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生于七月四日/七月四日诞生/生逢月日

7.2 / 116,684人    145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Ron Kovic
演員: 湯姆克魯斯 Raymond J. Barry Caroline Ka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moli

2016-01-23 05:13:36

生逢國慶


大概是阿湯哥演過的最好片子,誰說人帥沒演技來著,可惜後來阿湯哥忙著耍帥做特工去了。關於越戰,想到很多,多年前庫布力克的《全金屬外殼》依然是講述越戰至今無法逾越的經典,而奧利弗斯通的《生於七月四日》更關注的是戰後軍人對戰爭的反思,戰爭除了對人身體的毀滅,更多的是對人性最大的扭曲和摧殘,影片的最後藉助威爾遜父親之口問出,我至今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政府要去那麼遙遠的地方發動一場戰爭,犧牲那麼多大好青年有什麼意義?

        嗯,很自然的想起韓戰,多年後你也會有同樣的疑惑吧,當年雄赳赳氣昂昂的「志願軍」,和影片中的男主不也一樣抱著保家衛國的熱忱去遠赴戰場,結果成為意識形態的炮灰、政府的棋子客死異鄉,我們知道越戰後美國上上下下都在深刻反思越戰,並承認是個錯誤的決定失敗的戰爭,而我們的韓戰至今還諱莫如深,曾經教導我們的歷史書統一口徑告訴我們那是一場正義之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我妹,用幾十萬的大好青年生命就換來這國際地位嗎!然而確實如此嗎,中國的志願軍參加韓戰從開始到結束在國際上都被認為是助紂為虐,如今看來更是養虎為患。因為志願,連作為戰俘都無法獲得公平的對待。不知道那些志願老兵有沒有和電影中的男主一樣意識到那都是一場謊言,會扯起反戰的旗幟,不會,至少最後一樣不會。

       想起多年前一個青梅竹馬男看了若干樣板片電影后,打了雞血似的說要去從軍去打日本鬼子要抵制一切日貨,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即使在和平年代也讓我們的年輕人充滿一種戾氣。
評論