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間諜橋 Bridge of Spies

间谍之桥/间谍桥(台)/换谍者(港)

7.6 / 328,731人    142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馬特沙曼 伊森柯恩
演員: 馬克勞倫斯 Domenick Lombardozzi Victor Verhaeghe Mark Ficher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綠桃子

2016-01-21 07:44:02

我們該如何進行價值宣傳?


        最近電影一直在看,看完都只是標記一下隨便看看影評,今天看完了《間諜之橋》,想到最近總在想的事,我們該怎麼搞價值宣傳。覺得應該特別mark一下。又是史匹柏的大片,看之前就想該是順著《拯救大兵瑞恩》的路子講美式價值觀的,可看完還是被打動了。以一個小人物的做事做人娓娓道來,一個律師背負著對國家利益背道而馳的可能,被大眾輿論甚至親人的反對,仍然堅持為敵國間諜辯護,be a standing man,如果堅信是對的,即使受到再大的挫折也要義無反顧。律師堅信對辯護人負責是遵循憲法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甚至對CIA說不。雖然麥卡錫主義存在過,但也許是這種精神讓他們最終反省。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把美國的一切都說得完美,比如承認國家利益始終是邦交的核心,比如陪審團和大眾情感一邊倒顯示出民主的弱點,比如高於主人公的各級boss都暗示他走走程序,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最終,他不僅沒讓間諜上電椅,還通過個人遊說,將他換回了兩個本國人質,用最和平人道的方式解了這個局。
最吸引我的是∶
        一,講故事的方式,比起只說好的,不如在矛盾中立意,我們的宣傳者也要動腦子啊。
        二,有一段他向前來威脅他的CIA的boss講了他之所以堅持的原因,說你是德裔,我是愛爾蘭人,為什麼我們坐在這裡,都成了美國人,就是因為我們共同遵守憲法,確實很出彩。可見,宣傳還要講邏輯,不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而要順理成章的吸引人信。其實我們也有很多瑰寶,比如群眾路線。當然,所有的宣傳都不能脫離實際,否則都是奇技淫巧。
        三,個人尤其是每一個小人物對歷史的作用,才是現代文明的追求,如果按邱吉爾所說,三十歲以後的人如果不是保守主義者就是沒良心,那每個人都保守點滴,成為standing man,也許才是自由人的聯合體。
        四,導演在描述歷史事件時對人物情感思想的處理。律師與間諜之間的感情,含蓄而真誠,道殊而志同,言語寥寥,最後的一張畫上宣洩了出來。

        總之,應該不會浪費你兩個多小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