戲,所以片子是建立在雙重虛幻上的空中樓閣。其實這個也不成問題,在美版《十二怒漢》中,人物間的衝突除了基於對案件看法的分歧,更多源於個性的衝突。虛擬的陪審不影響個性衝突的展現,但在討論沒有實際效用的前提下,這樣的衝突表達起來也很難。整體來說在性格衝突方面片子表現得還不錯,但仍有為怒而怒,稍顯失真的地方。

3.有人提到這是一部讓人放下階級偏見和有色眼鏡平等討論問題的電影,但片中的標籤化和符號化也太嚴重了些。「富二代」、「人肉」、「河南人」、「傍大款」、「仇富」,這些社會身份和現象不是說不能表現,但是把這些詞兒一個個塞進電影裡多少有點扎眼,觀眾不會不明白他們看到的是什麼。當然,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一種去標籤化的努力,然而在為這些標籤各種洗白和翻案的同時,也少問了一句為什麼——沒有現象,何來標籤?另外,在去標籤的同時,電影中也不自覺地貼著新的標籤——北京爺們兒就是要吃瓦片,背上紋了紋身就是道兒上的。不是說這些現象不具典型性,相反,它們很有典型性。只是這種一邊撕一邊貼的舉動令人費解。

4.呂美特在拍《十二怒漢》的時候還是五十年代,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當代刑偵學較之當年已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少片中爭議最大的問題,在現在的技術手段下幾乎是分分鐘就可以成為確證的問題。片中的所有推斷也是在證據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進行的主觀臆斷,而論證的最大武器不是邏輯推理(片中多數無罪推斷既前後矛盾又經不起深究),而是情感煽動。當然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推廣「疑罪從無」原則的努力,既然無法證明又無法證否,那自然要投無罪。但關鍵是,在證據嚴重不足且失真(很多內容都是從「網上」找來的)的情況下,這場陪審本來就是一種扯淡。疑罪從無固然不假,但在資訊極度匱乏的大前提下,這個原則的意義也就消解了。

5.片中的椅子打眼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挑選過的;警衛就得穿制服,小老闆就得挎腰包(哪怕這兩天並沒開張);眾人頭頂上的迷の光源莫名其妙地忽亮忽暗;礦泉水被精心撕下了牌子,電腦卻露著個啃了一口的大蘋果。如果電影拍得好,這一切都不成問題。可惜拍得並不好,所以這一切就顯得刻意了些。

6.編劇和導演顯然不食人間煙火久矣,活了這麼大還真沒見過在地鐵里送快遞的。不知道快遞都分著片區嗎?不知道一張地鐵票過了三小時就要補票嗎?讓開小賣部又不讓送貨的大學還真沒聽說過(可惜政法學院也不是軍校),新世紀為了兩塊錢的利潤就端著兩碗盛著沸水的碗麵被追著跑的老闆也很少見(還是在北京)。雖然說藝術可以高於生活真實,但既然可以有合理的拔高,為什麼就不能讓它合理呢?

7.片尾何冰露個檢察院的身份不算槽點,但不知為什麼要在影片的最後加個案件的結論。既然是疑罪,那自然可能是無或有。片子討論的最關鍵的不是「有」或「無」,而是一個「疑」。不是因為無辜所以要投無罪,而是因為不確定才投無罪。何冰也在片裡說了,「我們也可能是錯了」。非要把這種很可貴的「疑罪從無」精神分出個是非,反而削弱了所要表達的力度,陷入了大團圓的俗套(而且牽強)。

8.片子較之一些明顯是垃圾的院線片當然是好的,但也不能過份吹捧。老外不知道中國人真實的生活情態,打個高分很正常。但是諸位相信都是有生活的人,你們在看片的時候,不覺得假嗎?有進步值得肯定,然請不要捧殺之。如果這就是國產電影的希望,那我可以斷言國產電影已經無望。

9.雖然片名叫做《十二公民》,但這些公民卻在一個虛擬的場景下行使著他們的權利,不知是不是一種反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